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败光300亿,如今盯上“暴利”行业,美妆一哥陈欧又杀回来了?


本文作者 |  椰  子
责任编辑 | 一乙木
最近中国霸总短剧收割欧美的话题,引发大量讨论。
那些国内没有市场的题材,在国外拍成短剧之后,播得异常火热。
甚至该短剧APP的排名,已经冲上美国IOS的总榜第二,娱乐榜第一,力压海外版抖音Tok Tok。

短剧能火到国外去,说明这个市场蛋糕现在已经做大了。
低成本制作,就算赔了压力也不大,可一旦押中爆款,赚个百倍千倍也不是没可能。
这样的生意对投资者而言,极具诱惑力。
就连昔日的“美妆一哥”陈欧,也杀进了短剧市场。
着手搭建自己的短剧平台,正在积极推进版权交易。
曾经投资1.2亿拍剧扑街的他,这一次为什么又把宝押在短剧上呢?
01
往前推十年,提到“美妆一哥”可能没几个人能联想到李佳琦,但很多人应该会想到陈欧。
毕竟陈欧给美妆带货大火时,李佳琦还没什么名气。
作为大学时期,就设计出GG-game游戏平台的大学霸,陈欧甚至在大学创业期间攻读了美国斯坦福的工商管理。
2009年卖掉GG-game之后,陈欧毕业后第三天便杀回国,开启了他的另一段商业史。

本想把新加坡大获成功的游戏模式带回国内,可是当时国内的环境与其并不适配。
陈欧和当时的创业伙伴戴雨森共同努力好几个月,结果却反响平平。
但陈欧并没有放弃,而是想要另辟蹊径,并且得到了投资人徐小平的大力支持。
二人商量一番后,将目光锁定在美妆领域。
2010年3月,陈欧和戴雨森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让团美网成功上线。
就这样“草率”地将团美网上线后,居然收到了超乎预料的成果。
仅仅第一个月利润直接上了10万元,积累用户几万名。
而5个月之后,团美网的月利润更是直线攀升,达到300多万。
在同年的9月份,团美网的利润依然大势增长。
陈欧正式启用全新域名,并将其定位在美妆的垂直领域,更名为“聚美优品”。
那时候的陈欧,刚从国外留学回来,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聚美优品可以说让他赢得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4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市场估值最高时超过300亿人民币。
31岁的陈欧也成为了纳斯达克最年轻的敲钟者。
而聚美优品既是陈欧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看作是他的商业“滑铁卢”。
然而上市的好景不长,聚美很快就陷入了假货风波,口碑下滑,股价狂跌。
在此期间,陈欧的电商投资也相继受挫,聚美优品逐渐走向没落。
直到2020年,陈欧通过私有化,让市值缩水超过9成的聚美优品退市。
当然,陈欧的投资从未间断,常言道商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赢有输很正常。

虽然聚美优品以退市的方式告别辉煌,但陈欧投的另一个项目,却是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
2015年,陈欧进军母婴市场,投资3.72亿元开发宝宝树。
只用三年时间,将其做到港交所上市,成为“母婴社区第一股”。
宝宝树虽然当时成绩斐然后期乏力,但确确实实让陈欧当年大赚了一笔。
两年后,他宣布出资3亿收购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
当时还被王思聪发朋友圈嘲讽,也让此事热度大涨了一波。
2019年时,街电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40%,基本覆盖全国95%的城市。
共享充电宝的项目,从被唱衰,到如今遍布街巷,可见成功。
与其说陈欧是个搞电商的,不如说他是个投资客。
陈欧一直在不断发现新机会,敢于投进新赛道。
他曾经投过的项目还有智能家居、无人机、颜值贷等等。
他似乎永不服输,永远在寻找下一个风口的路上。
当然影视娱乐的投资他自然也没有放过。
即使从前踩过坑,这一次依旧卷土重来,决定杀回影视圈,不过赛道有所转变罢了。
02
陈欧与影视娱乐圈可谓是渊源颇深。
当年他回国创业时,没钱搞宣传,投资人徐小平建议他自己做代言人。
在那个时期的陈欧完全算是“网红”人物,甚至可以成为半个娱乐圈的人。
聚美优品刚创立时,他那段为自己代言的经典广告词。
不仅打出了自己和品牌的知名度,甚至让那一串广告词,也火出了高度,被网友称为陈欧体。

除此之外,陈欧还通过不断参加综艺来增加曝光度。
凭借优秀的履历和能力,加上俊美的外貌,他的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
当过天津卫视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的嘉宾,
上过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快乐女声》,
就连央视《创新无限》他也曾经去过。
陈欧的自我营销相当成功,微博粉丝冲破4000万,甚至远超马云和雷军。
如今他的热度早已沉寂多年,粉丝也还有3700多万。
娱乐圈的影响力让他成为了网红,陈欧深知这个圈子的价值。
于是开始投资影视文化产业,创办聚美影视公司,并筹拍都市爱情剧《温暖的弦》。
剧还没开始拍,陈欧便以选角之名,上了湖南台综艺《一年级》为其预热。
顺便将首播权卖给了湖南卫视。
而这部有张翰和张钧甯两大明星站台的剧,即使剧情被骂、被嫌弃,但是播放量截至收官仍有近70亿。
然而,这部剧的耗资1.2亿,全网播放量加起来才这么多,无疑是个失败的投资。
从上综艺到投资拍戏,陈欧和影视圈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后来陈欧还开发了短视频APP。
但因为某些原因被大量举报,还因爬取类似平台的视频和用户评论被告,法院判赔付对方500万。
本以为他会就此对影视文化类的项目收手,直到今年关于他要进军短剧的声音传出才明白:
关于影视红利陈欧从来都没放手过,只是试水失败后,一直在等待时机。
陈欧作为投资者的商业嗅觉一向敏锐,但是即使他押得对行业,却并非每一次都能做成。
这一次不知道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03
被陈欧盯上的短剧赛道,可是不简单。
绝对能算得上一个市场红海,而且还是一片潜藏“暴利”的海。
腾讯视频等大平台上推出的短剧越来越多。
今年大火的《招惹》以500万左右的总成本,撬起了超2000万的回报。
这类短剧一般在十几分钟左右一集,和多数动漫作品时长相近。
而更为突出和暴利的,还要属每集三分钟左右的竖屏短剧,一部大概在100集左右。

而各种小平台制作的短剧,也一样有着超高的投入产出比。
前段时间演员徐艺真和孙樾的两部小短剧,24小时的充值流水分别突破了1200万和2000万。
在短剧圈子里,这样的项目可以算得上是爆款。
而他们独特的庆祝方式就是花花绿绿的水果蛋糕,中间是糯米纸打印的喜报。

由于时间很短,每一集必须将冲突设定、剧情发展、反转等精彩桥段高度浓缩,所以用户粘性相当高。
剧集精彩自然有人愿意掏钱观看。
并且一般11集左右就可以开始收费,甚至平台在过了付费观看的最佳红利期还能打包卖给别的平台。
通过看广告获取下一集等方式,继续赚广告费。
而且除了广告和会员制创收外,还能通过版权费、分账等形式获利。
高收益固然吸引人,但投资人个个都是人精。
能被各家都盯上的蛋糕,自然还有其特别之处,不然也不能以“暴利”形容了。

要想利润高,与高收益相辅相成的,就得是低投入。
短剧刚好可以满足这个特点,竖屏短剧一般制作成本就十几万。
能够做到50-100万已经算是精品了,大平台的横屏短剧投入一般也是在200-300不等。
因为短剧的布景少、人物少,甚至演员都用不知名的,成本自然能降下来。
再加上制作周期压缩,横屏两三个月一部,竖屏短剧疯狂一点的能压到一周一部。
这样一个低投入就可能得到高回报的行业,其实被无数投资人看好,不只是陈欧一个。
但也只是可能获得高回报,毕竟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存在。

短剧最大的风险就是如何押对爆款,只有剧爆了,才能谈回报。
所以投资短剧必须堆量,大量买入ip,这也是消息曝出来时陈欧正在谈的产权问题。
随着入场的人越来越多,买量的成本在增加,搭建自有平台的风险也在提高。
当受众群体一旦习惯了市场上的主流播放媒体时,自建的新平台该如何引流会,成为巨大的问题。
或许可以尝试先与大平台合作推出剧集,时机合适后再给自己的平台引流。
短剧这个蛋糕很香,但能不能顺利吃上,就得看各方的本事了。
作家张小娴曾说:“人生不是一定要赢,但是,请不要输给过去的错误和愚蠢,不要输给从前的自己。”
陈欧正是如此,他总是在不断往前冲,不管旁人如何嘲笑他的过去,也没有停止继续前行的脚步。
人生仅此一次,既然有条件有能力,潇洒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又何妨?
哪怕行差踏错,收拾好心情,拍拍身上的尘土,照样可以再出发。
过去可以任人否定,未来始终由自己决定。
“商业冒险家”陈欧,永远在路上。

往期推荐
| 从考场到职场,逃不掉晨光文具的“手掌心”,20多年为何屹立不倒?
|曾经的山东首富,资产1400亿,欠债不还,原来是“真”穷?
你的「赞」+「在看」,毒sir都看得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