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地图出版蓬勃发展。在民国基础上,有诸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图册,包括复兴舆地学社,亚光舆地学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地图出版社等单位编制。这些地图编制信息多样全面,版次多,能够恰到好处反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巨大的经济社会和行政区划的变动。
1953年,中国的政区和地名变动比较大,地图可以恰到好处记录这些。除了普通地图外,诸多教学地图也可以带来很多信息,今天来欣赏1953年的初中教学地图(中国地理部分)。这本图具有丰富的过渡色彩,而且开本比后期的地图册要大,是13开的,后期主要是16,18或者32开的。刚建国时期,百废俱兴,但是从地图上看,当时对教育的投入是相当大的。简单的初中地图册,制图之精美,超乎想象,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时代精品吧~
封面和序图
编辑大意
封面
图例
全国图
中国的四邻图,使用当时特色标注进行图示,也清晰示意当时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特色图例
地形图和流域图叠加,对于流域界限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其实今天的地图也应该这么画。
当时的气候图。西部地区许多地方实际上没有或者刚刚建立气象站,没有完整的气象记录,所以相关气象等值线基本上是沿着已有数据直接延伸的,所以西部地区的表示误差较大,但是大概的趋势可以仔细看出。图中反映的中国大陆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在西藏东南,事实也确实如此。
气压,风,土壤植被图。
中国水利,淮河地区被着重表示,可见当时对淮河的重视程度。
中国农业,用象形符号表示作物分布。特定的农作物用特殊的点阵示意。这种点阵图的绘制,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进行了海量的汇总工作。图中的每一个点,都浸透地理工作者的汗水。
民族和人口图。当时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香港。
除了已有铁路,图中展示了许多在建或者的铁路,比如兰新铁路,天成铁路(后来改线为宝成铁路),渝昆铁路(后来改线为成昆铁路),川黔铁路等。1953年时候,中国航空业也很薄弱,只有屈指可数几条航线,但是内河航道看起来比今天多。主要是以下原因,第一,自然经济条件下,内河航运相对成本最低,不需要太多交通线建设成本,只需要简单的运载工具即可;第二,大规模经济建设之前,对水资源消耗并不大,内河都有足够的吃水维持航道,第三,大规模水利建设还没有开始,阻碍航运的水闸大坝没有广泛出现;第四,过去交通薄弱,特别是南方山区,河流首先能够解决“有无”的问题,在后来更加便捷的陆地交通出现以后,河流航运逐渐废弃。
中国政区图和今天差别较大。第一是当时有“大行政区”。这个是过渡时期的产物,主要职能是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科教文卫等公共建设。当时共分为6个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地方特殊),即西北,华北,东北,西南,中南,东南。大区驻地分别是西安,北京,沈阳,重庆,武汉,上海。除此之外,省级差异也比较大,包括现在已经不存在松江,辽东,辽西,绥远,热河,西康等。也有一些直辖市,当时直辖市是城市属性的,和今天的直辖市有所不同。当时直辖市有沈阳,抚顺,本溪,鞍山,旅大,北京,天津,西安,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
分区域地图
当时的地名标注比较简略,只有行政级别,没有后缀,因而市县镇这些都不出现。但是在图中可以看到,加粗字体的可能是“市”。在之后的地图会标注一些专名后缀。除此之外,图中对于聚落的标注也不是特别统一,全国图中,单字县是没有“县”后缀,而分区图有。全国图中不标注县级镇的镇这个字,分区图则会标注。
东北当时包括松江,黑龙江,辽东,辽西,热河。还有一些直辖市。说明东北在当时地位是相当高的。另外仔细看地图还可以发现,当时地图上东北和朝鲜国界,和今天基本上一样,反而和当时其他地图展示的国界不同。仔细看下图:
黄河中下游属于地理区,并非前面所说的大行政区,也就是今天著名的山河四省。图中可以看到河南省会在开封,这是开封省会在地图最后的留存。河北省当时的省会是保定。
江苏省省界和今天差别较大,第一是太湖区域,今天省界是整个湖岸,当时在湖中。变化最大的是洪泽湖高邮湖区域,为了防洪和灌溉需要,进行了几个县的整县调整。除此之外,在微山湖也有调整。今天微山湖全境在山东境内。
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过去长江中下游的定义和今天不同,当时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安徽大通镇,这里正好是长江潮水上溯最顶端位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下游分界点。后来将这个点上移到九江湖口那里。
那时候福建还没有铁路,可见当时经济基础相当薄弱。
广东省已经将钦北防三地划给广西(后来又反复调整)。东京湾是今天的北部湾。
“江心坡地区”仍在图中。澜沧江出境一带的中缅国界和今天也有所不同,似乎少了一些土地。但从实际控制角度来看,并未真的丢失土地。
成渝铁路的修建,构建了四川早期的纽带,成渝铁路带来了四川的经济繁荣。图中还能看到,民族地区称为“自治区”,相当于今天的自治州。
西藏地方,分为前藏,后藏,阿里 。西康地区有“西康藏族自治区”,相当于今天的甘孜州。另有凉山彝族自治区。
甘肃省界限和今天也有所不同,主要是东部一带。青海当时设置了玉树藏族自治区。
新疆省会当时叫迪化,这也是迪化等地名最后一次出现在地图,后面的地图已经改为“乌鲁木齐”。
绥远,宁夏地区。绥远有个特别标注的“陕坝镇”,字体也比其他据点大一些。归绥这些地名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在地图上。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中国和蒙古国界尚未正式确定,地图仍然采用过去的权宜画法。当时内蒙古包括蒙古东部行政区和察哈尔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三个盟。
最后这一张图展示经济建设成就,手工绘制地图,制图精美用心。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
有兴趣可以加QQ群交流,群号929221572。
小喇叭~公众号开通“我的故乡”乡土地理特别投稿栏目,有兴趣可以发起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等的投稿,欢迎后台联系。稿件采纳可获得家乡所在省区市的专属电子地图。
特别提醒:由于网络传输问题,文章配图无法发送高清原图,压缩之后也有色差。如果需要高清原图,关注公众号以后可后台加小编限量索取~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欢迎关注呀,互相学习
往期阅读:地理素材:蓄洪滞洪分洪区的区别
地理知识汇总: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角:卫星图下辨认植被和地貌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中秋地图专题:那片新月沃土——内蒙古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和我在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古地图集锦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2023湖北高考地理解析,附独家精美地图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