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之旅,说下真心话,带你了解下贝宁是什么样的国家?


贝宁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占地11.3万平方公里,分为12个省。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贝宁约有1335万人口,由60多个部族组成。其中,丰族占总人口的42%,阿贾族占16%,约鲁巴族占12%。在宗教信仰方面,基督教徒占53%,伊斯兰教徒占24%,巫毒教徒占18%。
尽管法语是官方语言,但贝宁有着60多种民族语言,主要包括丰语、约鲁巴语和巴里巴语等。贝宁的国土面积与浙江省相当,但人口只有浙江省的五分之一。

贝宁的历史根源深远,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初的达荷美王国。这一地区曾是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关键节点之一,被人们称为“奴隶海岸”,跨越了今天的贝宁、加纳、多哥和尼日利亚西部海岸。在达荷美王国,人祭是司空见惯的,重要节日时,成百上千的奴隶和战俘被用作祭品供奉神灵和祖先。
受此传统影响,达荷美的奴隶贸易量曾从17世纪末的每年2万人骤减至19世纪初的不到1万人。1899年,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达荷美并入法属西非成为殖民地。直至1960年8月,贝宁才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成立了共和国。

为了彻底抛弃与人祭和奴隶贸易等历史沉痛的联系,1975年贝宁进行了一场重大改革,将国名改为贝宁。新名称源自古代的贝宁王国,尽管如今的贝宁王国领土并不完全对应,而是位于其西部。古贝宁王国的首都贝宁城也不在今天的贝宁境内,而是位于现今的尼日利亚境内。
因此,尼日利亚更像是古贝宁王国的继承者。这也解释了为何英国博物馆在2022年将72件古贝宁王国文物归还给尼日利亚而非贝宁共和国。尽管达荷美的改名旨在摆脱“奴隶贸易”的阴影,但“贝宁”这一名称仍然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蕴。

维达,坐落在贝宁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景色十分迷人。然而,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曾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作为“奴隶海岸”的一部分,对于那些被困其中的黑人来说,这里只是苦难和痛苦的见证,而不是任何美好景象的象征。
在维达,一条长达4公里的“奴隶之路”蜿蜒穿过城市,从历史博物馆一直延伸到著名的“归乡门”。这条路由红色的沙砾铺就,见证了无数黑奴被迫走上通往美洲的残酷旅程,也成为了他们在非洲大地上告别故土的最后一步。数以百万计的黑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从这里被强行运往美洲,而那些通过“归乡门”的人,则注定再也无法回到故乡。

贝宁与法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法国的前殖民地,贝宁在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深受法国的影响。其通用货币为西非法郎,最初与法国法郎挂钩,随着法国于1999年转向使用欧元,西非法郎也转而与欧元挂钩。法语是贝宁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法语国家组织的成员之一。

中国在贝宁的发展援助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公司承建或得到中国政府的援助,例如GP公路、HEVIE大桥、阿卡萨托-博希孔公路修复工程、邮政业务支撑系统、国家宽带网项目等。此外,中国政府还为贝宁援建了友谊体育场、洛科萨纺织厂、帕拉库医院、科托努会议大厦、外交部办公楼等项目。
中国的品牌已经深入到了贝宁的各个角落,中国的商品也在当地市场上广受欢迎。在贝宁人的眼中,中国人往往被视为富有,因此他们习惯向中国人索要礼物。

贝宁拥有两个首都,这在世界上并不常见。波多诺伏是国民议会的所在地,被认为是立法首都;而科托努则是政府所在地,被称为行政首都。尽管外交机构多设在科托努,但大多数中文官方地图仍将波多诺伏列为贝宁的首都。

贝宁是巫毒教的发源地之一,芳族和约努巴族信奉这一宗教。在芳语中,“巫毒”意为“灵魂”。作为一种崇拜神灵的宗教,巫毒教可能起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和对精灵的崇拜。信奉巫毒教的人相信,人死后会成为灵体,然后回到世间,寻找机会杀害自己的家人。因此,许多人愿意放弃财产甚至借债,举行盛大的仪式,以安抚已故亲人的灵魂。

在2004年,贝宁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试图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其中,他们宣布终结了娶寡妇的陈规,并正式实施了一夫一妻制度。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变革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彻底解决问题。贝宁各族群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北部山区,土王们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传统的家长制度和一夫多妻制度依然盛行。

贝宁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实行户籍制度的国家之一。这一制度自1972年起开始实施,模仿了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将公民分为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以期限制人口流动和减少城乡差异。
根据规定,满18岁的贝宁公民必须申领国民身份证,而未成年人则需取得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方可申请。虽然理论上,贝宁公民享有自由迁徙的权利,但实际上,如果他们没有在新的居住地申领新的身份证,就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这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贝宁因“油棕之国”而闻名,自19世纪以来,大规模种植油棕树。油棕不仅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逢油棕成熟的季节,整个贝宁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气息。

尽管如此,贝宁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依然是主要的经济支柱,占总就业人口的70%。棉花是主要的出口商品,创汇收入占到40%,约占居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然而,贝宁仍然是一个中等偏下收入国家,2022年的人均GDP为1297美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1/2022人类发展报告》,贝宁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91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26位。
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贝宁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在141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25位。此外,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报告》,贝宁的幸福指数在13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16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