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为了迅速扭转国家落后的面貌,服务经济建设,国家在教育层面下了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目的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一本精致的地理教学图册的背后,是无数地理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满腔热情的真实写照。
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这份珍贵的1963年的外国地理图册,这份图册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的价值,同时某些元素也是空前绝后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欣赏这份艺术精品的同时,也穿越回那个年代,寻找时代的脉络。
封面及其目录页
这份精装图册,装帧精美,而且很结实,经过了60多年依旧没有开胶老旧的痕迹。
从目录展示的篇幅来看,中国东亚邻国占据幅面比较多,其余地方是区域划分。欧洲把早期东欧国家介绍比较详细,其他地方分区域介绍。南斯拉夫则单列。而非洲,拉丁美洲则整体一笔带过。幅面最多的三个国家是日本,美国,苏联三个国家。选取这三个国家可能是基于当时在世界的重要性衡量的。
图例和符号注记基本上沿用苏联风格,代表性城市的选择,柏林,哈瓦那,卡拉奇等也很有时代特色。
注意当时人口的单位是千人。当时世界只有4个国家人口过亿。中国当时6.57亿人世界第一,印度4.42亿人排名第二,苏联2.21亿人排名第三,美国1.81亿排名第四。如果算上东欧卫星国,苏联在当时控制的人口数量还是相当庞大的,这也是苏联冷战时候的底气之一。
国家和区域地图赏析~
这幅图地形风格依旧沿用苏联风格,等高线分层设色的色谱,还有洋流等符号,都沿用苏联图式。
这个洋流符号和今天有所不同,当时用箭头表示不同海域洋流流向和流量,而今天洋流更多喜欢用彼此相连的线段表示一圈又一圈的水流。过去的洋流符号更接近实际,但是从识记角度来看,今天的洋流符号更直观。
不过,这比建国初的苏联成分少一些,建国初的世界地图,还有俄语地名,汉语更像附注一样,似乎是直接在苏联老版上面加的汉语。
从政区看,1963年,亚洲许多国家已经独立,但是南也门还没有独立,孟加拉当时属于巴基斯坦。
朝鲜在国家介绍中排名第一位,说明朝鲜在当时的重要性。地图清晰反映了朝鲜的地形,即北部高亢的山地和高原,东部海岸山脉,西部丘陵平原和破碎海岸。从朝鲜经济看,北部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实际上是韩国,当时不承认)则是重要的农业区。
地图上,朝鲜的首都还是“汉城”。此后不久,地图上首都变成了“平壤”
越南排名第二,也属于当时“兄弟之国”。图中能看到北纬17°的临时军事分界线,此时越南正处于和美国交战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当时教科书中属于“东亚地区”,而不是东南亚。从历史来看,越南属于东亚(也就是泛华夏地区)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后期教科书将其更改。
蒙古国也是东亚国家,位于中国北部,原是中国的一部分,1946年正式独立。蒙古国也是苏联阵营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蒙古经济比较落后,工业主要在首都有分布,全境大部分是牧场,少数森林和种植区。
日本是幅面最多的国家,独享有两个幅面的国家,仅日本,苏联,美国三个。当时日本经济正在腾飞,工业非常发达,是当时举世瞩目的发展亮点。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和日本建交,而且还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日本的发展,或多或少让中国羡慕,毕竟,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区,日本有的,中国也能有。
从国界看,南千岛群岛(俄称)在当时地图上划给苏联的。后来的地图,划给日本但是标注了苏占。
通过这张东南亚图,特别是经济那一张,能够看出当时东南亚范围不包括越南。1963年,西伊里安脱离荷兰,地图上已经体现。马来西亚和今天不同,当时是马来亚,和英属的沙捞越,北婆罗洲。东南亚在60年代时候,整体还比较薄弱,除了爪哇岛有一定的工业以外,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农林为主。
当时南亚范围和今天相同,包括南亚次大陆诸国,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锡兰。锡金在1975年被印度占领,并在2004年消失在中文地图中,锡兰后来叫斯里兰卡,而孟加拉国也在70年代独立。
西亚则叫西南亚。从方位角度看,今天这些区域划分可能更多参考了政治因素。当时南也门没有独立,称英属亚丁。
西南亚资源以石油为主,从经济图看,土耳其是区域内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地图上看,当时波斯湾的石油工业已经兴起。
这系列地图没有展示洲界,可能还没有统一意见。当时不同的资料,亚欧界限差异比较大。欧洲地形图描绘了黑海,地中海的洋流,非常精细。
当时,中国和苏联已经交恶,不过苏联在地图上还处于欧洲最前面的位置,可能是因为图版还是用的旧版,没来得及更改,后期的图,苏联就被放在后面的位置。
从地形看,苏联地形包括欧洲境内的平原和低矮丘陵,黑海沿岸低地,亚洲境内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亚平原和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远东山地等。当时地图对苏联的描绘比较准确的,后来的地图,绘制了“东西伯利亚山地”。但是小编查阅了各个年代的苏联以及俄罗斯地图和地理书,均没有东西伯利亚山地这个说法,所以这个说法,有可能是中国教师自己发明的。
从苏联的经济和交通来看,莫斯科的中心性质非常明显,铁路,运河,航空线交汇在莫斯科,国家工农业也是典型的统制集约经济体制。
苏联地图西部扩展图幅将领土以外的伊斯坦布尔画入图幅,按说这里离苏联并不近,而且也没什么关系,地图上完全没必要这么费劲得画进去。这么处理,说明苏联对于东正教曾经圣地还是念念不忘。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共享两个幅面。这两个国家都是一战之后新生国家,从列强中独立出来,但是由于本身位置重要,独立之前就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区,所以这些国家有比较强的工业基础。
匈牙利,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位于靠南一些的区域,这些国家在一战和二战之间,领土经过多次调整,当时属于苏联阵营。这个图幅实际上是可以囊括南斯拉夫的,但是南斯拉夫当时被苏联踢出去了,中国也继承了这种画法,所以图幅显得比较奇怪。
德国在当时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这幅图也比较独特,之前的地图上不承认联邦德国,只画民主德国。之后的地图,不再把两德放在一个幅面,要么把两德和中欧诸国捆绑,要么把民主德国和波兰放在一起。西柏林在50年代的地图曾经绘制出来,但是后来的地图不予表示。
英国是老牌的西方国家,地图上介绍完苏联阵营国家,第一个介绍英国,这里也说明了当时英国地位。
西欧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位于英国之后。这些西欧国家降水丰沛,河流纵横,而且河水丰富并且水流平缓,不易大起大落,具有优越的航运条件,工业革命以来开凿了大量运河,成为当时世界发展中心。
阿尔卑斯国家,包括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梵蒂冈等袖珍国家,并未列出。可能是地图上太小了。
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属于经典南欧国家。希腊在后期的地图,是放在巴尔干地区介绍的,而将希腊和西班牙,葡萄牙放在一起介绍,有一定的人文,政治考量。
1963年,北欧诸国的定义和今天是一样的,再早一些丹麦定义为西欧国家。北欧国家也比较发达,工业密集。由于暖流作用,虽然地处高纬度,但并不太寒冷。
南斯拉夫在欧洲幅面中垫底,这里同样是受苏联影响。南斯拉夫和其他苏联阵营的国家有所不同,二战后期,南斯拉夫抗击侵略者时是具有一定自主性的,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组装打败了纳粹侵略者,而其他苏联阵营国家,基本上是依靠苏联军队解放的,所以战后不可避免陷入苏联的控制。一定程度来讲,苏联阵营一些国家,属于“有限主权”国家,而南斯拉夫并不是(当然南斯拉夫战后也被苏联“开除”了)。从实力看,南斯拉夫和苏联显然不能分庭抗礼,但是南斯拉夫也不愿意被控制,所以两国战后不久,关系恶化。
在1960年,有大量非洲国家独立。不过从政治和经济角度,非洲的影响力都相当薄弱。苏联在当时非洲独立时候,发挥了一定影响力。
非洲全境只有一个幅面,但是非洲东北部额外展示。这和第二次中东战争等局势有关。当时的埃及属于阿联,阿联是埃及和叙利亚组建而成,后来叙利亚退出,但是当时埃及仍用阿联这个名称。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国土广大的发达国家,加拿大工业主要分布在较为温暖的南部。美国在二战后实力大增,成为西方国家的领头羊。当时美国工农业产值和科技实力在世界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五大湖地区,各类原料源源不断输入,国内各类资源储量也很丰富,自然条件和地缘位置得天独厚。
拉丁美洲也是当时的叫法,后期虽然保留了拉丁美洲的说法,但是在洲际分幅中,不再采用。委内瑞拉石油地质储量高达480亿吨,是世界第一大储油国,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成为拉美当时最抢眼的地方,除此之外,巴西沿海,阿根廷东北部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为了解决城市化弊病,巴西刚刚将首都搬迁到内陆,图中的巴西利亚,是当时巴西的新首都。
澳洲就是今天的大洋洲,因为大洋洲大陆是澳大利亚独有的,所以当时更多称呼“澳洲”。澳大利亚工业发达,东部和南部沿海已经形成了大片工业区。
北极地方,南极洲,地球两极地区,战略位置重要。
北极地区图绘制了苏联在北极的领土主张,可以看到苏联将国界画到了北极点,也描绘了苏联探险家航行路线。
南极洲的图,仔细描绘了苏联,英国,挪威探险家探险路线,并着重记录了苏联在南极洲的科考站。虽然远在祖国最南端,但是这里苏联的存在感一点也不少。
在早些时候地图,南极洲展示了沿岸各国的的领土主张,包括智利,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国。这些国家以南极点为原点,将南极大陆进行扇形瓜分,南极点,也曾经是世界上所属国家最多的点。不过二战后,在美苏主导之下,各国签署协定,南极洲全部领土主张清零。
❖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交流,群号929221572,群内不定期分享各类精品地图。有关地理地图交流,欢迎后台加小编好友联系。
其他精彩内容:
全国舆图系列回顾:
舆图纪实——从光绪时代的中国地图看今昔变迁
舆图鉴赏:1974年中国城市地图(南方篇)
谁是中国最完整的省,排名第一竟是……
速看~1917年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54年的新华本国地图
舆图纪实——1953年的中国地理地图
舆图纪实:1946年战后的中国城市图
舆图纪实——1962年的中国分省地图
地图欣赏-1957年新中国第一版综合图集
地图欣赏——1966一版一印中国地图册
舆图纪实:1941年中国城市图(北方篇)
舆图纪实:1941年中国城市图(南方篇)
分省及城市舆图系列:
舆图纪实——1962年的浙江省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系列:陕西省最美的地图集
最美等高线2:山西省地图集1973
中秋地图专题:那片新月沃土——内蒙古地图集1973
地图欣赏:最美等高线(四川地图集1981)
舆图纪实——1967和1969年北京地图
地图,我们去哪里呀~中国名山地图欣赏
舆图纪实——1970年的河南省地图(上)
舆图纪实——1984年的辽宁
地理教学科普系列:
舆(鱼)图探秘~2023年浙江卷究竟是什么鱼?
植物地理:那些常见的行道树植物最远可以分布在哪里?
地理视野——湖泊变迁(中国篇一)
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地图篇(二)
2023高考地理真题解析与独家地图素材展示(全国乙篇)
经典地貌的地形图(构造地貌篇)
地理奇葩说——选项对错全靠嘴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喀斯特地貌
黄河从哪里来?一分钟读懂黄河前世今生
鄱阳湖地图与枯水干涸原因
史上最全洞庭湖变迁地图,洞察洞庭的前世今生
舆图鉴赏——什么是海河?
经典等高线地形图,彻底弄懂黄土地貌
独家精美地图,纵览中国的三角洲
舆图鉴赏——什么是汉江
一分钟看懂淮河干支流水系,精美地图赏析
精美淮河流域地图,读懂淮河前世今生
一图看懂黄河全部黄河干支流,独家精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