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穷游世界
01
图一:巴塔哥尼亚的冰川
图一:巴塔哥尼亚的冰川
图中冰川的尽头就是冰湖的起点,冰湖尽头还有温泉。这里冰川和火山并存,一片冰与火的世界。冰川虽然是固态的,但并非静止的。其巨大的质量,足以深刻塑造我们的地貌。这种地貌就是冰川对地表物质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冰蚀地貌和冰积地貌。前者如角峰、冰斗、U型谷、峡湾等,后者如冰碛丘陵、冰碛堤、蛇形丘等。
从形成和分布来看,冰川分大陆型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前者发育在干旱的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强烈,加上流动性较差,所以冰川分布在还把更高更冷的地方,冰舌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又叫冷冰川。
而海洋性地区,由于降水多,冰川流动快,发育快,冰川可以在更高温度的地方保存,一些地方的冰舌温度可以接近零度,甚至能够出现森林植被和冰川“斗争”的局面。这里的冰川属于“暖冰川从”,温度不是那么低,虽然地处冰河,但并没有酷寒的感觉。
图二:自然界的“圆弧”
02
许多湖泊在大地上画出了完美的弧线,有的甚至弧线可以囊括整个圆。这个曲线,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圆形的湖泊有很多形成因素,不过最常见的就是火山口,陨石撞击形成的。当然也有神奇的圆形湖泊,比如说太湖。
这个湖泊是怎么形成的,至今还众说纷纭。有人说,这个湖泊是构造形成的,基于地层陷落形成的,还有的说法是这个湖是堰塞湖,本身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还有的说法说这是潟湖,是过去的海湾形成的,以及陨石撞击形成的这些说法。虽然对于太湖的没有定论,但是太湖的美景却是实际的。
图三:那些令人称道的“泾渭分明
03
亚马逊河和内格罗河交汇处是世界上最大的泾渭分明。深色内格罗河河水和浅色略浊的亚马逊河汇合,两河差别非常明显。但是清中有清,浊中有浊,在随后亚马逊河和更浊的马岱拉河汇流后,又是一番泾渭分明。清水亚马逊,浊水马岱拉河。
黑龙江,这是名副其实的“黑龙”。深色的水流。因为河水清澈,而且河底有大量黑土腐殖质沉积,所以得名黑龙江。松花江是图中的浊水,因为流经松嫩平原,工农业开发深刻,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松花江显示出浊色,而且由于泥沙沉积,松花江的河道显得更宽。
黑龙江接纳浊水松花江后,似乎“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依旧保持清白了好长一段,直到接纳了乌苏里江,两股河流才彻底混合如一。
渝中半岛的朝天门。清浊混合,嘉陵江的清水,维持了几百米,混入浊流。稍微下游一点的乌江就更惨了,混合之后似乎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清流空间。
再看看真正的泾渭分明,也就是泾河和渭河交流的地方,早已是泥沙俱下,同样的浑浊了。这里只能用宽窄来确定了。
欢迎点蓝字关注哈,记得文末评论留言哈。持续关注,等多惊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