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女人烟瘾大得出奇,而男人对此却不屑一顾。这些男人几乎不沾烟,但女人却钟情于缅甸出产的雪茄和烟斗,那些雪茄的味道让人陶醉,一点也不刺激。
乌鸦在这里可是被当作神鸟呢,在缅甸的每个街角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但在我们这儿,乌鸦可就是不祥之兆了。缅甸人对乌鸦敬畏有加,绝不敢伤害它们,甚至车辆也会特意避让它们飞行。
吃饭的方式也截然不同,缅甸人只用右手取食物,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只能用于特定用途,比如去厕所。这里的许多场合都要用右手递送东西。尽管如此,也有些人习惯用刀叉进餐。
虽然这里的男人不太抽烟,但却对槟榔着迷。无论男女老少,槟榔都备受青睐,就像缅甸的孕妇不能吸烟一样,她们就会转而嚼槟榔。男人嚼完槟榔后,嘴角还会留下血红的痕迹。
槟榔的吃法也别出心裁,与我们直接咀嚼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们会把槟榔切成薄片,涂上白色的蛎灰,再撒上一些印度香料,制成各种口味的槟榔卷,然后食用。这种吃法不但便宜,而且很常见,吃完后嘴里还会留下红色的汁液。街边常见到这样的小摊子。
缅甸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你在新闻里看到的“吴”、“杜”之类的姓氏,其实只是一种尊称。在他们的文化中,“吴”通常用于中年男性或高级官员,“杜”则用于已婚女性或女性高官,这些备受尊敬的女性都可以被称为“杜”。
油炸食品备受喜爱,在街边小吃中尤为常见。其中有一种叫做“油炸青苔”的小吃,口感脆香,让人眼前一亮,没想到青苔也能做出这么美味的食物。
生肖与星期有关联,一周有8个生肖。在缅甸,生肖的确定不是按照年份,而是按照星期。你的生日对应的星期,就是你所属的生肖。而周三则分为上下半天,分别对应不同的生肖。
遵循“男右女左”的方位观念,因为右边代表着尊贵,左边则被视为低贱。所以吃饭时,男性常常坐在右边,甚至与妻子一起睡觉时也是如此。
在这个地区,你得小心点,绝对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哪怕你觉得一个小孩再可爱也不行。在缅甸,这种表示喜爱的方式可不怎么受欢迎。还有,别以为大人的头就可以碰了。
周二可别想干啥大事,缅甸人觉得这一天不太顺,要么得做两次,还不如干脆别碰。所以,大家都会避开这天来处理事情。
看到缅甸的女孩们头上顶着货物,别觉得奇怪。她们可真能干,喜欢用头顶东西,不愿意提或者背。有时这些货物挺重,但她们已经熟练到稳如泰山,从不让筐掉下来。
穿裙子不只是女性的专利。在这里,男性穿裙子也不算稀奇。缅甸人钟爱传统服饰,男性穿的叫做“笼基”,女性则是“特敏”。男性的布料通常是深色,打结在腹部,而女性的则更艳丽,打结位置在腰部。
你在缅甸说不定会看到小孩子或者年轻女性脸上抹着一层黄粉。这绝不是无聊玩耍,而是她们的防晒手段,本地人称之为“特纳卡”。这种黄粉不仅是防晒,还能防止蚊虫叮咬、止痒。科学上叫它“黄香楝粉”。
星期天不适合送礼物。要送礼的话,最好避开这一天,其他时间都行。
中国的高考录取率或许高,但在缅甸就不一样了。这里的高考录取率只有30%左右,甚至在一些贫困地区,比如钦邦地区,录取率只有17.89%。
缅甸人的房子很少是用砖头建造的。他们通常用木头和草,底下还用木头支撑,主要是应对湿润和虫多的环境。
缅甸的公交车大多是二手的。这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发达,所以很多车都是从欧美、日韩甚至中国淘汰下来的二手车。所以,如果你看到车上有些中文标识,也别觉得奇怪。
缅甸人对工作的态度可不像其他地方那么严肃。他们不喜欢加班,就算再多钱也不干。通常拿到工资后,他们更愿意过着随意的生活,不存钱,觉得过得舒服就好,没钱了再去工作。
缅甸人的工资虽然不高,但物价也不贵。普通人的工资大约在500到1500元之间,大部分人的月收入只有四五百元。白领的工资大约在1000到2000元之间。要想月入过万,得是领导级别的。不过,因为生活成本低,缅甸人还是能在这样的工资下过得不错。当然,也有些人会去云南打工。
在缅甸,金色在婚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或许这种对金色的钟爱源自寺庙中金光闪闪的景象,给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无论是新人还是宾客,都必须身穿金色的服装,而黑色、蓝色和灰色则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
选择结婚日期也是一门学问。人们会仔细选择吉祥的日子。一般来说,9、10和12月都不宜结婚,因为相信这会对个人的运势和夫妻关系不利。此外,根据缅甸历法,在4月15日到7月15日期间也不宜结婚,因为这段时间是僧侣们的安居期。
缅甸是翡翠和宝石的主要产地之一。市场上95%以上的翡翠都来自这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这一地区由于板块碰撞形成了适宜翡翠生长的“低温高压”环境。此外,缅甸还以其丰富的宝石资源而闻名,如红宝石、蓝宝石、橄榄石和精尖石,其中最高品质的代表有“鸽血红”和“皇家蓝”。
当地的火车设施相对落后,车厢几乎没有窗户和门,行驶速度缓慢,但票价非常便宜。车厢内的座位是一排排的,没有空调,只有几台老旧的风扇。
在缅甸,男性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时刻:出家为僧和成家生子。由于佛教在这里盛行,超过80%的人口信仰佛教。男孩通常在5到15岁之间出家为僧,出家的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几天到几年不等,之后可以选择还俗。
缅甸的贫富差距非常明显。你可以看到一些人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而另一些人则住在豪华的三层别墅中。在仰光,一般人很难买得起房子,因为房价对当地人来说相当昂贵。
由于缅甸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许多人依赖摩托车出行。大部分摩托车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二手车,四轮车相对较少。由于道路质量不佳,许多道路都是泥泞不平的,因此驾驶摩托车相当困难。
缅甸人对待他人友好,不喜欢嘲笑他人。这种友好关系源于文化传统,人们相信,对他人的嘲笑会带来同样的负能量回到自己身上。
缅甸有其独特的计量单位,“拽”是其中之一,相当于1.6公斤。此外,还有“旦”,相当于中国的0.6立方。
进入寺庙时,人们要脱掉鞋子,这是缅甸寺庙的传统礼仪。人们喜欢穿人字拖,无论是上班、上学还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字拖都是常见的鞋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