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之旅,说几句大实话,带你了解下真实的爱沙尼亚是怎样的国家?


沿着波罗的海东岸,有一片小国土,被人们称为爱沙尼亚共和国。当地人把这片土地称为“水边的居住者”,大约面积相当于中国普洱市的一半。这个国家被划分成了15个县,总人口约133万,几乎相当于普洱市人口数量的一半。爱沙尼亚的人口以爱沙尼亚族为主(约占68.8%),还有一部分是俄罗斯族(约占24.2%)和乌克兰族(约占2.0%)。尽管官方语言是爱沙尼亚语,但俄语也被广泛使用。

虽然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拉脱维亚一起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但它们的民族和语言各不相同。爱沙尼亚人的血统混合了北日耳曼和东斯拉夫的成分,与芬兰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语言与芬兰语基本上可以相互理解。
这个国家的历史曲折而充满挑战。爱沙尼亚的民族形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那个时候,它曾经遭受过日耳曼骑士团和丹麦人的侵略。随后,德意志十字军征服了这片土地,并将其纳入利沃尼亚的领土。之后,瑞典、丹麦和波兰相继瓜分了爱沙尼亚。17世纪中叶,瑞典占领了整个爱沙尼亚。随后,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击败了瑞典,夺取了这片土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沙尼亚宣告独立,但这种独立并没有延续太久。1940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边界友好条约》,波罗的海三国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爱沙尼亚也未能幸免。
在接下来的二战期间,爱沙尼亚被德国占领了长达3年之久。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恢复了独立。然而,这个国家的独立历史还不到60年,可以说爱沙尼亚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其历史几乎就是外族侵略的历史。

在苏联解体的前夕,大约有两百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人民联合起来,形成了一条长达675公里的人链,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通匹亚城堡一直延伸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盖迪米纳斯城堡。
他们的集体呼声是要求取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隐秘条款,重新确立各自的独立国家地位。这一历史性行动被冠以“波罗的海之路”的名号,而在当时,这三个国家的总人口约为七百万,这场活动可以说是全国性动员的一次体现。

对于爱沙尼亚人来说,两个国庆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就像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样,爱沙尼亚也有着两个国庆日——分别是2月24日和8月20日,它们都是法定节假日。这两个日期承载着爱沙尼亚历史上的伤痛和荣耀,也是爱沙尼亚人对历史的深刻铭记。
1918年2月24日,爱沙尼亚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这一天成为了爱沙尼亚的第一个国庆日,即独立日。然而,在二战期间,爱沙尼亚被迫加入苏联,直到1991年8月20日才重新获得独立地位,这一天被定为爱沙尼亚的第二个国庆日,即恢复独立日。

爱沙尼亚与苏联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从18世纪到20世纪,爱沙尼亚一直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爱沙尼亚语被禁用,俄语被全面推广。1940年,爱沙尼亚被并入苏联,许多爱沙尼亚人被迫流放到西伯利亚。
独立后,爱沙尼亚开始疏远与俄罗斯的关系,转向欧洲。2004年3月,爱沙尼亚加入了北约,成为最早加入北约的前苏联国家之一。同年5月,爱沙尼亚也成为最早加入欧盟的前苏联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的人们以其显眼的身材而出名。18至25岁的青年男女,他们挺拔的身姿让他们在全球舞台上成为了耀眼的焦点。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82.79厘米,在全球排名中仅次于荷兰和黑山,排名第三。而女性的平均身高同样令人惊叹,达到了168.66厘米,在世界排名中稳居第六的位置。

在数字化程度方面,爱沙尼亚是网络世界的领头羊,引领着潮流。这个国家率先融入了互联网时代,将行政事务的电子化办公推向了顶峰。从结婚、离婚到财产交易,爱沙尼亚的居民几乎可以在网上完成所有事务,包括纳税、开设银行账户、注册公司以及申请按揭贷款等等。
现在注册公司只需花上十几分钟在线完成登记,无需亲自跑去填写繁复的表格或者签署文件。爱沙尼亚的公民还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个人的历史记录,包括教育、医疗、就业和交通违章等方面的信息。一旦发现错误,也能够通过网络随时提出更正请求。根据联合国2020年的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爱沙尼亚在公民数字参与指数中名列世界第一。得益于这种高度的数字化程度,爱沙尼亚的行政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

在政治方面,爱沙尼亚同样是先锋之一。早在2008年,该国就率先实现了在网上投票选举议会的先例,成为了全球首个实现此项举措的国家。即便选民在网上投票后有所犹豫,也可以前往投票站使用传统的纸质选票再次表达自己的意愿。

自2014年起,爱沙尼亚就宣布了一项开放的全球性项目——“爱沙尼亚电子居民计划”,这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电子公民项目的诞生。爱沙尼亚的愿景是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电子居民计划则是这一愿景的一部分。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拥有电子居民身份并不等同于拥有爱沙尼亚国籍,也不能被视为签证或护照的替代品,它只是一种虚拟的网络身份。持有这一身份意味着外国人可以像爱沙尼亚公民一样在网上注册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等。此外,由于爱沙尼亚是欧盟成员国,因此在该国注册的公司也会自动获得欧盟企业的地位。

另一个与爱沙尼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巨头是Skype。这款全球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拥有超过6.6亿注册用户。最初,Skype是由瑞典人尼古拉斯·曾斯特姆(Niklas Zennström)与四位爱沙尼亚人合作开发的,这让爱沙尼亚人备感自豪。
2003年,Skype在塔林理工大学问世。随后,微软以8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它,并将其打造成一个独立部门。尽管微软Skype总部设在卢森堡,但大部分开发团队仍然坚守在爱沙尼亚的塔林和塔尔图。

塔林老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那时候是由条顿骑士团所建立的。这座城市被誉为欧洲中世纪老城之一,也是唯一一座被纳入欧洲中世纪城市名录的首都。
与其他欧洲首都不同,塔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称,其中包括尖塔教堂、雄伟的城墙和引人注目的苏维埃风格建筑。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塔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2018年,《孤独星球》杂志更是将其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首。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2021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万美元。尽管实行高税收政策,但爱沙尼亚以其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著称,其中包括全免费的医疗、养老金和社会保障。自2013年起,爱沙尼亚公民就能享受免费搭乘公共汽车、轻轨和火车的待遇。
对于需要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爱沙尼亚提供长达600天的产假,其中包括带薪假期的475天。此外,政府每年还向儿童提供500至800欧元的补贴,并实现了从出生到18岁的全免费教育。爱沙尼亚人相信,为培养更加聪明的下一代进行投资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之一。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爱沙尼亚的人类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29位(中国大陆排名第85位);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爱沙尼亚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31位(中国大陆排名第28位)。
此外,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报告》中,爱沙尼亚的幸福指数排名第36位(中国大陆排名第72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