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一事无成,未来还有希望吗?



有困惑?有烦恼?想倾诉?找毕老师!毕老师说【答疑栏目】开设了4年,倾听了1700多位粉丝的心声。人生路上不孤单,毕老师陪伴你,我等你留言~


@ 毕老师
毕老师您好,半夜写了删删了写,想和您讲讲最近的心事。
回忆2022年。
我从头看到尾,有深造考证的,有跳槽升职的,有组建家庭的,有旅游感悟的......
原本我也想发个图文并茂的总结,可看完、对比完,我发现自己在过去一年啥也没做成:
继续待在不大不小的公司,继续做着最基层的工作,继续过着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仍是一个单身狗。
看到大家的精彩人生、无量前途,我羡慕得眼红,甚至幻想有一天被好运砸中,把这些人碾压成碎渣。
之前我有过犹豫,要不放下工作去考研考公吧?可脱产带来的经济压力、大四时失败的经历劝退了我。
我才23岁,已经深深感受到社会的残酷,一事无成却想得很美,想要变好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毕老师你说,我的人生已经触顶了吗?我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 匿名读者
感谢你对毕老师的信任和支持,在这里,先祝你新年快乐,安康快乐!
从来信中,我读出了你的茫然,也读出你不甘于现状、想要做出改变的强烈愿望。
如果被毕老师说中了,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改变,就要趁现在!
前不久,北京对新冠确诊者展开流调,一位34岁男子的行动轨迹引发热议:
该男子家住顺义区,每天地铁往返50公里到海淀区上班。
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70平米左右的房子,下班后,男子不是送娃上补习班就是到超市采购,生活规律,没有娱乐活动。
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感慨“生活不易”“身有千斤担”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该男子报考了2020年清华的研究生,每晚还要复习备考到深夜。
相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34岁,你现在才23岁,正是一人吃饭全家饱、身上胆子不算重的年纪。
既然处于潜力无限的当打之年,你不能只想着走轻松的路,不要总念叨“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来折磨自己。
没有目标,那就设个目标;
有了目标,那就制定计划;
做好计划,那就付诸行动;
行动途中,多总结多完善。
别把“改变”想得太宏伟,也别把“改变”看得太有仪式感(例如,必须1月1号开始,否则就等到下一个1号;或是必须9点开始,过了一分钟那就等到10点再开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改变,就要趁现在!

未来如何,全看现在!
你说,脱产备考有不小的经济压力,毕老师能理解。
但要我说,力求改变的途径有很多,与其纠结在这个不太现实的选项中,不如另辟一条路。
不论是想在原单位获得跃升,还是想要跳槽到更好的公司,你都要重视这*个能力的提升:
◆ 专业能力
360行行行出状元,要想成为佼佼者,专业能力是关键。
业余爱好差不多就行,你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精进工作技术、拓宽专业眼界上。
◆ 思考能力
身为基层员工,我们鲜少参与决策,但不代表我们就不用思考。
实操的时候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有思路,你才能有出路。
◆ 应变能力
越往高处走,你就越会发现:工作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你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在逆境中成长。
◆ 沟通能力
不管你的岗位性质是对内还是对外,工作中总少不了与人交谈。
要想混得好,你要做到表述得当,更要注意高效沟通,做到准确而精炼。
未来有没有希望,取决于你有没有行动,而不是看现状是好是差。
人生刚刚开始,千万不要给懒惰找借口,千万不要任由自己得过且过!
希望毕老师的这一番话,能带给你启发和新想法,期待你的好消息哦!
用心倾听,用爱回答,这里是毕老师答疑专栏,我是毕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经「毕老师说」(ID: BiLaoShiShuo)授权转载。这里是新一代有态度的年轻人聚集地。探讨热点时事、分享实用技能、帮你答疑解惑,助你成长!趁年轻,看更大的世界,做更好的人。
-毕老师不想跟你走散-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又又又改版了
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
无法收到最新的消息
想要不错过精彩好文
小伙伴们可以
将『毕老师说』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快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戳这里~帮助你解决更多的心里困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