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一下,上贴的内容
在明朝之前,西方没有文字,是中国人教会了他们文字,中国人在明末,设计了汉语拼音,设计了拉丁文,在清末设计了英文,欧洲人才走进文明
明朝灭亡后,玄烨前后招聘了数百名耶稣会教徒,来到中国,其中负责语言学习和翻译的,是白晋,傅圣泽
傅圣泽 |
让-弗朗索瓦-富凯
Jean Francoise Foucquet
1665-1741
我们看当时他们的中文学习笔记,底稿,耶稣会教徒,是老老实实的标注了中文信息,然后加注了当时的汉语拼音,说明欧洲当时还没有文字
从这些耶稣会中文学习笔记,底稿,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拉丁语是如何从汉语拼音过渡,诞生的
举个栗子
要用古代咸阳话,或者现代的南方方言对照,不能用现在的普通话拼音
# | 中文和古代拼音 | 拉丁语 |
---|---|---|
1 | 龙 lum | draco |
2 | 星 sim | stella |
3 | 獐 cham | caprea |
4 | 氐 ti | 无 |
尤其要注意,拉丁语对应空白的地方,比如氐宿的氐,说明耶稣会徒,还不懂这个中文的意思,不知道怎么造拉丁字,要等到后来人明白了,再补齐
实锤了
那么,所谓的阿拉伯数字,希腊拉丁字母,本身就是中国人设计的,尤其是宋元明,为了朝贡贸易的需要
上贴说了,华夏教育讲师徒制,密不外传,使用口诀,手诀秘传,为了书写的方便,采用了草书体
其中阿拉伯数字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学习华夏几何,跟传统的七巧板配合
也就是说,拉丁语是耶稣会教徒,为了学习华夏天文,科技而特别设计的,所以拉丁语天生缺乏生活习语,用语
所以,拉丁语充满了大量的语法,字的构成,简单,明了,但缺乏规律
再举栗子,我们以人称为例
我,你,他,这个是清末仿照拉丁语,反过来创造的,是清朝新造的字,在古代使用我你他,一般都包含贬义,轻视,小人的意思
华夏人说话,其实是不讲人称的,互相之间称呼,主要是靠名分,辈分
比如古代战场说,来将报上名,速来送死,使用人称,名,都是侮辱性的
这个是千万年积累下来的,无法一夜造字建立
甲骨文的我,本意就是小我,是指天地人而言的,人在天地面前,当然渺小
你的本字,按照天网理论,转了好几层,由两,产生了爾,你,你们的概念
你 -> 尔 -> 爾 -> 两 -> 网
甲骨文的爾,包含了你,你们的概念,所以拉丁语字典,英语字典照抄,you 同时包含你,你们的意思
至于他,它,本意是用来表示万物,方物的
按照我们中文的思路,拉丁语人称,造字如下
中文本身是没有语法的,但是到了唐宋,因为科举考试,对语言设置了规则
诗词的平仄,其实是考核考生的官话是否说的标准,然后就是考察考生词汇量,对古典的理解
以小说,电视剧天道,其中的一首词为例
卜算子 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这首词,是一看就不合格的
填词,是禁止使用成语,俗语的,这是科举考试的规定,你写囊中羞涩,说明基础字的基本功不行
其实对于古文,古诗词书写,自己心里要有数,科举进士,是全国三年才出六十个的,相当于现在,奥赛全国一等奖
最好的作品,当然是苏轼,陆游了,我们来看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科举中,宋词考的是字,填现成的成语,俗语,立马不及格
词也要尽量避免专用词,疏桐,就不要写梧桐,乾坤,主要是科技术语的表达,也要避免,而多用天来表达
答施 - 宋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了拼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现代人填词,教员写的最好,因为没有留洋,古文最纯正
那些言必称希腊的教授,博士,写的都是不伦不类的,象什么吴宓,陈寅恪,汤用彤之流,因为语言已经西化,写的东西不伦不类的
那么,玄烨,弘历,招聘西方耶稣会教徒,可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也是要参加清朝的科举右榜考试的,尤其是翻译科必考
那耶稣会徒参加科举,第一个,当然是如何学习中文
学中文第一个门槛,就是四声八调,南腔北调
为了简化学习,清朝人设计了词汇的阴声,阳声,平声
这样,拉丁语的词汇,就有了阴性,阳性,中性,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这是用来发声,如何正确读出汉字发音的
在欧洲语言中,法语跟拉丁语最接近
这是因为,玄烨是跟法王路易十四结盟的,但是因为清朝容留耶稣会徒,大量信徒乐不思蜀,留学不归,双方决裂,导致法语从拉丁语独立出来
而英语的声调,最有规律,最简单,是因为英国在马礼逊 (1782-1834) 时代,才产生了第一本康熙字典的对照文本,英语才正式有了词汇
所以,牛顿的拉丁语作品,绝对是伪造的,因为当时英国人不出国,根本不可能学习到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