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部的中美洲,有一个国家叫做危地马拉共和国。这个地方大约有10.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行政上被划分成了15个省和2个自治区。根据2021年的数据,危地马拉的人口约有1711万,其中大约有56.0%是印欧混血种人,41.7%是玛雅人。
在宗教方面,大约47%的人信奉天主教,40%信奉基督教新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另外还有23种土语,包括玛雅语和基切语。危地马拉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江苏省,但人口数量只有江苏省的五分之一。
玛雅文明的发源地
玛雅文明遍布在中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现今的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从公元4世纪到10世纪,危地马拉的佩滕丛林地区是玛雅文明的一个最早的中心。在玛雅古典时期(约公元200-850年),蒂卡尔城邦达到了顶峰,当时的人口曾超过10万。
大约在公元360年左右,美洲虎之爪一世统治时期,蒂卡尔达到了空前的强盛,蒂卡尔城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控制了玛雅地区。然而,在公元800-900年之间,以蒂卡尔为中心的玛雅文明开始衰落,玛雅文明的中心逐渐迁移到了尤卡坦半岛。蒂卡尔被认为是玛雅文明的一个发源地,蒂卡尔玛雅遗址和其他遗址一起,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西班牙殖民统治300年
1523年12月,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派遣佩德罗·德·阿尔瓦拉多从墨西哥城来到危地马拉。1524年7月,阿尔瓦拉多政府控制了整个危地马拉地区。1527年12月,西班牙王国设立了危地马拉都督辖区,管理除了巴拿马以外的中美洲地区。1821年,危地马拉宣布独立,曾短暂加入墨西哥帝国和中美洲联邦,但联邦解体后完全独立。
从1524年西班牙征服开始到1821年危地马拉宣布独立,西班牙殖民统治了危地马拉长达三个世纪。危地马拉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而印欧混血人口超过一半,西班牙文化对危地马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洲悠久的历史中,存在着一个引人注目的族群,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字而著称,那就是玛雅人。他们的文字系统独具匠心,每一个符号都被艺术地编织在方格或环形花纹之中,用来记录着丰富多彩的文献。
虽然玛雅象形文字与中国的甲骨文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符号组合更为复杂。然而,当1524年西班牙人踏足危地马拉时,他们所带来的征服却摧毁了这片土地上的玛雅文明,几乎所有的古籍都被残酷地毁灭,现在只有寥寥数本手抄本幸存。
然而,玛雅文明的传承者们至今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危地马拉拥有着众多的土著居民,其中有20多个民族是玛雅人的后裔。在全球范围内,危地马拉拥有大量的玛雅人口,约为714万,占总数的89%。此外,墨西哥、美国、伯利兹和洪都拉斯等地还有86万名玛雅人。
尽管西班牙人的征服摧毁了低地玛雅文明的大部分特征,但高地玛雅人一直保留着祖先的传统,包括独特的服饰和生活方式。2019年11月,一部名为《危地马拉,玛雅世界的心脏》的纪录片展示了玛雅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玛雅文明中,玉米拥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最早将玉米驯化成农作物的是中美洲的玛雅人,他们将最初的玉米改良成高产的农作物,为玛雅人带来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养活了大量的人口,最终促成了玛雅文明的繁荣。因此,玛雅文明又被称为“玉米文明”。长期以来,玛雅人是唯一了解如何种植玉米的人。
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将玉米带到了欧洲,随后葡萄牙人通过海路将其传入了印度和中国。玛雅人对玉米的驯化造福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如今,危地马拉仍然对玉米情有独钟,玉米一直是当地人的主食,制成的玉米饼、玉米羹、玉米粽等食品广受欢迎。
然而,危地马拉的历史却并不平坦。1847年,该国建立了共和国,但政局一直动荡不安。从1871年到1899年,美国铁路大亨米诺尔·库珀·基思在危地马拉收购了大量果园,建立了联合果品公司,实际上掌握了该国的经济命脉。1951年,哈科沃·阿本斯当选总统后,他征收了联合果品公司40%的土地,并将国有的荒地分配给了农民。
备受欢迎的阿本斯在1957年遭到暗杀,随后危地马拉的内部局势长期不稳定。1960年,危地马拉爆发内战,长达36年之久,直到1996年才结束。这场内战导致了20多万人的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整个国家的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
在危地马拉,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最富裕的10%人口掌握着全国42.4%的财富,而最贫困的10%仅拥有微不足道的1.3%。
这导致了基尼系数高达0.445,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标准,这已经是严重不平等的表现,意味着财富分配的不公已经远远超出了警戒线。这种极端的贫富分化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危地马拉是一个长期饱受暴力问题困扰的国家。该国允许个人拥有枪支,只要持有许可证,就可以购买半自动武器、手枪、步枪和霰弹枪,但全自动武器是被禁止的。据Insight Crime报道,危地马拉的人均持枪率在拉丁美洲是最高的,而且该国75%的谋杀案都与枪支有关。
此外,贫困也是暴力问题的一个因素。危地马拉被列为全球暴力问题最为严重的20个国家之一,2022年的谋杀率达到每10万居民17.3人。
尽管危地马拉经常被视为一个危险的地方,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误解。危地马拉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33%,并且产出像桃花心木这样的贵重木材。
桃花心木因其纹理紧密、密度大和耐久性强而被视为制作高级家具的上等材料。实际上,危地马拉这个名称源自阿兹特克语,意为“树木丛生的地方”,与危险无关。因此,将其发音改为“瓜地马拉”更符合当地的语音和文化传统。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货币中,通常会有一些以计量单位或者名人命名的,也有一些印有动物图案。但有趣的是,很少有国家的货币以鸟类命名,似乎唯一的例外是危地马拉。
这个国家的货币被称为“格查尔”,名字源自于当地一种鸟类——格查尔鸟。格查尔鸟是危地马拉的国鸟,它的形象也出现在该国的国旗和国徽上。
危地马拉的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大部分日常用品都依赖中国的进口。农业是该国的经济支柱,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从事农业劳动。危地马拉在全球咖啡生产中排名第八,在蔗糖和香蕉生产方面也名列前茅,同时还是拉丁美洲第五大芒果出口国。
尽管如此,危地马拉仍然只是一个中等水平的收入国家,2021年的人均GDP达到5026美元。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1/2022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危地马拉在191个国家(地区)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35位,而在中国大陆排名则是第79位。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危地马拉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98位,中国大陆排名第28位。
此外,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2023年全球幸福报告》,危地马拉的幸福指数在13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43位,中国大陆排名第64位。据亨利与合伙人公司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亨利护照指数》,危地马拉的旅行便利度排名第73位,有133个国家(地区)免签入境,而中国大陆有80个免签旅行目的地,排名第1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