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同事“边缘化”,怎么办?



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毕老师
小毕老师,您好。
我在这个公司工作两年多了,但我的性格有点内向,我和我们公司的同事并不太熟(有点小透明)。
因为工作是各司其职的比较多,我的岗位是辅助类,平时只需要对接我们组的一个同事,但我们也是基本的交涉。
很尴尬的是,我工作这么久了,偶尔领导喊我,还喊不出我名字(平时交涉的也少)。
今年隔壁部门来了个新同事,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我们组的人基本都和她相处得挺好的,连领导都记住她的名字了。
这对我打击蛮大的,我感觉不能再这样做个小透明了,您说我现在该怎么做呀?


@匿名粉丝
感谢你对小毕老师的信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性格善良安静,是你的性格本身,想被记住并非要改变性格、抛头换面,否则会适得其反,让自己更痛苦。
我们这个年代,常有年轻人谈社恐,这恰是步入社会的缺陷,人始终都是要走出去的,要保有基本的社交技能。这就可分析,你为什么会被边缘化了。
被边缘化的人,大都有这些特性:性格内向,发言少,存在感低,没有话语权,能力不突出。
对照自己,你是否有这些特征?
我们每天都在刷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印象。
如果性格内向,不愿和他人主动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就会在同事心里慢慢被淡忘。
再者,你本是基础岗位,平时需要交涉的人不多,若更不主动和同事沟通交往,成为透明人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平日里,如若是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你是否有参与?积极提建议、参与群体讨论,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也会在大家心中留下印象,也能刷新在领导心里的印象。
领导平日本就繁忙,若你都没有展示自己,那不被记得,也能预料到。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去做出改变,小毕老师有以下建议:

改变心态,以我为主
被边缘化的人,最怕的是自我边缘化,心态很重要。
改变自己的心态,更多以“我”为中心。
不是让你过于自我,而是不要过于在乎“别人会怎么想”,把关注点移到“我该做什么说什么”。
在团队里,要比之前更积极主动,需要发言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建议,更不要觉得自己的发言没有可用性。
发言不一定非要有价值,但一定要敢于去说。只要你做了,对自己是一种锻炼,其他同事也会对你刮目相看。
如果能和其他同事探讨,更是一种提升。
平时和同事间有交接的话,交接后可以偶尔寒暄,聊几句八卦,或是发一些表情包调节一下工作的压力,让人觉得你不会太难靠近。
当然,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过于贸然反而会引起同事的疑惑。

以礼待人,刷新印象
不管其他同事怎么对你,你要保持自己的礼貌。
遇到同事领导,不要等别人先打招呼,要自己主动打招呼,可以寒暄几句。
打招呼、回应他人时,要自信点,正视对方,且不要轻声细语,避免因为对方听不到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这样做,一来会让同事认为你并非那么难相处,二来有礼貌的人会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

提升自己,争被看见
做出改变最重要的,是自我能力的提升。
能力强的人,往往更有话语权。
虽然你是基础岗位,但也不要看轻自己。
平日工作要认真外,更要多更新优化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多提有用的建议。
其他岗位上的内容,偶尔可以看看学学,以备不时之需。
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能力上去了,自然会被看见。
职场里,有能力的人,往往会自带光芒。
即使不言不语,性格安静,也能深入人心,无需找存在感。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在职场中发光发亮。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戳这里~帮助你解决更多的心里困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