舆图纪实:1961年山西省地图集


上世纪60-70年代,各省相继出版了自己的省级地图。在省级地图层面,制图最精美,最详细,类型最多,出版最早的是山西省。作为中国地图的领头羊,山西奉献了一代又一代精美的地图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欣赏地图王者之省,山西省的第一代地图,领略60多年的变迁。
山西省地图集分专题图和普通地图部分,专题图介绍了山西省地形经济交通概况,普通地图一县一图,是非常珍贵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由于当时特别的行政区划(合并大县又很快恢复),这个地图背后的沉甸甸历史也值得挖掘。山西系列精彩内容戳链接回顾: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No1:专题图

1961年山西省地图集有多种颜色的封面,其中绿色和咖啡色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有红色等颜色。

本图通过目录可以看出,制图还是非常详细的,对于聚落标注,是以人口而不是行政级别,这也是当时地图特点。

1961年,山西政区除了太原市以外,大部分是以方位命名的几个专区。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而山西另一个神奇的地方是,这些专区架构基本上都保持到了今天,只是一些专区一分为二成两个地级市,也少有县在专区之间的划转变动。
从县级看,当时山西和许多地方一样,进行了县级大规模合并,山西当时的县级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合并,图中许多区划也是昙花一现的,这也是这系列地图的价值所在。
(山西省地图,1908年,更多内容戳链接: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虽然建国后山西统县区划相对稳定,从上图(1908山西省地图)体现的历史沿革看,山西是中国统县区划变动最多的省。也是统县区划减少的最多的地方。今天山西的地级市,往往包括过去好几个府州,这也体现了山西的地位的变化。

1961年地图上的山西省交通格局和今天有些差别。铁路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同蒲铁路,贯通山西南北。第二重要的铁路是石太铁路,这是山西东向最重要的通道。从交通格局看,山西第一个铁路枢纽是榆次(晋中市区)而不是太原,但由于种种原因,榆次并没有像郑州或者石家庄这样取代原先的省会。
1961年地图上,还能看到山西兴起了多个铁路枢纽,如侯马,长治,原平,大同等,而太原仍旧不是铁路枢纽。时至今日,山西铁路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太原借助高铁时代后发优势,力压传统铁路枢纽,成为省内核心。
山西省的航空在当时非常薄弱,只有太原,大同,长治三个地方有机场。

1961年的山西省人口,可以看出明显的“大”字分布。大的一撇,就是山西最重要的腹地,同蒲线沿线。这里地形上属于山西谷地,自古以来就是山西精华之地。这一线有一连串的构造盆地。其他人口密集区域,如阳泉,长治,基本上也是盆地区域。阳泉有一些矿区加成。也有人说,山西省人口分布图像“蔡徐坤打篮球”的造型,我们可以在画面各个位置找到山西对应地区的地名。
(蔡徐坤打篮球示意图,图源自网络。通过这幅图可以形象记忆山西省的地理,地形,交通,人口格局 。例如,头,就是大同,躯干就是晋中太原,那个篮球就是阳泉,左腿(画面右侧)就是长治晋城,右腿是临汾运城)


(山西盆地示意图,作者制图。盆地和山西人口分布高度契合)


山西的人口格局,和今天相比大致相同,这也是近些年山西地级较为稳定的原因。

山西是较为封闭的省,全境以高原为主。高原中镶嵌着山脉和盆地。全省山势以南北走向为主,这在中国也是比较独特的。这种地形,也造就了山西是中国唯一一个,河流只出不进的省份。

山西省第四纪露头集中在盆地和黄土高原区域,这为山西带来了丰富的沉积矿,比如说煤炭。而周围古老剥蚀的山地,也是山西众多内生矿来源。总的来说,山西资源丰富,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虽然当时勘测还不够完善,但是山西早已经因为海量煤炭而出名。1961年的山西,已经发展出了许多煤炭,以沁水煤带和河东煤带储量最多,而且都是优质的动力煤,热值高。时至今日,山西又开发出更多的煤炭城市,全省各个地级市都有煤炭出产。

1961年,山西使用的气候区划是水热状况的组合划分,这一划分标准和今天有些不同,但是可以反映山西气候面貌,那就是山西基本上都是干旱或者半干旱区域,这也是山西比较独特的地方。另外,山西南北气温相差也比较悬殊。

山西土壤以草地土壤为主,这是山西地形和降水决定的。山西肥沃土壤分布在盆地区域。这些地图都体现了当时中国制图最高水准。
No2:太原市

上图太原市展示的是“太原市区”的范围,而不是整个太原市域。1961年太原市额外管辖市区和阳曲县,清徐县两个县。当时的太原市区包括当时撤销的古交县。今天太原比当时多了一个娄烦县,在当时,娄烦县并入了静乐县。静乐县属于晋北专区。总的来说,太原市变动,在各个省会中算小的。

太原建成区在当时主要集中在汾河东岸,南北同蒲铁路在太原交汇。当时太原火车站是岔路尽头车站,而今天在老火车站东面修建了新的车站。在1961年地图上,较为难得展现了太原的公交线路等。

阳曲县和清徐县跟今天格局大致相同,只是有部分区域划入太原市区。阳曲县是太原母县,太原设市以后县北迁。现在阳曲是太原北部重要门户。清徐县是山西 比较常见的叠加地名,是50年代清源,徐沟两个县合并而来。
No3:雁北专区

雁北专区位于山西省最北部,因为地处雁门关以北而得名。这里曾是古代重要的要塞,也是中原通往塞北重要通道,地理位置重要。雁北地区基本上位于永定河流域上游,这里也是著名的文化发祥地,以及多种文化结合交流的舞台。历史上北魏帝国在此创造了辉煌,在大同的云冈石窟,就记录着当年的盛况。

1958年,经历了大规模合并以后,雁北地区在1958年时候,只有6个县,并且和忻县地区合并为晋北地区,1961年,恢复雁北地区,并恢复一些撤并的县,此时雁北地区管辖11个县。而大同市辖区也经过多次变迁,图中大同市辖区管辖除了传统市区以外,还包括撤销后并入的怀仁县,大同县两个县,图中是大同市辖区范围最大的时候。
1965年时候,大同县,怀仁县两个县从大同划出,划入雁北地区。大同市在专区辖市和省辖市之间多次变动,而现行的市辖区,又有一些政企合一成分,这也是大同比较复杂的政区沿革和区划形成的原因之一。图中的大同市仁怀区,今天属于朔州市管辖。






雁北地区在后期析分设置了朔州市,随后和大同市地市合并,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今天,图中的平鲁,朔县,山阴,应县,右玉和大同市怀仁区划入了朔州市,而天镇,阳高,广灵,灵丘,浑源,左云以及大同市辖区除怀仁以外区域组成了大同市。
No4:忻县专区

忻县专区在50年代时候合并了兴县专区,忻县和兴县发音接近,这一合并属于听起来没有变化的合并。忻县专区一度管辖17个县,后来阳曲县划入太原市。1958年经历了大规模合并,又只有11个县。1961年,恢复忻县专区,恢复了撤销的忻县,定襄,代县,岚县,岢岚,神池等县。

忻县专区驻地忻县,而忻县专区也是1961年山西各个专区唯一一个整体设置地级市的,忻州市继承了忻县专区全部县市,也造就了山西最大的地级市,以及中国唯一和三个省会相邻的地级市。









No5:晋中专区

在当时,晋中形状类似于蝴蝶型。从历史沿革看,这一片区域从未形成以榆次为中心的区划,所以这也是山西最散装的一个专区。但是榆次因为其较为强大的实力,虽然许多市县不服,但榆次还是牢牢把握市中心的地位。











晋中专区有21个市县,管辖幅员辽阔。晋中专区地处太行山,吕梁山,太岳山和汾河系列盆地之间,山河相接,是山西最精华地带。专区行署驻地榆次市是山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晋中专区相当于今天晋中市,阳泉市和吕梁市。吕梁市得名于吕梁山,这是后来因为晋中专区辖区过大,管理不便而在离石县设置了吕梁专区,后来设置吕梁市。离石县后来分出了柳林县。阳泉市因为煤炭兴起,不久设置了省辖市,后来又管辖了平定县和孟县。
No6:晋东南专区

晋东南专区位于山西上党盆地和周围地区,是山西相对独立一些的亚单元。上党地区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就是秦赵角逐地带,秦后期设置了上党郡。上党这个地名和这里地形地貌密切相关。这个地区常常称作上党盆地,实际上海拔又比周边高一些,深居高山,与天同党,所以称上党。晋东南地区驻地长治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长治之名在明朝时候便一直使用。
这里是沁河,漳河等水系重要水源涵养地,有水塔之称。







1961年的晋东南专区相当于今天的长治和晋城两个地级市。晋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始于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也是山西较晚形成的地级中心。但是,从历史看,晋城却是山西唯一一个完全继承过去府辖区域的地级市,所以论资历晋城并不差。
No7:晋南专区

1961年的晋南专区管辖侯马市和26个县,是山西管辖市县最多的专区。这里地处临汾运城盆地,是山西土地最肥沃,水热资源最优越的区域,有山西粮仓之称。晋南专区也是中华文明最悠久的区域之一,传说中的夏朝核心区可能就在这里。












晋南的县很多,但这已经是合并之后的产物了,在合并之前更多。这里的县小而多,也是晋南一带自古以来富庶繁华而人口稠密甚至拥挤的表现。当年洪洞大槐树成为重要的移民输出文化的象征。侯马市是当时唯一的市,比专区行署驻地临汾更早成为市。侯马就是当时曲沃,新绛县两个县合并而来。1958年,永和县,大宁县,隰县曾一度合并为吕梁县(这个县不在吕梁市),1961年又分开。像霍县,汾西县等也经历过合并。而洪洞县则是合并了赵城县,并且维持现状。万荣县则是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来,稷山县则合并了河津县,运城县合并了解县。
今天的晋南地区,是临汾和运城两个地级市。
山西省也是一个看似统一实则充满差异的省。山西这些专区,既是人文区域,一定程度上也是自然区域。由于专区辖区地理文化板块相近,这些专区界限也得以稳定保留并由地级市继承。
还有哪些省份的像山西一样,差异超乎想象呢?戳链接了解更多:舆图鉴赏:那些内部差异远超想象的省

舆图书院,用地图品味世界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其他精美地图也欢迎同作者交流,微信号yutushuyuan。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精彩敬请期待~
其他精彩内容系列:
省区特色栏目回顾:
舆图纪实——什么是东北?
陕西,一个省还是三个省?
甘肃,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江苏,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舆图鉴赏:藏在大陆里的岛屿(中国篇)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舆图纪实——1952年中国分省地图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地图上看50年代的安徽(二)
舆图纪实——1958年安徽分县图集(上)
舆图纪实——1967年吉林省地图集
舆图纪实:1960年河北省地图集(二)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经典地形地貌图,彻底弄懂冰川地貌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构造地貌和流水地貌
舆图探秘:日本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祖国山河系列:
舆图鉴赏——什么是岷江
一分钟看懂淮河干支流水系,精美地图赏析
精美淮河流域地图,读懂淮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汉江
舆图鉴赏——什么是黄河
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嘉陵江
舆图鉴赏:额尔齐斯河,一路北上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史上最全鄱阳湖变迁地图,探析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舆图鉴赏——什么是贡嘎山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孪生地理系列:
孪生中国——西部的“松辽盆地”
孪生中国——北方的“四川盆地”
孪生世界——青藏高原的“亲弟弟”
孪生世界——塔里木河的“大哥哥”
舆图鉴赏:谁是中国的亚马逊河?
孪生中国——迷你版“四川盆地”
舆图鉴赏——藏在中国的“新马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