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之旅,有些话不得不说,看看神秘的芬兰现实中是怎么样的?


芬兰,这个被世人视为北欧最神秘之地的国度,吸引着无数人对其壮美自然景观的向往。我们梦想亲身探索这片北极圈上的土地,被葱茏的森林和无数湖泊所包围。憧憬在寒夜中亲眼目睹那梦幻般的极光,期盼在圣诞节,圣诞老人与驯鹿一同“降临人间”,瞬间带来礼物的惊喜……

芬兰,坐落在全球最北端,是地理上最为偏远的国家之一。这里的气候寒冷,整年被皑皑白雪所覆盖,近三分之二的国土被茂密的树木所覆盖,成为欧洲最为葱郁的森林之一。

加之约56,000个湖泊、众多的河流和广袤的沼泽地,被誉为“千湖之国”。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芬兰北部地区整整50天看不到日出,度过漫长的极夜;而到了每年5月中旬至7月底,阳光则终日挂在天空,即使到了午夜12点,太阳也未曾落山。
芬兰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他们的国旗只有蓝色和白色,简洁而纯粹。蓝色象征湖泊和海洋,白色代表大地被厚厚雪层覆盖,而这片土地上70%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黑压压的森林。在这里,无人试图将自己与大自然隔绝。

芬兰人不会填湖,也不会过度开发土地。从赫尔辛基到图尔库等城市,他们不会过分追求城市化和“花园城市”的建设,而是遵从大自然的意愿。就连草地都是自然生长的野草,上面开满各种各样的野花,很少有人工栽培的草坪。值得一提的是,北欧几个国家一直以来的幸福指数都很高,而芬兰在2020年更是荣登榜首,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家。

在芬兰,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芬兰,凡是会走路的人都会滑雪”。虽然总人口不到500万,但参与冰雪运动的比例高达24%。漫长的冬季为芬兰人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参与冰雪运动,他们不躲在家里,而是走出户外,通过冰雪运动来抵御严寒。
冰雪运动早已融入芬兰学校教育体系,每个小学的冬季运动课程都包括滑雪、溜冰和冰球等项目。每周至少有一堂课程安排给每个项目,小学生通常每周都会在校园里体验到3次左右的冰雪运动,每次活动大约持续1至1.5小时。

令我惊讶的是机场卫生间的设计,采用了一种白布来擦手,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对一次性纸巾的看法。拉出一截进行擦手,松手后,机器巧妙地将使用过的部分自动卷回到另一侧,然后经过洗净消毒,可以重复使用。这种环保又方便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精巧地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芬兰的城市轮廓中没有那些工业景象中冒着烟雾的场景,而是充满了对环保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在芬兰,到处都是宽阔的空地,每个普通家庭都有可能拥有一个带院子的房子,种上一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为生活增色不少。这种悠闲而宁静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看到老年人躺在院子的躺椅上沐浴着阳光的画面时,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这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

芬兰的城市公交系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分钟为单位的准时性是其独特之处。每个公交车站都展示着每趟车的运行时刻表,旅客只需翻翻看,清晰了解下一班车几分钟后将到达。有些人甚至在家备一张时刻表,准时下楼搭车,避免了在站台等车的烦恼。这一准时性不仅表现在公交上,电车、市内小火车、地铁都能准时运行,地铁站还设有电子显示屏,实时预告下一班车的到达时间。
在芬兰,超速罚款是按违规者总收入计算的,即便是百万富翁,一旦超速罚款也可能高达十万。这是芬兰对平等的独特理解,罚款与个体经济水平挂钩,实现社会的公平。曾有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因超速被罚款116,000欧元,这数字足以让人对芬兰交通管理刮目相看。

在各类爱好中,芬兰人对桑拿的钟爱无人能及。几乎每个芬兰人都有桑拿习惯,对他们而言,无桑拿不可。据说全国有200多万个桑拿浴室,几乎是家家户户标配。不论是酒店、家庭,甚至大公司和机构都设有桑拿房。传闻总统办公室也有专用桑拿房,这钟爱程度可谓让人叹为观止。
芬兰成功创建一个令所有人感到安全的福利国家,实现了穷人不低贱、富人不跋扈的社会理念。富人不会在媒体炫耀财富,也不过于奢侈。政府对每人收入了如指掌,大家自觉按时缴纳税费,没有人为逃税找借口。这平等公正观念形成国家独特社会风貌。

在芬兰,看病几乎不需花费太多金钱,政府用国民生产总值7%用于医疗保健。失业者在最初18个月内仍可领高额失业津贴,相当于薪水的70%。即便退休,仍能获得丰厚养老金,相当于最后薪水的60%。对健康的高度重视,使每个芬兰人都能在生活中享受医疗保障。
芬兰,北欧的奇迹之地。这片土地不仅在自然风光和技术上呈现出奇绝之美,更在社会制度上引领着潮流。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平等、环保、健康的氛围,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典范。

芬兰的教育制度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成功的楷模。他们特别强调学习的目标不在于追逐学业的巅峰,而是为了培养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芬兰,教育被形象地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非只关注于短跑赛道上的瞬间荣耀。
这种理念也为芬兰教育赢得了“世界之最”的美誉,上学年龄最晚,假期最长,作业最少。在七岁之前,芬兰的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尽情享受童年的欢愉,注重发挥儿童天性的独特特点。

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是,芬兰没有私立学校,每位适龄青年都能在全球最为慷慨的公立教育中充分融入,从小学延伸至大学,甚至包括昂贵的医学院和法学院,政府提供全免费的教育。
尽管芬兰的大学数量相对较少,但国家建立了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和绝对的教育平等机制。受过优质高等教育的芬兰人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为国家保持高度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不断涌现新的创新者,推动全国经济繁荣发展。

对于生活在芬兰的人们,他们可能会好奇这个北欧小国的美食究竟如何。尽管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农作物生长季仅有110天左右,但芬兰以其天蓝水净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美味、新鲜和纯净的食品原材料。
约一半的芬兰家庭在郊外都拥有自己的小木屋,形成星星点点的紫红色小屋,点缀在绿野之间,呈现出美丽的景象。周末时,芬兰人热衷于带着家人到乡村小木屋共享天伦之乐,甚至有些人选择将家安在乡村,每天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穿梭。

芬兰拥有长达1100公里的海岸线和约18.8万个湖泊。居住在湖泊附近的人们钟爱新鲜的鱼肉,将其视为美食的主角。淡水鳕鱼浓汤、鲱鱼酸肉卷、热熏三文鱼等美食代表了斯堪的纳维亚风味。芬兰人通过烹饪出色的料理,如鱼肉主菜、沙拉和开胃菜,展示了他们对美食的独特热爱。
芬兰人对社会开支持积极态度,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积极力量。这种观念使得整个社会能够共享每个人的财富,为经济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芬兰政府的廉洁也是全球最为出色的,总统与普通人一样排队等待飞机,没有阶级之分。在2007年的政府廉洁评比中,芬兰位居全球第一。

总体而言,芬兰人的幸福感并非依赖祈祷,而是通过全体国民共同努力实现的。用芬兰人的说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意和相互关爱的世界,我们已经找到了通往幸福的道路,即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