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位于中国东北,拥有中国最大的半岛,又扼守中国海岸线最北端,位置至关重要。辽宁开发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辽东等地就已经纳入中原政权。不过这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直到近代以来,这里才重新大规模开发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虽然重新开发的历史不长,但辽宁还是不乏传统府州沿革而来的地级市。也有一些地级市,是由乡镇逆袭而来,我们通过地图欣赏这里的逆袭之路。
(辽宁地图)
▼
01
沿革概述
有人说,辽宁就是微缩的美国,地形上就是一个贯通南北的大平原,大平原有一个贯通南北的大河,大河西支更长但是流量少一些,平原西部过渡到山地高原,并且较为干旱,东部山区较为低矮,并且由于水汽作用比较湿润。这种平行叠放的地形,也造就了辽宁的诸多特色。
(辽宁省地形图,1987年)
▼
辽宁看似“新大陆”,实则不是。这里有较早的郡县化历史,早在战国时候,这里就设置了辽东,辽西两个郡,秦朝时候增加了右北平郡,西汉时候增加了玄菟郡,此后一直断续经营。到唐朝时候征服高句丽,辽东故土重新纳入中央王朝。
(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时期二)
▼
辽时期,辽东一带和幽云十六州等地成为辽朝核心区,金元两代,这里继续稳定经营,元朝设有辽阳行省,不过辖区和今天辽宁相差较大,今天的辽宁在元朝时候,东部地区属辽阳行省的辽阳路、沈阳路;北部地区属开原路咸平府;西部地区的广宁路隶属辽阳行省;锦州、朝阳地区属大宁路,隶属于中书省。
(1547年辽东舆图)
▼
到明朝时候,辽东一带的府州县基本上都废了,只保留了辽东都指挥使司的2州25个卫所,并且在明末这里全部沦陷于后金(1636改国号为清)之手。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定名为盛京,这里成为国家首都。但是清朝入关以后,这里由于人口流失,原先阡陌纵横,农业发达的地区变成了遍地残堡废城,残垣断壁,沃野千里却有土无人,辉煌的历史好像“一键清零”。一直到清朝中后期重新开发,许多城市才真正兴起。这里于清末正式设省,名为盛京省,后改名为奉天省,1929年定名为辽宁省并使用至今。
(1906年盛京省地图)
▼
(1917年奉天省地图)
▼
(1933年辽宁省图)
▼
(1951年辽东辽西和区域内各直辖市地图)
▼
(1957年辽宁省地图,今天省级轮廓大致确定)
▼
以清朝政区为标准,辽宁各个地级市沿革如下:辽宁省的沈阳,朝阳,营口,丹东,锦州等地市中心由府级中心演变而来;
沈阳市——奉天府
朝阳市——朝阳府(清时属直隶省)
营口市——营口直隶厅
丹东市——兴凤道
锦州市——锦州府
另有本溪,抚顺,辽阳,铁岭等地市中心是由县级演变而来;
本溪市——本溪县
抚顺市——抚顺县
辽阳市——辽阳州
铁岭市——铁岭县
盘锦市——盘山厅
(1984年辽宁省地图,今天市县格局大致确定)
▼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主角,由小镇逆袭而来的地级市。其中盘锦,本溪,铁岭这些地方,虽然现在的市中心新城不属于当时的县级聚落中心,但从沿革看,这属于城市功能区迁移,而其老传统城区都是从当时的县级聚落演变而来,新城完全继承自老城,因而不计入逆袭城市。而阜新市自阜新县城以外小镇另起炉灶,这个地方视为小镇逆袭而来的城市。另有大连,葫芦岛,鞍山等完全是村镇逆袭而来的地级市。
02
逆袭的地级市
辽宁省这4个逆袭成地级市的乡镇,其市县建制都设置于日据时期。这里每一座城市都记录了殖民侵略的屈辱历史。时至今日,在这些城市及周边,尚保存有诸多重要的日据殖民史迹。这些历史建筑和遗迹,不仅是日本侵华的铁证,也是这些逆袭城市苦难成长史的重要见证。
No.1:大连市——三山海,青泥洼
(大连市地图)
▼
大连在清朝时候还是几个小渔村,名三山海,青泥洼等。青泥洼在清中期以后逐渐形成集镇,据说就因道路坑洼不平,时常青泥泛起而得名。由于大连扼守中国海岸线突出部,是海防咽喉地带,位置重要,早在洋务运动时候,清政府就计划在这里修建军港。大连之名最早出现于1880年,奏折中出现“大连湾”地名,这一地名一说是“褡裢”的转音,也有说法的俄语“达里尼”(意为远处)的转音。
(1938年侵华日军绘制的大连地图(局部))
▼
大连的逆袭包含着一些殖民地成分。1898年俄国强占大连以后,设置了达里尼特别市。不久日俄战争爆发,1905大连改由日本占领。日本占领期间设置大连市,这也是大连之名首次正式出现。由于大连地理位置重要,日占时期就进行了一定建设,到1945年大连光复时候,城市已经初具规模。
(1949年旅大行政区地图)
▼
大连光复以后,曾处于“中苏共管”状态,大连军港也由苏军租借,到1955年,苏军撤离,中国彻底收回大连,至此失陷60年之久的国土完全回归。大连一度设置过直辖市(当时称旅大市),辖区内的旅顺市和金州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市辖市”。旅大直辖市撤销以后,为辽宁省辖市,1981年,旅大市改名为大连市。
(1990年大连市地图,敬请欣赏)
▼
1985年,大连成为计划单列市并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大连成为副省级市。2000年前后,大连经济超过沈阳,成为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未来,大连作为北方沿海中心城市之一,还将长期是东北经济的领头羊。大连地处东北最南端,几乎像岛屿一样浸润在海中,因而这里气候宜人,大连也被评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这里一直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No.2:葫芦岛市——连山驿,壶芦岛
(葫芦岛市地图)
▼
葫芦岛和大连一样,都是一个近代以来因军事意义而兴起的城市。葫芦岛原名锦西,锦西县建制出现于1906年,在女儿河上游的冮家屯(今钢屯镇)设置了锦西厅,民国以后废厅设县,为锦西县。
(1929年锦西县地图)
▼
1932年,辽宁沦陷以后,因为壶芦岛重要的港口地位,再加上古贺联队被歼,原址不利驻守,日伪政府将县治迁往海边的连山,也就是今天葫芦岛市区所在地。这里扼守京奉铁路,又地处壶芦岛深水港前沿,战略位置重要。壶芦岛是一个半岛(也可能之前是一个海岛,后来因为泥沙淤积而和陆地相连),形状像葫芦(以前叫壶芦)而得名。
(葫芦岛地形图)
▼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葫芦岛很快被国军抢占,由于当时大连在苏军手上,葫芦岛成为东北最重要的海港,也是战后国军在东北重点建设的地方。从1946年出版的分省地图可以看出,当时葫芦岛虽然没有设置市县建制,却在地图当中和主要城市一起重点绘制,可见其重要性。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以后,蒋曾乘坐“重庆号”巡洋舰在此坐镇指挥督战。东北解放后,重庆号巡洋舰于1949年2月起义,加入解放军,3月再次到达葫芦岛,但不幸该船毁于战火而自沉。
(1946年中国分省地图-辽宁,辽北,安东)
▼
解放后,这里属于辽西省,后来合并为辽宁省。锦西县于1956年一度设置葫芦岛市,但不久撤销。到1985年再度设市,为县级锦西市,到1989年,锦西市改为地级市,从锦州市分开,从此这里完成了逆袭。1994年,这里更名为葫芦岛市(实际上是恢复葫芦岛市旧称)。
(1984年锦西县地图)
▼
葫芦岛市是山海关以外第一市,也是陆地交通和关内距离最近的地方,让这里成为发展势头不错的地方。这里的海港条件也不错,葫芦岛港港深水阔,为军商两用。商用设有两个5千吨级泊位和三个万吨级泊位,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三百万吨。1999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葫芦岛港对外开放,限于国轮外运。2010年11月,葫芦岛港口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国家36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大家庭”的一员。
No.3:鞍山市——鞍山驿堡
(鞍山市地图)
▼
鞍山得名于南郊的马鞍山,明清时候这里设置了鞍山驿堡,是鞍山地名最早的由来。从城市起源看,鞍山和葫芦岛也有一定相似性,这里都是曾经的一个驿站,不过鞍山是因为现代工矿业而发迹。这里扼守东北最重要的干线铁路之一,长大铁路沿线,又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很快就兴起了以钢铁工业为主的系列工业。1918年,日本侵略者在此设置“鞍山制铁所”,在这里开始聚集了工业主导的城市聚落。鞍山制铁所完全是由日本控制的,旨在侵略掠夺我国钢铁资源。1933年,原定在朝鲜新义州修建的昭和制钢所改在鞍山兴建,鞍山制铁所得以扩建,成为当时东北冶金工业中心。制铁所是鞍山逆袭的原点,其1号高炉旧址现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到1937年12月1日,当时伪满政府在此成立鞍山市。
(1939年东北南部地图)
▼
(鞍山城区图)
▼
新中国成立以后,鞍山一度成为直辖市,走到逆袭之路的巅峰。1954年降为省辖市,但仍是中国重要城市。这里不仅有发达的重工业基础,其本身也是辽宁中南部商贸物流中心,辽东半岛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多年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
(鞍山城区图)
▼
不过,这类工矿资源城市大多难逃衰败命运。建国初期,鞍山产值是排在中国城市的十强,可谓是数一数二的发达地区。一直到80年代中叶以前,这里还能保持中国前20强地位。不过之后这里发展速度相比其他地区慢得多了,现如今产值已经在中国各大地级市150名开外了。资源工业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再创业,是鞍山等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
No.4:阜新市——海州镇
(阜新市地图)
▼
阜新县所在区域原是蒙古族牧区,这里在近代垦殖开发背景下设县,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语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清末时候移县治于水泉,也就是今天阜新县城所在地。
(阜新县地图,1935年)
▼
而阜新市的发展和阜新县截然不同,这里是一个煤炭起家的城市。清朝末年,在阜新县城以西的海州镇,发现了大型露天煤矿,曾是世界闻名、亚洲最大的大型露天煤矿。通过煤矿开采,这里逐渐兴起了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这些煤矿也被日军占领,到1940年,日伪在阜新县城以外的海州、新邱、长营子、米家窑、孙家湾和今阜新镇等地置阜新市。阜新市是县城以外小镇因为矿产资源另起炉灶发展而来城市,并非取代原先县城而来,至今阜新县仍在老县城位置,所以阜新市也是一个乡镇逆袭而来的地方。
(阜新县城地图)
▼
1945年,阜新光复,1948年8月第二次解放。建国以后,这里兴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是建国初期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海州露天矿曾是阜新的城市符号,作为共和国露天煤矿的长子,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1954年B—2邮票、1960年版伍元人民币、中华世纪坛华夏五千年文明甬道,均记载下了海州露天矿永不磨灭的业绩。
(阜新市城区地图)
▼
阜新从草原牧场逆袭而来,现如今城市面临衰退。2005年,海州煤矿因为资源枯竭而停产,昔日的煤矿城市逐渐走向黯淡。不过,阜新作为中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城市,承接了一些产业转型,目前兴起了一些新能源和制造业,城市还不算太萧条。不过地图上也能看出,阜新至今还保留着街区大小的袖珍市辖区,辽宁省的10小县区这里就占了3个,这些细碎市辖区在今天实际上没有什么存在意义,可以撤并重组从而节约行政成本。
❖
舆图书院,地图领略世界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其他精美地图也欢迎关注后加好友同作者交流。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精彩敬请期待~
其他精彩内容系列:
省区特色栏目回顾:
舆图纪实——什么是东北?
陕西,一个省还是三个省?
甘肃,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江苏,铁板一块还是散装?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舆图鉴赏:藏在大陆里的岛屿(中国篇)
山西的轮廓像什么?答案居然这么多……
河南这座被严重低估的古都,隐藏着千年秘密
内蒙古这5个村镇,逆袭成地级市,百年舆图鉴赏
新疆这3个村镇,逆袭成地级中心,百年舆图鉴赏
西藏这两片荒滩,逆袭成地级中心,百年舆图鉴赏
陕南这8个村镇,逆袭成县城,舆图鉴兴衰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舆图纪实——1952年中国分省地图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地图上看50年代的安徽(二)
舆图纪实——1958年安徽分县图集(上)
舆图纪实——1967年吉林省地图集
舆图纪实:1960年河北省地图集(二)
舆图鉴赏:山西,中国最独特的省
河南这座被严重低估的古都,隐藏着千年秘密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经典地形地貌图,彻底弄懂冰川地貌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构造地貌和流水地貌
舆图探秘:日本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祖国山河系列:
舆图鉴赏:东北之犁松花江
舆图鉴赏——什么是岷江
一分钟看懂淮河干支流水系,精美地图赏析
精美淮河流域地图,读懂淮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汉江
舆图鉴赏——什么是黄河
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嘉陵江
舆图鉴赏:额尔齐斯河,一路北上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史上最全鄱阳湖变迁地图,探析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舆图鉴赏——什么是贡嘎山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孪生地理系列:
孪生中国——西部的“松辽盆地”
孪生中国——北方的“四川盆地”
孪生世界——青藏高原的“亲弟弟”
孪生世界——塔里木河的“大哥哥”
舆图鉴赏:谁是中国的亚马逊河?
孪生中国——迷你版“四川盆地”
舆图鉴赏——藏在中国的“新马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