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之旅,说下肺腑之言,带你看看真实的哥斯达黎加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在中美洲的一块小角落,有一个被称为哥斯达黎加的国家。它的土地面积不大,只有五万多平方公里,分成七个行政区。截至2021年,这个国家的人口已经达到了516.3万,其中95%是白人或者是白人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西班牙。
黑人占3%,而印第安人则只有0.5%。此外,还有大约1%的人口是华人后裔,他们是19世纪来到哥斯达黎加的劳动者的后代。在宗教信仰方面,有95%的人是信奉天主教的。哥斯达黎加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如果要形容它的大小,可以把哥斯达黎加的面积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提并论,而人口数量则相当于宁夏总人口的70%。

哥斯达黎加的历史曾经与黄金有所联系。很久以前,这里是印第安人的家园。150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抵达了这片土地的东海岸。他看到当地人佩戴着大量的黄金首饰,误以为找到了富饶的黄金之地,于是将这里称为“黄金海岸”。

然而,实际上这里并没有多少黄金。后来,1564年,西班牙殖民者将这片土地纳入殖民地,归属于危地马拉都督区的统治。1821年9月,哥斯达黎加宣布独立,国名也改为了“哥斯达黎加”,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富饶的海岸”。1848年8月,正式成为共和国。
尽管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哥斯达黎加的历史与秘鲁或墨西哥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这里,殖民者并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大量掠夺黄金和白银。而且,哥斯达黎加的独立过程也是和平的。

在截至2022年之前,世界上普遍认可的七个永久中立国已经确立。这些国家包括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哥斯达黎加和土库曼斯坦。但是,2022年2月的俄乌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种情况,芬兰和瑞典开始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它们在同年5月决定申请加入北约,这就意味着它们放弃了长期以来坚持的中立政策。
与此同时,哥斯达黎加成为了美洲大陆上唯一一个被认为是永久中立的国家。1948年,哥斯达黎加宣布取消军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法律上不设立军队的国家。1983年,该国正式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的。尽管哥斯达黎加的国防事务由美国负责,并且有美国军队驻扎,但国内维持着大约2万名警察以确保社会治安。

哥斯达黎加的中立政策为国家带来了稳定和幸福。取消军队后,它节省了大量的军费,这些资金被用于改善民生、推动教育发展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系统。
此外,哥斯达黎加也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尽管该国的国土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03%,但它拥有着接近全球5%的生物物种。大约30%的国土面积被划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27个国家公园、15个湿地保护区、11个森林保护区和8个生物保护区。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2%。

哥斯达黎加是众多动物的天堂。例如,尽管全球有300多种蜂鸟,但有52种可以在这里找到。科科瓦多国家公园是唯一一个可以找到各种猴子的地方,包括吼猴、白脸猴、中美洲松鼠猴和杰弗里蜘蛛猴。此外,哥斯达黎加还有200多种两栖动物,包括146种不同的青蛙和蟾蜍,其中最著名的是红眼树蛙。尽管被称为“红眼树蛙”,但它实际上属于雨蛙科。哥斯达黎加的纸币上印有该国的杰出人物,而背面则展示了各种自然栖息地和动物的图案。

哥斯达黎加,这个小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独树一帜。根据2020年的数据,这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几乎占据了全球最高的99.78%。这一惊人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丰富的水力资源,约占发电总量的72%左右。
此外,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也在能源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哥斯达黎加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国家脱碳计划》,旨在于2030年之前实现全国100%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覆盖,并于2050年实现零温室气体排放的远大目标。

这个被誉为“中美洲的瑞士”的国家,在经济、环境、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处于拉丁美洲的领先地位,并凭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游客们可以尽情探索热带雨林、活火山,欣赏各种野生动植物,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备受瞩目的旅行杂志《孤独星球》将哥斯达黎加评选为“2021年最佳无障碍旅游目的地”,而美国《国际生活》杂志则将其评为“2021年10大最佳退休国家”的榜首。这个国家的社会氛围开放包容,许多人都选择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低廉的生活成本、经济承受能力强的医疗费用、多样化的住房选择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哥斯达黎加成为众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退休胜地。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超过一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这里的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中美洲的花园”。而伊拉苏火山则是这片花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这座火山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地区,在晴朗的天气下,站在火山顶上,可以尽情欣赏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壮丽景色。这种独特的自然美景和火山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们。

在哥斯达黎加的历史中,传统的牛车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交通工具,不仅承载着商品,更象征着社会地位的象征。从19世纪中叶开始,牛车就是哥斯达黎加中央谷地和太平洋港口之间的重要交通工具,负责运送咖啡豆等物资。1915年起,彩绘牛车成为哥斯达黎加的民俗活动,备受欢迎。尽管现在牛车不再是主要交通工具,但它为哥斯达黎加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1988年,哥斯达黎加将牛车定为国家象征,对传统的尊重有所体现。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哥斯达黎加的牛车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严禁酒后驾车,并对违规者严惩。但哥斯达黎加却例外,允许司机边开车边喝酒,前提是不能酒驾。然而,酒量和醉酒程度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此,哥斯达黎加规定了血液酒精含量不超过75毫克/100毫升的标准,只要不超标,就不算酒驾。相比之下,我国的标准是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为酒驾,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为醉驾。哥斯达黎加的标准已接近我国的醉酒驾驶标准。

玉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中美洲的印地安人最早将玉米改良成农作物,哥斯达黎加的原住民也是他们的后裔。长时间以来,只有印地安人掌握种植玉米的技术。15世纪末,哥伦布把玉米带回欧洲。16世纪初,葡萄牙人通过海上贸易把玉米传入印度和中国。哥斯达黎加国徽上的玉米粒象征着对玉米作为世代养育之物的敬意。
哥斯达黎加男足被称为“加勒比海盗”,是中北美和加勒比足球联盟中的一支强队。他们已经六次成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其中2014年的表现最为抢眼,打进了八强。本届世界杯,哥斯达黎加与德国、西班牙和日本同在E组。尽管他们在首场比赛中以0-7大败给西班牙,但在第二场比赛中却以1-0险胜日本。

然而,根据最新的FIFA排名,哥斯达黎加位居第31位(而国足仅位列第79位),与同组的德国和西班牙相比,他们的实力差距显而易见。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哥斯达黎加很可能会在小组赛止步。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的一场比赛中,哥斯达黎加以2-0战胜了中国男足,成为少数几支在世界杯上战胜过中国男足的球队之一。
哥斯达黎加曾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传统国家,菠萝、香蕉、咖啡等农产品在其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截至2021年,哥斯达黎加的人均GDP总量达到1.24万美元,与中国相当。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哥斯达黎加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62位(中国大陆排名第85位);

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哥斯达黎加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第62位(中国大陆排名第28位);最后,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NDN)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报告》,哥斯达黎加的幸福指数排名第23位(中国大陆排名第72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