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之旅,有些话不说不快,带你看看真实的印尼生活如何?


印度尼西亚这地方,简直就是个让人怦然心动的绝妙之处啊。但当我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时,才领悟到这里的美是如此天然,毫无雕饰的自然之美。就像是一个遥远的天堂,将每一位外国游客都带入了无比震撼的美景中。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跨越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隔海相望。这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拥有大约6000个岛屿,因而被誉为“千岛之国”。陆地面积约为190.4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则约为316.6万平方公里(不含专属经济区),海岸线长达54716公里。整个国家风景如画,四季如夏,实在是被誉为“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的人口超过2.6亿,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历史上,这片土地曾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殖民统治,不过,荷兰统治时间最长。1942年,日本占领了这个国家,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誉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宣布了印度尼西亚的独立。中印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曾是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而郑和下西洋则是明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在这个国家,有87%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使其成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许多习俗和节日都与伊斯兰教息息相关。例如,禁食猪肉、不饮酒、庆祝伊斯兰教新年和斋月等等。此外,几乎所有的旅游指南都会提醒游客,印度尼西亚人不喜欢陌生人触摸他们的头部,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在印度尼西亚,给小费简直是家常便饭,就算在商场购物也得给收银员塞个小费。我还记得有次在雅加达的商场里,想买些纪念品,结果用VISA卡结账时,收银员告诉我几次刷卡失败。我马上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她根本没把卡插进机器里。我瞬间明白了门道,连忙从口袋里掏出2000盾的纸币给了她,然后卡立刻刷成功了。
在雅加达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香蕉简直是这里的“国民水果”。以前我觉得香蕉再普通不过了,味道也没什么特别。但在印度尼西亚,吃香蕉的花样多得让人惊讶。有的生吃、有的煮熟、有的油炸、有的用炭火烤,甚至还有做成汤、冰淇淋的,还能蘸着糖酱吃……吃法真是千奇百怪,让人目不暇接。印度尼西亚人对香蕉的钟爱和吃法之多,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除了香蕉,咖啡也是印度尼西亚最出名的特产之一。无论是在爪哇岛、苏拉威西岛还是苏门答腊岛,咖啡树随处可见。进一家小咖啡馆,就能品尝到香醇的咖啡。尤其是那种名叫Kopi Luwak的咖啡,别名“有屎以来最香的大便”。虽然名字很不雅,但这种咖啡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因为它的稀有和独特。

说到美食,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受荷兰统治近四百年的影响,再加上近百年来华人的经济影响,偏好甜味。每个厨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甜酱油配方。而在印度尼西亚西部的苏门答腊岛受中东和印度的影响,人们更偏好辛辣口味,巴东牛肉Rendang是他们的拿手菜。正宗的巴东牛肉与在香港吃到的完全不同——关键在于椰丝。椰丝切得非常细,慢慢炒至金黄,火候掌握得当,只能让小火焰轻轻地跳动,用勺子翻炒至少半小时!

巴厘岛,真是个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啊。这个被称为诸神之岛的目的地,在印尼群岛中可谓独一无二。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花之岛”、“诗之岛”、“天堂岛”,全是因为它那别具一格的海滨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这里,沙滩柔软细腻,郁郁葱葱的绿树就像是童话般的美景。碧蓝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海水、轻轻摇曳的椰林、雪白的沙滩以及身着艳丽服饰的当地人,都让人完全沉浸其中。这片土地就像是一个让人向往的梦境。

在旅途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人民币与印尼盾的兑换率大约是1比2000,这就意味着购物时要动辄几十万的交易额,让人不免眼花缭乱。所以,携带大额钞票时务必小心,以免拿错钱。当地人会很有耐心地指导外国游客如何正确找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外国游客在数零方面的困难。
超市通常会将价格四舍五入至几百印尼盾的整数倍。一个简单的兑换窍门是将价签上的价格去掉三个零,然后除以2,就能得到大致的人民币价格了。

有些水上项目通常只接受美元支付,而超市则只接受印尼盾。在酒店和餐馆,你可以选择用印尼盾或美元支付。银联卡可以在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BCA银行的ATM机上直接取款,大部分超市、餐馆和酒店也接受银联卡支付。
街边到处都是换汇的标志,但要小心一些小型货币兑换处可能会试图在你眼皮底下进行欺诈。最好是在出门前就完成货币兑换,以免发现出门后缺少一些大面额的钞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