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图纪实:阿富汗竟然如此富饶


阿富汗如今战乱频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区域。但实际上,阿富汗不论是自然资源,农业条件,生态承载力,还是地理区位看,都相当优越。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神秘国度。
(阿富汗和中国西南邻国地图,1987年)


(阿富汗,巴基斯坦,世界标准地名图集,2014年)


 01 
气候与水土
今天的阿富汗极端贫困,似乎全境是穷山恶水。但实际上,其水热条件在区域内都是相当不错的。按照柯本分类看,阿富汗大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也就是降水冬雨型气候。
(世界气候图,柯本分类法,1990年)


阿富汗的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都要大。虽然阿富汗是内陆国,但是由于西风送来稳定而丰沛的降水,让这里成为中亚-西亚干热地带中的“湿岛”。
(阿富汗年降水量图)

如图所示,阿富汗大部分地方降水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这时候有人说,阿富汗是地中海气候,降水在冬季,雨热不同期,不适合作物生长。实际不是这样的。对于作物而言,雨热同期能够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水分,适合季风谷物作物生长。但是,雨热同期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光热搭配不合适,下雨意味着寡光,植物是不能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那有没有既有水,又有充足光照的搭配,既要也要呢?实际上是有的,如果我们能把地中海气候冬天的降水,存起来,用于夏天,这样就解决了季风气候雨热搭配不合理的矛盾。
(阿富汗地图,俄制。通过地形图和降水图可以直观发现,阿富汗降水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地区,这样具有天然的重力补给优势)


阿富汗依靠高大的兴都库什山水塔,冬季承接大量降雪,封存,到夏天融雪补给山脚下绿洲。高山的冰雪成了上天设计的绝妙的水库,而且冬季降水蒸发损耗小很多,也不影响夏季光照。地中海气候,西风降水配合阿富汗绝妙的地形,可谓是绝配。如果水利建设好,南部的荒漠也能轻而易举改造成良田。
(阿富汗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



从气温看,阿富汗全境气候温暖。平原地区1月均温基本上在0℃以上,相当于中国南方的水平。这一温度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除此之外,阿富汗境内也有相当一部分黑土地分布,这里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有人推算过,按照阿富汗的水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养活2亿人不成问题。这一承载力几乎相当于整个中国西部的承载力。
 02 
矿产资源
1979年,苏联进入阿富汗,并进行大规模矿产勘探,发现这里的资源丰富度超乎想象。1989年苏联仓促离开,一些地质资料遗失,阿富汗也就被人遗忘。2001年,美国接手阿富汗,并派出了一组地质队员协助工作。当时,他们在位于喀布尔的阿富汗地质调查局图书馆里偶然发现一系列有趣的旧图表和数据,暗示阿富汗有大量矿藏。他们很快就了解到,这些数据就是当年苏联探测留下的。于是,美地质调查局在苏联的基础上,对阿富汗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测,发现阿富汗至少拥有6000万吨铜、22亿吨铁,以及140万吨稀土元素。阿富汗的铁,铜这些矿藏,埋深浅,品位高,具有相当可观的价值。
(阿富汗兴都库什成矿带地质图)


除此之外,阿富汗传统贵金属,比如金银铂这些储量也很多,涉及新能源工业的锂矿也有许多。可以说,阿富汗遍地都是宝。
阿富汗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内生矿产,这是因为这里有许多古老构造地层出露,岁月逐渐把一些轻质岩层剥蚀,逐渐露出来包含贵重金属矿藏的岩层。这一点和澳大利亚,南非比较相似。这些矿对于阿富汗来说,哪怕只是卖矿,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亚洲地质图)


我们通过油气资源分布图也能看到,阿富汗油气资源也不缺,北部地区具有油气资源开发潜力。
(亚洲油气盆地示意图)


(阿富汗等国油气盆地示意图)

仔细盘点可以发现,支撑经济发展各类重要矿产,阿富汗应有尽有。这里竟然如此富饶。
 03 
地理位置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真正意义的亚欧大陆十字路口。无论是麦金德的欧亚“心脏地带论”,还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论”,又或是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棋局”,都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强调欧亚大陆的重要性。而亚欧大陆的最核心枢纽,就是阿富汗。阿富汗扼守中亚,西亚,南亚,东亚桥头堡位置,向南可以俯瞰印度洋,向北可以威慑中亚平原。东向通过瓦罕走廊连接东亚的中国,西则通达伊朗高原传统通道。
(阿富汗地形图,苏联1967)


这里承接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非洲文明,是某种层面上的世界文明舞台。当年东西文明纽带——古丝绸之路就在今天阿富汗经过。
(汉唐丝绸之路示意图)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可能获得的战略资源和经济资源,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其国内经营得当,阿富汗很有可能是区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体。
 04 
人力资源
就目前人口形势看,阿富汗是亚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国民平均年龄最低的国家。目前来看,阿富汗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口红利。
(亚洲各国出生率)


 05 
历史,现状,未来?
一个占尽优势的地方,却走得如此不堪,其重要原因在于,其重要的价值决定了这里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纵览历史,我们发现阿富汗在东西方文明接触初期,就成为文明世界的前沿。从古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这里就已经是四战之地。到公元8世纪时候,唐帝国和吐蕃,阿拉伯帝国的争夺,则在阿富汗一带达到高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控制这里的必要性,可是阿富汗这个居中的位置又告诉大家,控制这里何其不易。
(亚历山大东征,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触)


(唐与大食国怛罗斯之战,此战使得阿富汗这些都督府等地彻底脱离唐朝,唐朝沦陷在中亚经营的16个都督府,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损失惨重)


在古代,阿富汗就上演了各种民族文化宗教的角逐。不过,这一对撞的主体是东西方向的。而到了近代,随着海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阿富汗成了陆海霸权交汇点。以英国为首的海权国家和以俄罗斯为主的陆地扩张势力成为亚洲大陆最大的两组侵略者,阿富汗是英俄势力争夺的最前沿。对阿富汗的势力争夺方向从东西变成了南北。
(1901年亚洲地图,英制)


(殖民地期间的杜兰德线和引发冲突示意图)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俄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争夺,而二战后,美苏继承了英俄争端的衣钵,继续在这一地带激烈争夺。苏联试图通过阿富汗南下,进而控制巴基斯坦而南下印度洋,美国则极力阻止苏联的南下,避免南亚沦为苏联的势力。本质上看,美苏在阿富汗的争夺,仍然属于陆海两种霸权的对抗。两股力量在北纬37°线一带对冲,阿富汗境内一直暗流涌动,并在1979年引爆了苏阿战争。苏阿战争是美苏争夺的最高潮,美国通过扶植阿富汗反苏武装,最终彻底赢得阿富汗。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示意图)


英俄的较量以及美苏的争夺都让阿富汗陷入连年战争的悲惨境地。正如19 世纪英属印度总督寇松所说: “阿富汗是一杯亚洲的“鸡尾酒”,常常会引来众多国家的搅合。虽然说侵略者常常在阿富汗付出惨重代价,但是阿富汗人民承受的代价远大于此。
(苏联1比1万地形图,喀布尔东北)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无力与美国对抗,因而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的战略价值就大不如从前了。美国更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大陆边缘地区,比如说海湾,以色列等,而阿富汗这个区域经历了一段真空时期。但是从美国的战略构象看,中亚-里海的富油区一直是其远期控制的目标,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俄罗斯继承了一部分苏联的影响,并垄断中亚能源输出通道。对美国而言,进入中亚控制“21世纪波斯湾”是必由选择。2001年的911袭击的发生,除了反恐战争以外,客观上也给美国进入中亚和南亚的窗口期。
(阿富汗东北部地形图,美制)


通过阿富汗战争,美国重新控制阿富汗,并通过阿富汗构建T型经济网络,向西沟通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南北联通中亚和南亚,实现了其构建绕开俄罗斯领土的油气通道的战略目标。这样,以阿富汗为节点,美国成功开辟多元化油气资源通道,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贸易也获得了可观的利益。
(亚洲地形与美国阿富汗“T”型战略示意图)


不过对于阿富汗来说,这里可从来没有过域外势力经营成功的先例。阿富汗是一个民族结构复杂,宗教矛盾突出的地方。这里本身就地处亚欧大陆的“破碎地带”,而周围势力的争夺加剧了这里的破碎,使得这里难以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和政治互信。
(阿富汗民族分布图(以各县占据主导地位民族示意))


虽然总的来说,美据期间对于阿富汗来说,从各项经济,社会指标看(增长率,基础建设,公民特别是妇女受教育情况等),还是发展很快的,从国民生活指数看,美国的经营也让阿富汗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富汗经济年增长率)


(美国对阿富汗军事援助金额变化)


阿富汗的致命问题是,其发展主要是依赖援助,自身缺乏造血功能。而国内一直腐败严重,大部分援助资金没能用于建设,而恐怖势力依旧不能清除,社会矛盾也在逐渐激化。随意塔利班的卷土重来,急剧恶化了国内安全局势,使得美国在此军事存在的成本陡增。显然,最强大的美国也不能有效在阿富汗推行统治。
(阿富汗恐怖袭击数量变化,2022年相比2001年恐怖袭击减少了很多,但离安全环境还差得远)


表面上看,阿富汗民众是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切实好处的,但实际上看,阿富汗人对此并不买账。阿富汗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也逐渐瓦解了国内当局对政权的信心。最终到2021年,美国仓促撤军。虽然“丢下乱摊子”的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道德谴责,也使美国的国际信誉有所下降,但是,美国“断崖式”的撤军计划也达到了及时“止损”的战略目的。阿富汗有帝国坟场的诅咒,美国不信这个诅咒,但是仓促跳出显然也是害怕这一诅咒。
(中国西南边陲和邻国地形示意图)


塔利班的重新掌权,其中的一方面是,让阿富汗“看到在过去20年,在过去40年或者70年乃至更长时间,阿富汗第一次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让阿富汗拥有没有外国驻军和外部强制的情况下,阿富汗能够把握超越“地理诅咒”、开始迈上自主发展道路的机会。不过另一方面,从现实看,塔利班的到来,让阿富汗回到了极端,原始,封闭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说,是彻底熄灭了发展和现代化的火种。以至于今天的阿富汗,仍然被形容做“失败国家”。不过,这个失败,可能是阿富汗自己的失败,也可能是试图影响阿富汗的“国际社会”的失败。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阿富汗是一个“占据天时地利”的地方,相比一些绝望的不毛之地来说,阿富汗是货真价实的沃土。依靠资源禀赋和优越的气候,是具备躺赢条件的。
(新建中阿公路示意图,公路东起我们的南瓦根基达坂,这里是计划修建中阿口岸的地方,西到瓦罕河谷,连接已有公路)


因而即便是如此糟糕的塔利班,只要没有域外势力的干扰,这里还是有很大发展可能。阿富汗建设的关键是统一而强有力的政府和国家认同,塔利班能否用他自己的方式完成这一使命呢?还有待于观察。现如今,阿富汗和周边邻国的公路正在逐步修通,大规模铁路建设也提上议程。不过,任何一种繁荣都不能脱离开放和现代化,更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主流文明之外。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里终将敞开大门,走向世界。届时,我们可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

舆图书院,地图领略世界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其他精美地图也欢迎关注后加好友同作者交流。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精彩敬请期待~
其他精彩内容系列:
省区特色栏目回顾:
舆图纪实——什么是东北?
陕西,一个省还是三个省?
甘肃,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江苏,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舆图鉴赏:藏在大陆里的岛屿(中国篇)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舆图纪实——1952年中国分省地图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地图上看50年代的安徽(二)
舆图纪实——1958年安徽分县图集(上)
舆图纪实——1967年吉林省地图集
舆图纪实:1960年河北省地图集(二)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经典地形地貌图,彻底弄懂冰川地貌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构造地貌和流水地貌
舆图探秘:日本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祖国山河系列:
舆图鉴赏——什么是岷江
一分钟看懂淮河干支流水系,精美地图赏析
精美淮河流域地图,读懂淮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汉江
舆图鉴赏——什么是黄河
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嘉陵江
舆图鉴赏:额尔齐斯河,一路北上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史上最全鄱阳湖变迁地图,探析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舆图鉴赏——什么是贡嘎山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孪生地理系列:
孪生中国——西部的“松辽盆地”
孪生中国——北方的“四川盆地”
孪生世界——青藏高原的“亲弟弟”
孪生世界——塔里木河的“大哥哥”
舆图鉴赏:谁是中国的亚马逊河?
孪生中国——迷你版“四川盆地”
舆图鉴赏——藏在中国的“新马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