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之旅,有些话不得不说,真实的捷克跟网上说的真的不一样


捷克,全称为捷克共和国(the Czech Republic),坐落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约为7.89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上分为13个州和1个首都直辖市。截至2021年,这里居住着1051万人口,其中捷克族约占89%左右,摩拉维亚人占3.3%,斯洛伐克人则占0.9%。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捷克共和国的宗教信仰格局相当独特,约11.7%的人信奉天主教,而近57%的人则自称无宗教信仰,这使得它成为欧洲少数几个宗教信仰较为稀少的国家之一。官方语言是捷克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的西斯拉夫语支,与之相近的语言还有斯洛伐克语、波兰语、波美拉尼亚语、索布语以及西里西亚语。

捷克共和国的全名是the Czech Republic,并不涉及“Jack”一词。不能简称为“Czech”,因为“Czech”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捷克人和捷克语,类似于“Chinese”、“Japanese”或者“English”。由于国名过长,在某些情况下简称并不方便,因此捷克曾提出将其简称改为“Czechia”,但并未得到普遍认同。
尽管如此,在体育、商业等方面,人们通常会使用“Czechia”来简称捷克。捷克这个国名源自最早迁移到这片土地的斯拉夫部落的名称“Čechy”,他们在623年建立了西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国家——萨摩公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斯拉夫国家的诞生地。

虽然捷克共和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于1992年与斯洛伐克分家,仅有30年的历史,但其背后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捷克的国家历史可以追溯至929年成立的捷克公国,这也被视为捷克的建国之始。950年,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捷克公国。
10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封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夫二世为波西米亚国王,将捷克公国更名为波希米亚王国。在普舍美斯王朝(873-1306年)末期和随后的卢森堡王朝(1310-1437年)统治时期,波希米亚王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波希米亚国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之一,这一时期可谓捷克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然而,1526年,哈布斯堡王朝吞并了波希米亚王国和匈牙利王国。1620年,波希米亚失去了独立地位,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直至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共同建立了奥匈帝国,捷克从此被奥匈帝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9年改组为联邦制国家,直至1992年解体。

在捷克这片沐浴在斯拉夫文化氛围中的国度里,你会发现一个别具一格的存在,这个国家不仅是斯拉夫世界中的一员,更是西斯拉夫人的骄傲之一,跻身其中的13个斯拉夫国家之列。捷克人,作为这个国家的核心,承载着西斯拉夫人的传统,与波兰人、斯洛伐克人同根同源。
斯拉夫国家以其“美女之国”的美誉而著称,这里到处可见身姿高挑、皮肤白皙、金发碧眼、五官分明的佳丽。捷克的历史曾经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长期深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信奉天主教、说着德语,与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分析捷克人的族群结构,我们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三大支系:波希米亚支系占总人口的89%,摩拉维亚支系占3.3%,而西里西亚支系仅占0.1%。这三个支系所在的地域逐渐演化成了捷克的传统区域,分别是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
波希米亚地区占据了捷克总面积的66.0%,摩拉维亚占28.3%,而西里西亚则仅占据5.7%。捷克的国徽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渊源:左上和右下的双尾狮代表着波希米亚,右上的鹰带有格子花纹则象征着摩拉维亚,而左下的黑鹰则代表着西里西亚。

波希米亚地区,位于捷克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是捷克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在历史上,波希米亚曾是多民族共存的地方,也是吉普赛人的聚居地。
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出了独特的生活哲学。如今,波希米亚不仅象征着流苏、褶皱、大摆裙等时尚元素,更代表着自由奔放、热情洋溢的精神。

六一儿童节原本应该是全球儿童最快乐的日子,然而对捷克人来说,这一天却刻下了深深的伤痕。1942年6月,纳粹在捷克的利迪策村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大屠杀,导致173名15岁以上男子和87名儿童惨遭杀害。
为了缅怀利迪策惨案以及全球战争中失去的儿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布拉格,曾是捷克的心脏,也是历史舞台上的明星,它不仅是捷克的首都,还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和波西米亚王国的中心。这座城市见证了世界上首个整座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壮举,而它的建筑则像是历史的图书馆,记录着各个时代和风格的印记。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甚至是超现代主义的建筑,在这里融为一体。

圣维特大教堂雕刻精湛,查理大桥见证沧桑历史,布拉格广场热闹繁华,还有那飘荡的动人音乐,共同勾勒出布拉格的文化之美。尼采说它“神秘”,歌德称其为“波西米亚王冠上的明珠”,卡夫卡则将其比作“带着利爪的母亲”,无论何时何地,这座城市总能以无法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也许布拉格的名声不及伦敦和巴黎,但作为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之一,这绝非偶然。布拉格不仅是查理四世的王权之地,也是卡夫卡笔下的奇妙波兰,更是十万布拉格市民的精神家园。
伊万卡这个名字在捷克语中蕴含着深厚的意义。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Ivanka)的名字正源自捷克语,而她的母亲伊万娜(Ivana)则是这片土地上的本地人。

其实,Ivanka只是Ivana在捷克语中的昵称,因此伊万卡本人的真名也是Ivana,与她的母亲同名。她对自己的捷克血统自豪,常在童年暑假与外婆共度时光,对她来说,捷克动画片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伊万卡不仅容貌出众,头脑聪慧,还有着自己的事业,是真正的富二代。以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或许会踏上美国总统选举的征程。

捷克可谓是啤酒的乐园。中国或许是啤酒的大国,但捷克不仅在产量上独具慧眼,而且人均啤酒消费量更是全球之冠。2020年,捷克人均啤酒消费量高达181.7升,是德国的两倍,远超中国的六倍。啤酒文化已经深植于捷克人的生活,对波西米亚人来说,啤酒简直是生活的一部分。波希米亚人饮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859年,而最早的啤酒出口记录可追溯至903年。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啤酒酿造技术的著作便诞生于捷克的19世纪。布杰约维采位于捷克南波西米亚州,是一座以啤酒而闻名的城市。尽管“布杰约维采”的名字有些难以发音,但其德语名Budweis却家喻户晓,因为它正是百威啤酒的摇篮。而美国百威啤酒,其实是由安海斯-布希公司在美国注册的商标,这导致捷克百威和安海斯-布希公司之间长达一个世纪的官司纠纷。

捷克地处丰饶的区域,尤其在褐煤、硬煤和铀方面领先。它在全球褐煤和硬煤储量中分列第三和欧洲第五,而其他资源则大多需要进口。捷克有着发达的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冶金、能源、化工和制药等产业基础,许多重要的发明都出自捷克人之手,比如隐形眼镜、水轮机、气流纺纱机、避雷针以及螺旋桨等。
此外,捷克也是为数不多能够生产高品质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其中莫托莱特航空发动机公司目前隶属于通用电气航空的子公司。更有甚者,捷克甚至在2000年研发出了“维拉”无源雷达系统,据称能够探测到美国的F-117隐形攻击机。

斯柯达汽车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虽然如今它成为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品牌之一,但总部和主要工厂设立在捷克的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地区。这使得斯柯达成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捷克是高收入国家之一,2021年其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捷克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27位(中国大陆排名第85位)。此外,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捷克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32位(中国大陆排名第28位)。
而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发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报告》,捷克的幸福指数排名第18位(中国大陆排名第64位)。根据Henley & Partners在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亨利护照指数》,捷克的旅行自由度也非常高,有186个国家对捷克免签,使其在全球排名第17位(中国大陆有80个免签旅行目的地,排名第112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