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8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问
@毕老师
毕老师你好。
我在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创业公司工作。
刚进公司,在老板的雄图壮志下,我感觉未来可期,很有斗志,每天都沉浸在工作中,不可自拔。
时间久了,我好像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开始厌倦工作,感觉工作很累,也没什么成果,上班很忙,但是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就是机械的工作,工作。
每天下班都感觉身体被掏空,精疲力尽,回到家就像一滩烂泥一样躺在床上,要好一会儿才能缓过劲来。
我知道我现在的工作不错,我也不想辞职,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我会垮的,我该怎么办?
答
@匿名粉丝
你好,其实像你这样的感觉,很大一部分职场人士都有,或者都有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怎么应对呢?
职业倦怠期
正如你所说,你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职业倦怠期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职业倦怠期对职场人士来说是一个节点,度过去了,事业就会上升一个台阶,度不过去,可能不进则退。
倦怠期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个人颓废,无力从事任何事情;
倦怠期时间短有利于调整心态,放松压力,充满活力的进入下一个奋斗阶段。
每个人都会有职业倦怠期,在这个时间段,一定不要放任自己颓废下去,先让自己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你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心情。
多运动,运动可以派遣消极的情绪,每周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什么都抛开,完全忘记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重新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职业倦怠期正是好好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的时候,找准方向,有了没目标,自然就有了斗志。
情绪劳动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表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这就是情绪劳动。
最初,它只是指那些对员工的面部表情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到后来,又扩大了它的定义,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创意人员面对“不懂装懂、不尊重专业”的客户,要付出“诲人不倦的情绪劳动”;
下属面对“因为心情不好而粗暴无礼”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绪劳动”;
甚至面对“拿腔拿调、不愿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虚与委蛇的情绪劳动”;
在职场上,我们总是要时时刻刻控制我们的情绪。
唯有在厕所的那个小隔间里,我们才能放松一下情绪管理,短时间内无声的发泄一下,然后再带上无懈可击的面具,做一个不动声色的职场人。
“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的差别越大,你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
控制不住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居然每天都在控制情绪,“情绪劳动”的工作量越大,你的精神就会崩的越紧,总会有失控的那一天。
所以,你要学会解放你的“情绪劳动”,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来发泄你的情绪。
例如和朋友聊聊天,吐槽吐槽一些糟心事,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发泄,例如拳击。
你不是累,是没有成就感
你自己也说了,感觉工作没成果,每天都是机械的忙碌,看不到方向。
所以,你的精疲力尽是因为你的工作目前没有给你带来成果,你感觉你的工作是无意义的。
送给你一句话:不要因为你走得太远,而忘记你出发的理由。
我们总说不忘初心,可是当走得远了,初心往往就被我们遗忘在路途中。
当我们的工作遇到瓶颈,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出口时,一般离职、跳槽是我们最先想到的念头。
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跳槽只是从一个不舒服的地方跳到了另一个不舒服的地方,而且你很明白这份工作对你的意义,并不想离职。
那么,你需要调整的就是你自己。
在取得成功前,我们总会有一些准备工作,你可能只是准备的时间长了点,但是不要紧,你可以从别的地方取得成就感,例如学一点新东西,可以使工作相关的,也可以是无关的。
总之,可以让自己放松,但是不能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颓废的情绪里,泥潭里待久了,只会越陷越深。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