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你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最想说的话
看完这一篇,整个人都通透了。
现在和人聊天三句不离疫情。真的是......
自古开放的,又不止是今天的疫情。
1
家族群
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斗胆在家族群发这个消息。
不出所料,引发了亲人们的集体尴尬沉默......😅
上下滑动查看

过了两天妹夫分享了一些防止感染的小窍门(包括白酒漱口),大家的反响就热烈多了。
也能理解,奶奶毕竟这么大把年纪。
之前医生不推荐老人打疫苗,是害怕医患风波;现在晚辈不敢拉老人去打疫苗,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在信息不足够透明和充分的情况下,感觉这三针打下去~
网传副作用就成了“确定风险”。
不打反而有侥幸逃脱的几率。
至于这个几率是多少?
没人去深究。
那我就来深究一下~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在MedRxiv公布了一组数据(还未正式发表):
预测截止到2022年11月10日,约94%的美国人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在尚未被感染的人群中,有3.6%接种过疫苗。
仅有2.1%的人既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被感染过(金刚不坏之身)。

中文图片摘自《波士顿消费指南》
再把美国今年和2021年年底的情况做了个对比:
在普及疫苗之后,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率从22%上升到 63%,对奥密克戎导致重症的保护率从61%上升到 89%。
这成绩有点喜人。
但即便是mRNA疫苗,再次感染和随后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仍然存在。毕竟谁也不能保证病毒会不会继续变异,人类抵抗力也会不会持续减弱......
因为国内刚开放数据不全还不太好用,至少美国这个“大冤种”的数据告诉我们:
金刚不坏的侥幸概率,可能只有2.1%。
2
闺蜜群
我的高中闺蜜群里总共有四位美少女,分别身处瑞典、帝都、魔都,和海岛。
平常经常分享真题试卷、帮点抢券或抢迪士尼娃娃啥的。现在美少女们都散发着一股“你是你学习第一责任人”的通透。

我这人平常不太刷微博,新鲜爆笑热辣的段子也全靠她们给我扫盲!



以前过年抱怨春假短,今年我似乎看到了“三节连休”的可能。
圣诞节、元旦、春节“三节合一”,
想想都刺激。😅
3
开放式
 
你说“开放”这个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
写完这一篇,我整个人都通透了。
反正自古开放的,又不止是今天的疫情。
边境开放
半个世纪的欧洲一体化表明,团结就是力量。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经济、社会、技术、商业和政治“影响”比每个成员国各自的力量大得多(摘自《欧盟十二讲》)。
然而,欧盟真的像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的那样美好吗?
瑞典几乎每家大超市门口都会坐着伸手拿着个空碗,跟来往人群说“Hej hej”的人。
他们不用签证,走大路来到瑞典讨口饭吃,成了这个高福利高税收国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特别是加入了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也不是所有小弟都同大哥一样有“大口吃肉”的同等权力。
说到底大家都是因为各自利益走到一起,处处在经济上博弈。并不是像雨果说的“除了思想斗争,不会有其他任何战场。”
你说,开放是好事还是坏事?
经济开放
说到开放,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开放。记得上大学时政经课的期末考试,就是写一篇“分析中国加入WTO利弊”的论文。
20年光阴荏苒,中国因为开放,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已经变得如此重要!
2020年中国的进口总额已经占到了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1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摘自BBC《中国加入WTO 20年:“入世”如何改变中国与世界》)。
我们的工作机会多了,进出口贸易多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多了,身为代工厂时学到的本领也多了;老百姓可以买到的好东西多了,口袋里的钱也多了。
加入WTO之后的十几年,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摘自复旦大学《中国入世20周年 | “入世”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吗》)

然而,加入全球一体化的代价也是有的。
最突出的时2008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参与其中的中国也未能幸免,特别是沿海依靠出口的经济大省,在之后几年里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那,开放到底是好还是坏?
性开放
性开放这个词有歧义,应该说“性解放”更合适。但说到底都是:
放开
不放开,好吗?
我前几年去伊朗,被湖边出租游船的小弟莫名其妙搭讪:“Do you want to have sex with me?”,无耻带笑指了指旁边的公厕。
当时我身上还背着不到两岁的小7!

不开放就压抑,一压抑整个社会都不正常。
谁能想到都2022了,一个年轻的女孩会因为仅仅没戴头巾而丧生!

那性开放了,就好吗?
这个问题不用我回答,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开放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前不久还专门和姐妹们探讨了这个话题。

开放式自助餐
讲完“大开放”,再说说身边的“小开放”。
开放式自助餐我轻易不敢去吃,越豪华越不敢。为啥?
因为一开放,就得放开肚子。
血糖高的、有胃病的、尿酸高的、血脂高的、要减肥的......平常特别注意忌口的,一旦遇到开放式自助餐,统统丢脑后。

网图
但是开放式不好吗?
选择多样、营养丰富、众口可调、吃的开心,总比吃每天就那几个菜的大学食堂幸福多了!
谁来告诉我,开放好还是不好?
开放式教育
说到底我是搞育儿的,那最后再来聊一聊“开放式教育”,到底好不好?
开放式育儿鼓励把整个社会当成学校,把所有的经历都当成受教育的机会。
不过综合素质是提高了,但不一定考得出你想要的分数;
开放式沟通要求放下预设、陈见和身份,对某个问题进行坦诚客观包容的探讨。
不过信息交流是到位了,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果。
开放式玩具推崇低结构高自由度的“随意”,任由材料为自己的目的所用。
不过,想象力创造力是提高了,但不一定能达到你预设的目标。

那你告诉我,开放到底好还是不好?

看来只要一带“开放”两字,就意味着:
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大的收益。
但同时也意味着:
更复杂的信息、更直接的责任、和更未知的风险。
那在今天的疫情下,你说“开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我说~

彩虹前的风雨,
黎明前的黑暗吧!

稳住了❤️💪,
小7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