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问
@毕老师
毕老师好,我最近心里特别不平静,有一件事想请教一下您。
我是东北普通211的一名研三学生,即将去老家(某新一线城市)的一所区重点中学任教,可是一直很抵触,因为高中班主任以前总说干什么都别当中学老师,要尽力去一线城市,去二线城市工作丢人。
虽然我们老家现在发展得不错,可我也不想将来遇到以前的老师,怕尴尬。
我去年10月就在老家签了工作了,可还是想去北京,因为参加过几场北京的招聘,觉得相对公平,今年也去考了北京天津的教师招聘,但是没考上。
看了北京朝阳区的教师岗位表后,我又想读博了,因为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岗位只有博士才能报名。
当然,我之前也有读博的打算,只是担心女博士找不到对象,所以就想着先解决个人问题,毕竟现在拖家带口读博的也不少。
目前我读博的想法很强烈,因为内容我都熟悉,资料也容易获取,导师也给了一定帮助。
学校也基本定好了,读博是一定要读名校的,既可以接触学术前沿,也能给自己争取留京的指标,这样的出路不会太差。
我之前读硕时,没参加什么组织,也没有奖学金什么的,感觉很挫败,所以现在考虑入党,给自己多留几条路。
毕老师,我感觉自己现在走进了瓶颈,转不过弯来,应该怎么办呢?期待您的指正。
答
@匿名粉丝
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毕老师的支持与信任。
看完了你的留言,毕老师能感受到你的纠结与犹豫。
要不要回老家,要不要当老师,要不要读博,要不要去北京工作……想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你。
之所以内心不平静,是因为你还没有定好接下来要走的路。
说句直白的话,对于未来的发展,你似乎还没想好该怎么走:
因为以前老师的说法,而不想当老师;
因为博士学历的就业机会大,所以想读博;
因为读博的年龄问题,就担心以后的出路;
……
类似的问题总会有的,绝不会因为你读了博,留了京,就没了后顾之忧。
目前最该做的,就是尽快做好人生规划。
了解自己比听信他人更重要
有人向往公务员的“铁饭碗”,却在工作之后觉得单调乏味,贸然转行。
有人听说大城市赚得多,只身去闯荡,结果成了漂泊一族,居无定所。
如果因为别人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未免对自己太不负责任。
如果你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清楚,不管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会摔很多跤,吃很多亏。
就拿做老师来说吧,有人天生就适合当老师,有人却无法适应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或者拿读博这件事来说吧,有人对学术有追求,所以愿意一直钻研,有人只为了谋求更好的出路,结果却承受不住读博的压力。
毕老师只想说清楚一个道理:
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比听信他人的话而轻易决定,重要得多。
每个人的性格与气质不同,每一个机会的特点也不同。
别人读博能读出个名堂,你却未必;
别人当不好一个老师,你也未必。
首先,请好好了解自己,先做一份详细的个人分析。
了解性格特点,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
分析知识储备,可以出去工作了,还是要继续深造。
做好个人定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明确个人需求,是要追求事业,还是一心求学。
其实我们都很清醒,只是面对风险时,承受能力各有不同。
一个人陷入迷茫后,如果还拥有拨云见日的能力,那就不用替他担心,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清醒的。
希望你能成为始终清醒的人,而不是轻易被他人影响的“墙头草”。
做规划比空想更重要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了深造的人,可能就错过很多好的职业机会;
选择了工作的人,可能没办法在学术上深造。
无论选A还是选B,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关键在于做出选择之后,你要怎么走。
一个大企业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布局了正确的战略,能够解决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问题。
眼高手低的人,战略上勤快,战术上懒惰,是空想主义者;
优秀无用的人,战术上勤快,战略上懒惰,是只做不想者。
这两种人,都因为没有做好规划,不能踏实行动,而无法获得成功。
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关键的一步是,问问自己。
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把关于未来的各种想法都一一写下来,再筛选出最想要的答案。
是追求“岁月静好”,只想要稳定的工作,安稳的人生。
还是追求“海阔天空”,希望不断开拓人生道路,创造更大的成就。
提前做好人生规划,比东想西想,犹豫不决,重要得多。
确定好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在哪个方向,自己该走哪一条路;
先做好眼下的事情,因为当下的事情正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学会给自己制造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能不断进步;
努力地学习,不管是工作还是深造,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和性格缺陷,完善自我,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李开复说过: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战略能力。
我们也要给自己的人生定好战略,才能解决最基本的方向问题。
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小时候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可等我们长大后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你可能业绩排名第一,但因为性格问题而被同事排斥,无法在公司立足。
你可能学业成绩特别优秀,但因为过于浮躁而无法适应学术研究,导致学业不了了之。
不管在什么领域,合适的人往往比优秀的人混得更好。
全球知名企业雅芳在聘用人才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为每个职位找合适的人”。
全球有名的物流企业DHL,为了选拔优秀且适合公司文化背景的人才,往往经过层层选拔。
选择最合适的,于你,于另一方而言,都大有裨益。
从前有一只母鸡,羡慕老鹰能在天空飞翔,于是它每天都在练习飞翔。
一个月后,它以为自己学会了,兴冲冲跑到山坡上准备飞翔。
没想到刚刚起飞,这只母鸡就垂直地掉下了山坡。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只有选择了适合的,并且不断练习,才能成功。
就像买衣服,我们会买合身的,穿鞋子,我们会穿合脚的。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我们才能把路走得越来越顺,势如破竹。
就目前情况而言,对于就业还是深造,其实你已经有了明确的选择。
既然你已经详细分析了各个院校的情况,收集了各种资料,做好了相关准备,那就不要半途而废,继续用心地研究这件事情吧。
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坚信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他人的评价,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每个人最该做的不是多留退路,而是拓宽现有的路,多创造人生的可能性。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