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的刘骏不知道是不是史料中唯一记录的“妈宝男”,甚至史料中语焉不详的认为母子同宿,至于兄妹乱伦则极为详实。
《宋书》的作者沈约的父亲是淮南太守沈璞,属于太子刘劭的旧党,被继位后的刘骏所杀,鉴于此《宋书》中对刘骏的记录方式是“前明后暗”。
刘骏是元嘉皇帝刘义隆不太待见的儿子,我们先看看其“前明”的内容。
(点击可听语音版)
出生于公元430年的刘骏9岁时被任命为征虏将军、湘州刺史;10岁为使持节、都督五州军事、南豫州刺史,负责建康石头城防务;14岁为秦州刺史,抚军将军;15岁为雍州刺史、宁蛮校尉、伐蛮总指挥,都督六郡军事,封武陵王;平定“五蛮”骚乱。如果将这些功业记录在刘骏身上,有点牵强,一个未成年孩子不可能有如此魄力。真相当然是配属的几员南朝宋的名将沈庆之、柳元景等人起了决定作用。刘骏不过是皇权在军中的代表。这种宗室出镇的模式,“功属皇权,过归下属”。
刘骏18岁那年,又成为安北将军、徐州、兖州两地刺史,镇守彭城。这一年北魏南犯,刘骏率军战败,被降职为镇军将军。随后,南朝北伐时,刘骏正值血性的年龄且固守彭城,此役南朝宋军大败,北魏饮马长江之后北返。而彭城驻军未及时拦截错失良机,造成北魏军队屠杀俘获的广陵数万百姓,刘骏又被降为北中郎将。
太子刘劭叛乱,弑杀宋文帝刘义隆时,时年23岁的刘骏统军巴口征讨叛蛮。称帝的刘劭写密信命令刘骏手下的将领沈庆之杀了刘骏。当沈庆之将此信给刘骏过目时,刘骏吓得哭了,请求让他与母亲辞别。
沈庆之看着自己一直辅佐长大的皇子如此懦弱,不免失望。于是说:下官承蒙先帝厚恩,不知如何报答,当然不会加害殿下,当下,我们拥有重兵,何不起兵讨逆。感动涕零的刘骏当即表示:家国的安危,就依仗将军了。这足以说明,在刘骏之前的功业中,也是仰仗寒门出身的沈庆之等人的辅佐。
此后,刘骏的讨逆军迎得各方军镇的支持,攻入建康城,杀太子刘劭及其党羽。成为刘宋王朝第三代第五任皇帝。即位之初,当即采取了一系列稳固局势的措施,加强地方军政的控制。之后的削藩,至使刘氏皇族不断有人起兵,掌握兵权的皇族中叔辈、兄弟辈的一方大员先后被诛杀。
刘骏的残忍从平定竟陵王刘诞起兵便可见一斑。当时,竟陵王刘诞曾是刘骏最有力的支持者,为防北魏入侵修整城池,屯积粮草,被人告发有谋反的企图。刘骏下令给刘诞降爵,刘诞不服,抗命不受,邀淮北军镇起兵。刘骏命沈庆之率军破广陵城,城破后屠全城,在沈庆之的苦谏下,才改为身高五尺以上的男子全部诛杀,女子赏于有功军士。得知广陵城壮丁皆被屠尽,刘骏非常高兴,出宣阳门,命左右高呼“万岁”。在此起彼伏的“万岁”声中,仅一位叫蔡兴宗的侍中不吭声。刘骏很不高兴,就问,你为啥不呼?蔡兴宗答:广陵被屠城,兄弟相残,百姓遭殃,您应当悲哀流泪,怎么能如此兴奋?刘骏无语,但怀恨在心,之后因小事削去蔡兴宗的官爵,以平民身份留用。
对刘骏“明”的一方面,后世史学家总结为推行中央集权、消弱士族权势、提拔寒士、整顿刑律、抑制土地兼并、限止士族封山占水、清查户籍,文化方面尊孔崇佛、恢复礼乐。
刘骏还是个诗人,创造了“大明诗坛”的繁荣。“大明”是刘骏的年号。这一切当然是为了巩固其统治的地位。
至于“后暗”的内容,则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刘骏。
异己排除后的刘骏成为一个酒色之徒。
天子无私财的刘骏却非常贪财或者说非常贪玩,要求进健康城朝觐的地方官员必须进献贡奉。当时,刘宋与周边国家的海运非常发达,沿海重镇,商贾云集,南方的丝绸、瓷器,海外的香料、珍珠,贸易利润极高。海上贸易让各级官员的腰包鼓了起来。当时就有广州刺史从城门一过,便可顺得三千万的说法。贪腐,就是一种传染病,极易造成上行下效,小官为了提升,就得不断的逐级给上司贿赂,最大的上司自然是皇帝。刘骏规定,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回京,必须把贪得的一半钱送给皇帝,或者陪皇帝赌博,直到输光为止。刘骏赢的高兴了就赏一个更大的官帽。为了能得以提升,一些地方官干起了敲诈勒索的事,然后主动给刘骏献金。
在西域的沮渠安周被柔然人所杀这年,刘骏就曾与时任刺史颜师伯有过一次豪赌。这位颜师伯精于谄媚奉承,深得刘骏的宠信,在地方任职时,大肆收受贿赂,家产黄金万两。趁回建康述职,与刘骏赌了一把。采用的方式是投骰子。刘骏先掷下去,五个骰子都是“五”,心想必胜。结果颜师伯随后一掷,竟然全是“六”,这种结果,赌博高手颜师伯也没想到,于是,快速将其中一枚骰子一拨。然后,假装失望,跺着脚喊,要全都是“六”就赢了,这一把,颜师伯便输给刘骏一百万钱。刘骏当然很高兴,调颜师伯回京,升任侍中,也就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
刘骏最宠爱的堂妹殷贵妃死了,刘骏动用大量民力,在龙山开凿山路几十里,厚葬,创下南朝葬礼最隆重的先河,百姓不堪苦役,死亡、逃亡很多。安葬殷贵妃后,刘骏带百官去吊唁。当时,刘骏对秦郡太守刘德愿说,你替朕哭一下殷贵妃。于是这位高官哭的惊天地泣鬼神,双手捶胸,两足跺地,眼泪鼻涕横流满面,哭嚎声吓得林间飞鸟四散。刘骏很满意,立即下旨提升刘德愿为豫州刺史。
如果说刘骏能选拔贤能,那么这个“贤能”也得打个引号。
有一次,刘骏在亲自组织各地推荐孝廉为官人员的笔试时,扬州一位叫顾法的秀才在策论中写道:“水源清澈,则河流清洁;精神端庄,则身心健康。身体力行,极易推行风尚,这种影响,比吹倒野草的劲风更为有力。”这段话似乎戳到了刘骏阴暗的内心,于是,这张敢于直言的试卷直接被扔到了地上。因为在当时,刘骏乱伦、大兴土木的事,民间已传的纷纷扬扬。这位秀才自然也就与官场无缘了。由此可见刘骏亲自选拔官员的策论其内容多是以溢美之辞得以任用,刘骏只想选拔附庸他的文化人。
尤其可笑的是这位皇帝给每位大臣都起个“外号”自乐,那位多次输钱给他的颜师伯的外号就是“大板牙”。
刘骏非常宠信一位来自西域的侍从,被称为“昆仑奴”。时常命这位昆仑奴棒打群臣,就连尚书令、功臣柳元景也常被昆仑奴羞辱殴打。但是这位昆仑奴唯一不敢戏弄那位多次直言顶撞皇帝的侍中蔡兴宗。为此,赌徒颜师伯曾问礼仪官,这是为什么?礼仪官答,蔡兴宗正是朝堂所需要的有魄力敢担当的官员,所以连奴才都懂得尊重,只是皇上不懂。
刘骏一朝,乱七八糟的怪事太多,以至一度君臣关系紧张,南朝刘宋的江山自然在衰败的边缘垂死挣扎。但是,南方的富裕也使得当时周边国极为仰慕,西南的吐谷浑、东北的肃慎国,甚至柔然汗国都曾遣使进贡;刘骏还曾任命高丽王为车骑大将军,倭国王为安东将军;东南亚的林邑、阇婆、干陁利等国也常常遣使携重金朝贡。
刘骏称帝第十二年,年方35岁时,多地旱灾,这在鱼米水乡的江南极为罕见,多地百姓饿死或向北魏逃荒,一些地方高达到十之五、六,此时,这位孝武皇帝的生命也快走到尽头了,也许良心发现,重病中的刘骏下诏说:“去年干旱,收成锐减,穷困之民离乡逃难,流落街巷,我很同情百姓的苦难,建康、秣陵二县可开仓放粮,适时赈济。若救灾不及时,导致社会动荡,官员要严加法办。”
之后,刘骏驾崩。南朝刘宋的掘墓人废帝刘子业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