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年卖出1亿台,如今直面内忧外患,“小家电第一股”将如何招架?


双十一战绩一年“惨”过一年,电商红利期,莫非真的已经结束了?
据统计,去年双十一期间,全网累计揽收快递量20.27亿件,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然而,淘宝和京东都没有公布具体的GMV数据,只是透过这个数字来宣告活动成功,相较往年多少有些反常。
同时,各方大数据平台的分析结果也几乎一致认为,这个双十一活动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很多。
先前捷报连连的小熊电器,如今也是默不作声,而去年天猫双11的小家电销售排行榜前十,更是已经不见小熊的踪影。
作为国内小家电市场的代表品牌之一,从小熊电器公布的财报来看,去年小熊电器各季度的营业收入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过程。
然而,其利润在同比状态下却处于下降状态,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小熊电器,如今似乎也有些风雨飘摇了。

2006年成立的小熊电器,利用家电市场的长尾效应,开辟出一条特殊的赛道。
很多时候,市场追求的是产品的多功能方向发展,如手机可以当平板、相机用,而平板可以一定程度上当电脑用;又或者是从功能单一,但比较刚需的角度去开发产品,升级技术。
但小熊电器的市场定位恰恰相反,其从传统大家电很难兼顾某些小需求入手,开发针对性的产品。
因为这类产品通常“非刚需”,所以小熊靠着可爱和活力的外观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然后设定使用场景,告诉消费者每个电器在使用时的便利感。
网图
2008年,小熊电器启用线上授权经销的销售方式,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向前迈步,而自己的淘宝商场旗舰店,却是第二年才正式开通。
当他们的二期厂房正式投入使用时,年产量就已经超过了500万台。
小熊电器前几年发展得虽好,但企业增速最大时期,还是在上市后的那一年。
随着将产品推广与互联网紧密融合,踩在直播电商的风口上,小熊顺势起飞。
网图
2019年正式敲钟上市,股市一开盘,身价便猛涨至超50亿,人称“小家电第一股”。
第二年身价更是狂飙式往上蹿,最顶峰时期市值超过250亿,这一匹小家电行业的黑马,急速狂奔。
然而好景不长,疫情逐步放开后,小熊的股价却是一跌再跌。
如今小熊电器股价已经跌破60元,每天单股在55~60元的区间徘徊,比起2020年最高时的160多元每股,已经缩水了六成多。
网图
昔日的“创意小家电第一股”今年3月再次推出股权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不超过1.2亿元,企图以此刺激股市,挽救自己的股价。
可一边是企业回购,另一边又面临着大股东减持,因而时至今日,小熊电器的股价回暖并不明显。

其实,从2022年开始,小家电市场的整体走势便不容乐观,
而在出现增速放缓,销售量下滑等颓势的小家电市场上,小熊电器却在双十一时,依旧交出了销售额同比增长40%的亮眼高分答卷。
网图
2022年双十一还未过半,小熊电器就冲到了当年天猫中式厨房的前三名,销量和营收依然相当可观。
根据2022年11月15日,小熊家电官网的新闻披露,双11活动中小熊有9大品类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甚至某些单品的增长超过200%。
从2022年双十一到去年的Q3,小熊电器整体营收都在逆势增长,又为何会陷入股价狂跌、大股东减持的困境呢?
网图
这一切或许和小熊曾引以为傲的产能有关。
去年,小熊电器的一个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建成封顶,使得公司的总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该项目若是全部投产,年产量将有望达到1500万台。
但产能攀升的同时,小熊电器的销售数量其实处于一个减缓状态。
2022年时年销量4023.32万台,相比于2021年3895.27万台,同比增长3.28%,而数据显示,同年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是14.18%。
营收增速快过销量,说明小熊电器的提价升级策略卓有成效,但销量减缓,周转期偏长,最终导致库存压力增加。
因此,小熊在释放产能的同时,提高全线运营的效率也迫在眉睫。

小家电市场遇冷,实际上小熊电器的危机不止有库存的内忧,更有实力强劲的“外患”。
2022年天猫双11小家电排行榜第三名的追觅科技,是2017年才成立的后起之秀,直接取代了小熊电器去年的位置。
追觅主打智能家电,掌握着全球领先的技术。
而小熊以往的小家电市场占有率,主要靠外观和构建产品故事,以及强大的营销推力而来。
全渠道的运营策略, 线上线下并行,传统电商平台与新进直播电商平台平铺,布局小红书、社群私域、公众号等渠道。
虽然技术上缺乏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但小熊靠着营销独占鳌头,稳坐小家电头部的交椅。
技术不够硬的弊端除了容易被抄袭和超越以外,产品质量也存在问题,近几年小熊电器平价但是不经用的点评越来越多。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这个品牌的投诉也主要集中在质量上。
因而,最近几年小熊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加大研发投入,2018—2022年以来,研发费用从不足5000万,追加到了1.37亿元。
即便如此,研发投入的比值与营销费用相比,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网图
不过,小熊电器的技术投入占比正在逐年递增,已经踏上精品发展的路线,开始研发智能化家电,打造高单价产品。
去年7月封顶的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总投资6个亿,小熊电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全球智能小家电制造示范基地。
除此之外,小熊电器目前还拥有另外3个智能生产基地,先后投资10亿对各大园区进行改造。
数智化发展的方向,其实早几年就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小熊电器利用5G等新技术,对原有的数据中心进行了重构,对企业内部数字化核心进行优化,以此支撑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数智化产品研发提供基础保障。
网图
目前,小熊电器已经上架了无线充电热水壶,既能烧水还能给手机充电,即使在野外露营也能精致起来。
而各种可自己按需求预约工作的养生壶、持续恒温智能光感节能的电热水瓶等等,也纷纷开始推广、售卖。
做研发小熊电器是认真的,不仅搭建了3级研发体系,还拥有10个左右的研发团队,国家专利更是多达1500多项。
创意+智能的小家电,既没有丢掉原本“萌家电”特色,又很好地将高精技术融合,又平价,向着中高端价格产品转型。

小熊电器原本的市场定位就是利用大家电的长尾效应,集中开放个性化产品,聚焦于非刚需的功能具体化产品。
以小而精美的概念,进一步打开年轻人市场,朝着做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越来越靠近。
但近几年小家电市场不太好做,老品牌很容易做出小家电分支,而想要模仿也比较容易。
小熊电器也在开始往大家电靠拢,比如研发迷你洗衣机和电饭煲,将传统家电迷你化。
网图
有人还特地打电话到小熊电器询问对方关于有无研发空调的安排,小熊方面的回应是目前还没有打算。
小熊电器正在将创意小家电与智能化结合的海洋里畅游,并且将市场基本盘越铺越宽。
从厨房小家电,到母婴个护小家电,品类相当齐全。

其中2022年双十一时,小熊电器的母婴类产品就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暖奶器同比增长291%,销量大幅提升。
母婴市场的潜力始终存在,尤其是现在的人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能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消费能力基本不弱。
据母婴研究院预测,今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
那么智能小家电产品进入母婴市场,提前布局,前景可观。

小熊电器至今仍是国内小家电的龙头企业,虽然在逐年加大研发投入,但销售费一直都远高于研发费用。
绑定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互联网销售渠道,仍然是其主要的营销方向。
而针对大家电研发的逐渐靠拢和不断开辟新赛道的战略布局,对于增加企业的持续性来说,无疑是两步好棋。
小家电技术性弱,可替代性过强,仅靠创意美观的外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技术才是更稳定的核心竞争力。
网图
但同时小家电市场可以走的方向很多,品牌“高性价比”的市场定位不可能完全抛开,所以开发新赛道,横向发展抢占份额,也不失为一个高招。
消费回归理性的大环境下,“非刚需”的理念或许不再适合成为企业的主推方向。
而营销也填不了质量砸下的大坑,小熊电器想要重回巅峰,要走的路可谓荆棘重重。
小熊电器目前的两大方向就是加大研发,向高端产品线靠拢,开辟新赛道,横向稳住当前地位。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提高核心技术与保质保量双管齐下,才能赢回顾客的心。

| 先别忙“讨伐”农夫山泉了,这些“伪国货”日资饮料,已经在华捞金几十年了
| 月销仅1台!一代神车桑塔纳被迫停产,新一届中国人已对合资车营销免疫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