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苏联改造自然的建设


人定胜天吗?
改变地图的壮举
十月革命以来,红色俄罗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在地图上也能清晰反映。20世纪前一半,地球上面貌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地图能见证的,那增加的一个个蓝色的圆圈,那是兴建的水库,增加的黑色,红色的圈圈,则是一座座城市。每一个圈圈,都圈点着一片繁荣的,富有生机的土地。在一些专题地图上面,我们还能发现更多的变化。那是俄罗斯人最有激情的年代,也是俄国空前绝后的强大时代。通过一个缩略图,就可以清楚看到领土增加,工业生产,矿产开发,基础建设的成就。




简单几张图,就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在短短30多年的世界,深刻改变了自己地图的模样。

无法完成的工程
然而,总有一些工程无法完成,蓝图宏伟,可是毕竟太艰难。下图展现了战后苏联对于改造自然的新的规划。前前后后的规划有许多实现了,水库水电站,林带,工矿企业,拔地而起,但是有两个大工程没有实现,那就是大湖和大河的工程。此举一旦实现,苏联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最长的河流了。

看图就知道了,这几乎不可能。美国有五大湖(虽然不全是美国的),苏联也想拥有一个比五大湖还大的淡水湖,于是在地广人稀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苏联计划在这里修建一座比五大湖总面积加起来还大的人工湖,也就是鄂毕湖,这个湖泊计划在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交汇的地方修筑水坝,然后利用西西伯利亚平原进行蓄水。从地图上看,每一个苏联人都会热血澎湃,可是勤劳的双手终究抵不过大自然的残酷。这个鄂毕湖没有实现。也许不是办不到,而是平白无故少掉那么多国图,苏联人于心不忍吧。仔细看看这个大湖(明明是大海)的范围。

还有一个超级工程,那就是俄罗斯版的大运河。这个运河,计划沟通苏联的东西海岸,全长10000多公里(要知道世界上最长的海运运河苏伊士运河也才170公里)。这个运河沟通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从黑龙江东向出海,然后再沿着贝加尔湖出口到达叶尼塞河,修筑叶尼塞河水库,再通过大运河连接刚刚所说的超级大湖,一路向南连接咸海和里海,最后到达黑海。此举一旦实现,温暖干旱的中亚将成为苏联的粮仓,船只也能在苏联广袤国土四通八达。
烂尾工程的后遗症
由于种种原因,大湖和大运河都没有实现,但是其中的中亚一段,卡拉库姆运河却开凿成功,运河把阿姆河水引向沙漠,由于强烈渗透蒸发,大部分水都损耗了,只有少部分水得以有效使用。河水沿着沙漠推进的时候,咸海却因为没有了水源逐渐走向干涸。世界第二大咸水湖,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1991年,俄国人离开了中亚,咸海似乎也准备走了。咸海干涸是不可逆的,近些年尽管略有恢复,但是达到当年的盛况是不可能的了。这个超级工程没有完成,但是地图却以这样的方式“记住”了它。欢迎关注,后续内容更加精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