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张大佬的照片在资本圈内流传甚广。
照片中的男人,穿着邋遢,站在街头捧着盒饭,狼吞虎咽。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男人是街头趴活的农民工。
其实,他是隐藏的“资本大鳄”刘益谦。
2023年3月,《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刘益谦及家族资本共计380亿。
90年代,刘益谦一战成名,用一年时间,在股市狂赚100万,被称为“民间股神”。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人均工资才195元。
他还是中国收藏品第一人。
2014年,他用2.8亿元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不到一年,他又花费10亿多元人民币,买下了意大利名画《侧卧的女人》。
他曾扬言:“我最大的优点是有钱,最大的缺点是不懂。”
他曾用20年时间,在艺术品方面投资多达几十亿,仅2009、2010两年,投资就高达20亿。
“壕”气,真的是“壕”气!
后来,他又嫌藏品太多,家里放不下,在大都市上海,修建2所美术馆,据说花费2亿元。
不少人开玩笑说:“刘益谦的阔绰,只有乾隆比得过。”
刘益谦说,他对金钱是贪婪的。
6月14日晚间,国华人寿成功拍卖到世纪华通的股份,成为该公司股东之一,而国华人寿的幕后大佬就是刘益谦。
他入股世纪华通,是因为世纪华通旗下子公司,与人联合建立了一个项目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AI算力服务。
这位投资大佬似乎每一次都能站在风口上,上一次还是因为他旗下的亨迪药业。
作为国内第二大布洛芬原料药企,2022年底布洛芬需求量暴涨,亨迪药业恰好踩上了风口。
短短时间内,其股价从十几元涨到五十几元,市值也飙升至100多亿元。
“45天狂赚60亿”,也让刘益谦成了当时最让人眼红的投资大佬。
刘益谦赢麻了!
江湖从不缺刘益谦的故事。这个草根出身的男人从年少时就站在了风口上。
80年代高考刚恢复,人人都忙着用知识改变命运,只有他想的不一样:
“你们继续读书吧,我要去赚大钱了。”
一开始,他跟着舅舅做皮货生意,因为皮包样式独特,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刘益谦脑子转的快,后来,他干脆外包给别人做,自己从中赚取差价,每天“赚100多块不在话下”。
刘益谦曾经说:“我不幻想自己一夜暴富,但我不会放过每一次暴富的可能。”
事实上,刘益谦敢抓,也能抓住机遇,不错过每一次时代赋予的暴富机会。
什么赚钱,他就干什么,开杂货店,卖皮包,后来出租车一出现,他又果断去学了驾照,拉起哥哥一起做起了出租车生意。
经过一番折腾,刘益谦很快就赚下了几十万身家,那可是八十年代。
刘益谦是个聪明人,深谙“钱能生钱”才是最快的赚钱方法。他的一个举动,彻底开启了“造富”神话。
1984年11月,上海等地开始发行股票。因为是新鲜事物,知道的人并不多。
有天,一个深圳的朋友来上海找他,目的是买股票。深圳人跑到上海来买股票,敏感的刘益谦意识到股票是一个赚钱机会。
可问题是刘益谦属于散户,不懂股票,不知道买哪只好。他深入研究后,明白选股票,其实是在选股票背后的公司,公司有潜力,股票才能涨。
他发现自己家商铺所在的豫园商场也有股票,他常年跟这家公司打交道,了解它的实力,认为它可以。
随后,他花费1万元,买入豫园商城的股份。
家里人知道后,都反对他的做法,认为股票不靠谱。
没人支持,没人理解,换做一般人早卖了,可刘益谦不,因为这是他目前唯一挣大钱的机会。
他“憋”了整整一年,直到豫园商城每股涨到1万元,他才全部套现,挣到第一个100万。
股市里跌了不卖的人很多,但涨了还能不卖的少。
挣到钱的刘益谦想要再接再厉,于是他把出租车和商店,交给哥哥照看,自己则一头扎进股市。
他用赚到的第一桶金涉足“股票认购证”。
一开始,他和许多人一样只是通过炒作赚取差价。时间一长,他发现,炒作认购券的收获与付出不对等,付出多,收获少。这让他有些泄气。
但他不信邪,仔细研究发现,一旦认证券中签,价格将更高。
发现二者区别的他,犹如发现新大陆,兴奋不已。之后,他投下重注,大量高价回收认购证,中签后再卖出去。
凭着胆大心细,刘益谦收获丰厚的利润。
据他的回忆,成本30元一张的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能够翻200倍。20万投入,一转手,稳赚了300万。
目前为止,刘益谦一直胜券在握,但他也有差点“栽跟头”的时候。
1995年初,国债期货交易火热,刘益谦不可能错过。
当年,万国证券由管金生做主,他联合多方做空327国债,刘益谦也参与其中。
随着做空方与做多方的“斗争”进入白热化,刘益谦敏锐地发现,做多方由“中经开”主导,它背景雄厚,可能有内部消息。
于是,他立刻卖空做多,躲过一劫,而管金生却破产入狱。
靠着敏锐的市场嗅觉,独到的眼光,刘益谦抓住了许多个“风口”。
刘益谦的投资理念一向是:高风险有高回报,享受战胜风险带来的快乐。
股市给人勇气,也给人恐惧。
刘益谦实力慢慢增强,便想试一试国有股和法人股。但那不是个人能进入的领域。
怎么办?
2000年,刘益谦在上海成立公司,取名新理益,随后他飞速玩遍市面上的国债、打新股、法人股等,他的资产也随之增长。
但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刘益谦购买的地产股出事了。
2009年,刘益谦耗资产60亿元,购买了8家地产公司的定增股,包括保利地产等等。
一开始,账面整体收益一度超过50%,令刘益谦信心倍增。他以为自己和以前一样,是顺“势”而为,但这次他没占到“势”。
2010年,房地产行业出新规,地产股价一路下跌。刘益谦前后投资的保利和金地增发股,一下子让他亏了将近5个亿。
刘益谦前脚接受采访时,还声称不会轻易放手地产股,后脚他就不得不“割肉”自保。
面对地产投资的亏损,刘益谦坦言,地产行业瞬息万变,他太乐观,对风险准备不足。
虽然在地产投资上掉到了“坑”里,但对刘大佬来说,也只是投资路上的小曲折。
刘益谦一直被人认为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但面对国内股市动荡时,他选择义无反顾的出手。
2015年6月,A股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一路下跌,中国股市也随之疯狂下滑。一夜之间,千股跌停,九成散户被套,无数家庭遭遇免顶之灾。
股市危在旦夕时,许多富豪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刘益谦不同。
在明知自己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时,依旧选择站出来,“为国救市”。
他火速联合大小股东救市,两天时间,他向股市抛掷10亿元。
后来,他说:“我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既得利益者,财富主要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当这个市场可能发生系统风险时,买入二级市场股票是我的不二选择。”
如此的大气与担当,使他在国民中的形象大大提升,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
其实,刘益谦这一路走来,喜欢他的人有,骂他的人也不少。
2014年,刘益谦花2.8亿港币买下明成化年间地“斗彩鸡缸杯”,拍卖完成后,他太激动,拿起没洗的鸡缸杯,倒了杯茶饮用。
这件事引起网友的指责,说他不尊重文物。
按理说,这是人家买下的东西,爱怎么就怎样。但谁让他用的是文物呢?
事后,刘益谦赶紧出来道歉,说自己只是太激动,并没有不尊重文物。
讨厌刘益谦的人,骂他买艺术品是为了“洗钱”,骂他是最俗气的富翁。但他本人一点也不介意,还是在买买买的路上停不下来。
多年来,刘益谦收藏了无数珍贵艺术品,其中不乏上亿的物品。
比如王羲之所作的草书《平安帖》价值3.08亿元。
《侧卧的裸女》价值10.84亿元,创下艺术品拍卖第二高的纪录,仅次于毕加索画作《阿尔及尔女人》。
为了存放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刘益谦特意在上海开设两座龙美术馆,并且对外开放。
龙美术馆常年保持百元票价,还设有免费开放日。
刘益谦说:“收藏是把艺术品收起来、藏起来,它本身反映的是一种占有。而美术馆不同,它是满足我‘占有’的前提下,把收藏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其实,商人最朴素的优点,就是逐利。
为什么大佬们有钱后要买收藏品,一方面是喜欢,但更重要的是投资。
据统计,这几年,刘益谦光是花在藏品收购上的钱,就有20多亿,而刘益谦的老婆曾透露:“投资艺术品,收益都蛮好的。”
为何就连买收藏品,刘益谦也能赚到钱?
他曾经这样说,我不懂收藏品,要想不吃亏,“买贵的”是最朴素的真理。
“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争,越有人争的东西越是好东西,我就买贵的。”
买艺术品需要独到的眼光,投资更是如此,否则老手也会翻车。
2015年,刘益谦花100亿元买下14.72%的长江证券股权,成为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也许是多年研究公司架构和管理给了他信心,这次竟亲自下场经营。可一个人总有能力边界,资本投资与经营企业需要的能力完全不同。
刘益谦入主长江证券后,公司业绩持续下滑。到2018年,净利润比前一年缩水83%,长江证券的市值也跌了超60%。
此时的他,已无能为力,但又因投资太大,卖出就意味着所有钱“打水漂“。
只能一直持有,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新理益集团仍旧是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
然而就在不久前,刘益谦刚刚入主的世纪华通被立案调查了!
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对其进行立案,世纪华通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20%多,市值蒸发近百亿。
此番操作,刘益谦就亏损高达上亿元。
当然,这对于刘益谦来说,不过是“小幅震荡”罢了,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于他这个级别的大佬来说,还算不得什么。
有句话说,有些人20岁就死了,不过到80岁才埋罢了。
大部分人年纪轻轻,就过上不断重复同一天的日子,从未想过打破生活的节奏。
而花甲之年的刘益谦,依旧折腾着。
| 先别忙“讨伐”农夫山泉了,这些“伪国货”日资饮料,已经在华捞金几十年了
| 月销仅1台!一代神车桑塔纳被迫停产,新一届中国人已对合资车营销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