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成都(1982年)
最近成都成为热门城市,那就来一张82年的成都~哈哈,当然今天分享的成都老地图远不止1982年的。毕竟,成都拥有3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战国后期,秦吞并巴蜀以后,就将这里命名为成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都历来是区域中心城市,千年古城名不虚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建国以前的成都或者周边古地图。
清时成都城池图
这幅图绘制于1911年,是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最后一年。原图根据印章判断藏于美国在北京的使馆,图中重要的信息有手工加的英文注释。
该图非常详细展示了成都的各个街道,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非常精确了。
仔细看可以看出成都城的两个轴线,一个是皇城的正轴,另一个是内城的斜轴。斜轴更接近成都传统风水,但是今天成都天府大道的走向,是根据正轴延伸的。
皇城轴线,正南正北,庄严肃穆
图例
下面的地图广告,可以看出成都当时地图出版种类还是比较丰富的。
这也许就是清朝时候的生活黄页了,购物信息非常全面,非常适合在今天找一找古时候的商业街。毕竟,成都当年的繁华远不止宽窄巷。
成都的成区和华区对应成都府城两个附郭县,成都县和华阳县的街区。民国时候废府,华阳县并入成都县。今天成都的东郊区成华区,得名于成都和华阳二县首字。
下列展示其他精美成都图
明清成都府图
清朝成都辖区和今天有些许差别,今天的成都相当于清朝时候成都府加邛州,但是今天成都不包括当年成都府的什邡,广汉两地(这两个地方1983年短暂并入成都,但是半年后就划出去了)。下图欣赏一些精美扫描。
1547年地图。明朝大明广舆记,图中将府和州着重标注。
1627年分野舆图。这幅图较大明广舆记图更加详细,着重突出了一些山水等自然要素,河槽则一如既往突出显示。
1647地图
1719年皇舆全览图,是中国地图历史上的巨作,地图结合当时最先进的测绘技术,并得到西洋传教士帮助,绘制出这一幅精美的地图。全国地图最初绘制的比例尺是1比140万,也是相当精确的一个地图。上图中,都江堰冲积扇的各个叉流河槽清晰可见,地名和地理要素的绘制相当精确。山脉采用概念山形绘制,简约明了。
1722年时候,在全国图的基础上,又绘制了分省的地图。分省图比全国图更加精细,而且加入了彩色上色,不同的聚落也清晰明了示意,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一目了然。然而,一个非常遗憾的事实,就是这幅精美的图,在当时是高度保密的,只有皇宫禁地才能观看,地方官员封疆大吏都没有办法使用。这些地图的保密,也导致后期在北方边境领土问题上吃了大亏。
1754地图,这幅图从精度看不如皇舆全览图,但是标注了府州界限,相关县的大概方位可以读出。
1832地图,这个是皇舆全览图在道光朝的续集。经历了乾嘉盛世,清朝疆域大致稳定。因而道光时候疆域往往作为中国“自古以来”声索的法理依据。这幅图绘制精度不如从前,但是存量较前朝大一些。
1905年大清帝国地图,本图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地图的开端,也是中国最早公开印刷发行的彩色地图。地图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绘图测绘技术,使用晕滃线绘制山地,较为真实体现了地貌,而河流也由从前的概念示意变成了依据真实比例尺绘制,非常精确。同时,地图加入了行政界限,交通线等元素,信息量大,价值高。
1909年地图,这幅图出版于宣统年代,是光绪时候地图的改编,沿用了老图风格,并做了一些微调。
民国成都地图
民国时期,地图种类更多,而且风格也逐渐和世界主流接轨。地图中除了看出制图技术的革新以外,也能看出成都周边的发展。
1916年中华帝国时期地图,此时中国废除了府这一级区划,存留了县一级,成都城就是当年的两个附郭县,成都华阳的县城。可以看出,成都当时公路线,规划了东北和东南方向两条。
1917年地图,成都属于西川道。道一级区划的出现,原本是为了避免地方割据,废府再废省的一个过渡区划,但是由于当时政局动荡,这些区划改革并没有真的落地。虽然区划调整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但是当时做的清理同名县的工作,还是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当时同名县多大数百组,最多的有六县同名,后来同名全部更名,给后面建设带来不少便利。
1917年中国新舆图成都附近,这幅图绘制更加精细而且有城区图,也是民国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图册。从图中也能看到成都交通线多了一条,这反映了民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1917成都街道图,这幅图可以清晰看出成都城郭范围和主要街道名称。
1925年地图,可见成都属于西川道。
1933年中华民国地图,可以看出成都的公路和之前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四川省重要城市之间已经通了公路。而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当时行政区划也有了较大的改变,道被废除,而川边道区域变成了西康省。1928年也是成都设市的起点,之后地图都有成都市标记。
1935年,图中对于交通线的标注更加清晰 ,地图在精确程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1938年地图。此时抗战爆发,四川作为大后方,至关重要,成都迎来了交通线和城市建设的高潮。
1939年地图。
1940年申报版分省地图,这是大规模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开端,使用不同颜色的区域表达海拔不同,地形要素展示有了非常大革新。
1941中国分省分县图,采用分县分色方式成图,更加精确精美。图中也能反应成都周边的建设情况。
1941年成都街区图,可以看到,占据成都最中心最醒目的是四川大学,由此可见当时的抗战大后方,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1946年最新分省地图。抗战后地图制作更加精美,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描绘更加精确。
1946年街区图,信息更加全面。
1946年成都附近水道图,展现了成都通航和灌溉的形势格局。
1947年行政区划图,抗战后绘制。
1948年分省地图,成渝铁路已经出现在地图,虽然是在建铁路,但这是成都附近第一次出现铁路印记。
1948年分省地图申报第五版,这幅图制图精良,信息量大,是民国抗战后最精美的地图集之一。成都周围城镇分布一目了然。
1948年街区图。
下图,最后贴一张1915年成都街区图,这是成都最早的大比例尺详细街区图,一起欣赏吧~
❖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以上地图高清电子版,关注后可以后台限量索取。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交流,群号929221572。
欢迎关注呀,互相学习
往期阅读:地理素材:蓄洪滞洪分洪区的区别
地理知识汇总: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续集)
地理知识汇总: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
地理试题素材:中国伟大的生态工程成就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二)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角:卫星图下辨认植被和地貌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中秋地图专题:那片新月沃土——内蒙古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高考特刊:山地垂直带谱(分省汇总篇)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