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就有钢琴,唐朝就有现代流行音乐乐谱 四



壬寅年 庚戌月 丁巳日
目录
一 古代乐谱,使用南方方言念唱
二 秦始皇的颛顼历
三 秦朝的钢琴制作原理

我们先讲四正音,商角徵羽,是怎么产生的
回顾前面讲洪武正韵内容,乐理是这样的
天地四时,产生人声四正音
1 商 -> 牙音 -> 乐谱简记,四
2 角 -> 舌音 -> 乐谱简记,乙
3 徵 -> 唇音 -> 乐谱简记,上
4 羽 -> 齿音 -> 乐谱简记,尺
这里的关键,我们要根据颛顼正韵读
就是说,商角徵羽数字化,再按照现在南方方言读,一二三四
数字再翻译回中文,就是,四乙上尺
方言可以参考广西广东话


古人认为的正音,就是四正,牙舌唇齿
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并不是专职,而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兼职,所以音韵部首,尽量简洁,不能多杂
君子不器,意思也是身体器官,不能乱用
然后有其他声音的需求,古人就制造器物,品物,将人声工作分工,外包,器物音响,不能违背人声的发音规律,这个叫合音,合适


甲骨文的合,上部为天,下部为地,表示阴阳,天地合和,合适
合 -> 秦古音,ho

那么,根据五行,金木水火之后,就是中央黄土,简称黄中,于是古人以青铜方鼎为参考,设计了黄锺
就这样,黄锺作为人声四音补充的第一位,就是以黄锺为本位立宫,称为立本,宫本
所以,宫就是合,于是,我们就有了五个乐谱简记符号
四音转五声
1 商 -> 牙音 -> 乐谱简记,四
2 角 -> 舌音 -> 乐谱简记,乙
3 徵 -> 唇音 -> 乐谱简记,上
4 羽 -> 齿音 -> 乐谱简记,尺
5 宫 -> 合音 -> 乐谱简记,合

那么,这个宫音,前后都要放置,低中高音,都要建立本位,进行低音部,中音部,高音部的衔接
四正音之后,需要增加声音的话,一般是对四音进行二等分或三等分,按照古代数学
半 -> 秦古音,凡
半 -> 二分之一
少半 -> 三分之一
太半 -> 三分之二
小分 -> 几等分之一,比如,1/5, 1/6
黄锺有五种度量,分别为





加减计算,要看哪种度量单位,分度还是尺度,简称一度二度三度,等等
半徵,半宫,是经过二等分的,再继续二等分或三等分计算,就是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宫 -> 乐谱简记符号,工
对工继续简记,丿表示等分

再用工表示节拍,加点和不加点,分别表示二分拍,三分拍,四分拍

于是,四正音之外,增加了以下四个响声
半徵,二律减为一律
半宫,二律减为一律
少宫,六等分计算,乐谱简记为,六
少商,五等分计算,乐谱简记为,五
古代音乐的计算,是从节气的日影,月相,日食,月食计算伴生的
到唐朝将周髀算经列为国子监明算科,以及明朝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计算,声音就变得越来越精确,完美
四时八节,八风长度
1 六 540
2 凡 576
3 工 645.3
4 尺 720
5 上 810
6 乙 864
7 四 963.99 
8 合 1080
不过,具体到各个朝代,选择音的标准不一样
历史上,只有秦,唐,明,开展过正音运动







朱元璋以洪武正韵为契机,展开了消除胡音胡乐运动
所以,明朝正统音乐,正音只有四声七音,删除了半音等不全的音


匈奴,元清时代,就不一样了,由于胡言的发音问题,必然要求多音,然后十二拍到十八拍


所以,音乐真的是有族界的,一个民族适合的音乐,另一个民族,可能听起来就不舒服
好,有了以上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学习祖先如何唱歌
首先记住,字按照秦古音念,会方言的,用方言唱即可
八节,八风,九歌
合 -> ho
四 -> ya, ye, je
乙 -> yi, i
上 -> san, sam, so, そう
尺 -> si, xi 
工 -> gong, go, o, m
凡 -> fan, wan
六 -> lo, la
五 -> wu, u, mu, wo, o







从上往下唱,字右边一点表示一拍,空格表示休止符,或者节拍结束
这首歌是从秦风改编的,唐玄宗时代,太常寺曲目采风时,重新编曲


对应的简谱如图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英语数字的读法来源
凡 -> fan, wan -> 英语 one
尺 -> si -> 英语 six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大秦一统历法,叫颛顼历
颛顼历的基本特点,以每天日影,月相的实测数据为准,年月日都是以六十为整数,在人类生活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方便
颛顼为高阳氏,夏朝历法制定者,为甲子历
因此,甲,家,夏,是同一个意思
其中,岁首设在冬至日,初一,一首时间为 4560 年,构成大秦的历史周期
具体参数如下
1 甲 = 10 日,六甲一个周期,为 60 日
1 岁 = 360 日,19 岁为一章
约法四章,组成一部,为 76 岁
每 76 年甲子周期开始,叫部首
1 遂 = 20 部,为 76 × 20 = 1520 岁
1 首 = 3 遂,为 1520 × 3 = 4560 岁
1 首 = 60 部 × 76 年 = 4560  岁
1 极 = 7 首,为 3,1920 岁

五德运行,日月开辟
五行五德
木德,春生
金德,秋成
火德,夏长
水德,冬藏
四正方位:子,午,卯,酉
四朝时间:春,夏,秋,冬
每德为四部,76 岁 × 4 部 = 304 岁
304 岁 × 5 德 = 1520 岁
每 1520 岁,表示岁纪终结,所以叫遂
春夏秋冬,是指四方诸侯朝见天子的时节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隐约知道,华夏音乐的填词,作曲,基本术语是怎么产生的

因为秦国十万大军修灵渠,以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为中心,辐射南方海荒,叫做百粤,要按照山海经地理理解

赵佗五十万大军建城,古人建城讲堪舆,山南水北,无疑只能以灵渠为中心

那么,到了汉朝,百粤变成了一粤,只剩灵渠了,后来才分成粤西,粤东
就是说,以秦古音来说,广西话更标准一点
前面讲了黄锺,这里补充一下
按照秦国山海经的布局,从泰山出发,到太平洋,阿拉斯加,巴西,为东海方向海荒,从东夷到美洲,命名扶桑,析木崖
扶桑指东海早晨第一缕阳光,秦始皇命徐福在太平洋岛屿立黄锺本位,叫做日本


古代乐谱,简记符号,有
1 古音发音简记法
2 文字简写法
古音简记,被大家忽略了
从子午卯酉,四正出发,每正可以二等分或三等分,二等分八节,三等分十二节
按照秦国历法,从四时,四正,产生了八节,每节三气,为二十四气
所以,朝代历法不同,相应的知识体系,就有差异,以节气来说,秦八节二十四气,汉十二节十二气
把历法应用在音乐上,叫做律令,历法不同,律令就有别
那秦国就是四时四正,产生四音
八节二十四气,日影长度
冬至 = 13.5 尺
小寒 = 12.583 尺
大寒 = 11.517 尺
立春 = 10.525 尺
雨水 = 9.533 尺
启蛰 = 8.542 尺
春分 = 7.55 尺
清明 = 6.558 尺
谷雨 = 5.567 尺
立夏 = 4.575 尺
小满 = 3.583 尺
芒种 = 2.592 尺
夏至 = 1.6 尺
小暑 = 2.592 尺
大暑 = 3.583 尺
立秋 = 4.575 尺
处暑 = 5.567 尺
白露 = 6.558 尺
秋分 = 7.55 尺
寒露 = 8.542 尺
霜降 = 9.533 尺
立冬 = 10.525 尺
小雪 = 11.517 尺
大雪 = 12.583 尺

十二节日影测量,转十二律
黄锺,上 = 4.3853 尺
應锺 = 4.66 尺
无射 = 4.8848 尺
南呂 = 5.3 尺
夷则 = 5.551 尺
林锺 = 6 尺
蕤宾 = 6.28 尺
仲呂 = 6.5824 尺
姑洗 = 7.1 尺
夹锺 = 7.4373 尺
太簇 = 8 尺
大呂 = 8.376 尺
黄锺,本 = 9 尺
十二律简记符号
黄锺上位 = C
應锺 = B
无射 = B 
南呂 = A
夷则 = A b
林锺 = G
蕤宾 = G b
仲呂 = F
姑洗 = E
夹锺 = E 
太簇 = D
大呂 = D b
黄锺本位 = C

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
黄锺,大呂,太簇,夹锺,姑洗,仲呂,蕤賓
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
林锺,夷则,南呂,无射,應锺
经过唐宋时期的调整,秦朝钢琴制作原理如下


南京条约后,上述钢琴术语,英国人的翻译是
本位 -> natural
上生 丄 -> sharp
下生 丅 -> flat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