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的武汉东湖,第九届“321跑步节”运动员的汗水伴随着美丽的樱花齐飞,同时起飞的,还有特步的冠军版跑鞋新品发布会。
天河机场的巨型樱花鞋、武汉著名的赏樱花胜地东湖的樱花跑,还有武汉马拉松,运河特跑活动等,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跑步活动,如火如荼地绽放着特步的春天。
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健身运动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而在各项日常可参与的运动中,跑步无疑是最受青睐的选择。
这几年的相关数据,也确实能让人大吃一惊。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的跑步市场,仅核心跑者就有1亿人,且还在快递增长。
大众跑者就更多了,已经高达3亿多人,也就是14个中国人里,约有1个是“老跑手”,3个参与者。
更加让人不得不瞩目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各种形式的跑步活动。
2023年全年,中国一共举办了580场路跑,参与人次550多万人,而这就是不容忽视的巨大“跑步装备”市场。
而这其中,特步显得尤为亮眼。
谁能想到,就在三十几年前,一个草台班子竟然在丁水波的运营下,快人一步抓住了先机,奠定了如今登顶【中国跑步第一股】的基础。
据有关数据显示,特步已经成为了中国跑者的首选品牌,不仅如此,在全球各大品牌零售量的统计中,特步也是遥遥领先。
一直跟在安踏身后的特步,这一次却在新兴的“跑步经济”中抢在了所有品牌的前面。
特步的掌门人是号称“晋江鞋王”之一的丁水波,他的经历也是很传奇。
从小家境贫寒的丁水波,8岁开始沿街叫卖,17岁就辍学在家。
不过,他辍学并不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而是自己非要去闯天下,硬生生断了父亲想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念想。
有趣的是,丁水波之所以会选择做鞋这条赛道,完全是因为他班里有个同学,家中开了一家经营情况不错的鞋厂,家庭条件优渥,他不服气便也要开。
带着几分赌气的意味,一代鞋王就此出道。
丁水波的起步,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叫来了两个跟自家一样穷的兄弟,三个人在家门口搭了一个小棚子,就开始了创业之路。
这段时间,哥仨既是老板也是工人,都各自拿出了所有的家当,找厂家做出了300双旅游鞋,硬着头皮找销路。
可是,丁水波的鞋要名气没名气,拼价格和质量也没优势,怎么卖呢?
最初一段时间,他们只能拎着鞋到处去推销,却始终无人问津。
正当哥仨开始感受到绝望的时候,转机来了。
一天,有个成都商人找到了他们,承诺愿意买走他们的鞋,但有个条件,这第一批货得赊账。
因为他也没多少本钱,希望先拿货,卖出去后,再打款。
这可是有点为难人。
若是同意,这批鞋子有可能一去不回头,钱货两空;
但若是不同意,这300双鞋子,靠哥仨自己也是卖不出去。
最后,丁水波决定赌一把,大不了一无所有,从头再来,便和成都商人达成了合作。
没想到,这把他赌对了。
一个月后,不仅那300双鞋子的货款打了过来,成都商人还又下了订单,要和他长期合作。
自此开始,丁水波不用再为销路发愁了,就这么一个草台班子,头一年就卖出了2000双鞋。
有了钱就可以接着招工,扩大规模,第二年他们卖出了5-6万双鞋,销量翻了几十倍。
当初那个沿街叫卖的穷小子,短短几年竟逆袭成了小老板。
到了1990年,丁水波的鞋子年产值已经超过了3000万元,不仅在国内大卖,还销往了美国、西班牙、智利等欧美国家,赚得个盆满钵满。
从没有品牌只重销量,到创建“特步”品牌、邀请谢霆锋做代言人、推出联名款“烽火鞋”,丁水波的生意越做越大。
最关键的是,丁水波在新千年到来之际踩到中了风口,赶上了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爆发期。
2010年,丁水波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了7500家零售店,年营收高达55亿,成为了国内体育用品领域的巨头之一。
但是,相比李宁、安踏还是差点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的老板丁世忠,正是让丁水波起了当“鞋老板”念头的那个高中同学。
客观来讲,在最初各家运动品牌“跑马圈地”的时期里,特步其实是错过了好时机的。
在李宁和安踏借国风之势,大打时尚风潮时,特步并没有及时跟上,失去了先手优势。
不过,“建立多品牌”的这一波浪潮,特步算是跟上了。
“要想给消费者深刻的印象,就要在细分品类找突破!”
本着这样的想法,丁水波开始选自己的赛道。
“跑步没有场地和年龄的限制,可以一个人在家跑,也可以万人一起跑,我看好中国的跑步市场。”
于是,丁水波把自己的深耕领域,定在了“跑步”这个赛道上。
眼见安踏因为收购了FILA,实行多品牌战略效果非常的好,丁水波就又动了效仿的心思。
2019年,安踏收购的FILA全年营收高达147.7亿,是特步(81亿)的两倍,甚至赶超了李宁,丁水波能不动心。
特步开始收购副品牌,并进入了时尚运动领域,正式部署了品牌国际化战略。
丁水波开始建立自己的多品牌王国,2019年就收购了盖世威等4个品牌,逐渐发展成了拥有5个品牌的特步。
索康尼是特步参照FILA选的品牌,历史悠久,在国外有行业地位。
在并入特步前,它被称为跑鞋中的“劳斯莱斯”,是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
但是,索康尼在中国市场其实没什么名气。
因此,特步希望把索康尼当作一个突破口,借此在高端市场开辟一席之地。
但是,鉴于中国市场的现状,特步还是给索康尼换上了中国特色的外衣,在保持它原有的特色外,设计研发了专门会对中国消费者的“中国线产品”。
这一“中国线产品”的操作十分成功,成为了品牌的一大亮点。
索康尼在特步的运作下,在国风各大跑步赛事上,频繁亮相,甚至在2022年的上海马拉松上,索康尼的曝光率相当高。
索康尼也不负所望,真正成为了特步的“FILA”,仅用4年就实现了盈利,成为了特步旗下的拳头品牌,带动着特步的营收。
2023年,索康尼营收已达7.96亿元,特步的品牌矩阵也稳步建成。
在定下了跑步赛道后,丁水波不仅把多品牌定为战略,更是进行了跑步生态的投入。
在国内马拉松领域,特步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也正是这些赛事拉动着跑步商品的巨大需求。
相较于滑雪、瑜伽等运动,跑步是受众最广、门槛最低的运动,不限场合,不限年龄,不限收入,只要有一双舒服合脚的跑鞋就可以。
而特步也是把自己产品布局了高中低档,不论你的预算是多少,只要你想,总有一款适合你。
“我希望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大众跑者,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轻松感,不只是身体,更是心理上的。”
特步也因此研制了适合不同场景、不同消费人群的跑鞋。
“中国跑鞋 中国特步”,在这个战略下,特步又接住了“碳板跑鞋”的下沉,横穿出世了国货碳板跑鞋“160X”。
2019年可以说是特步的重要年度,不仅定下了多品牌的战略,更是推出了得到精英跑者认可的“160X”。
160X不仅是特步发展史上的明星之作,也是中国碳板跑鞋发展史上的重要角色。
目前,160X已经迭代到了5.0牌本,更是有83位跑者穿着它拿下了370个马拉松冠军,成为了主旋律。
这个系列不仅针对精英跑者,而是分为精英、大众、专业三个系列,从训练到参赛,适应不同需求。
从2019年开始,特步一步步成功地从体育娱乐转型到了跑步专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缘于深耕马拉松市场,营造跑步生态圈。
不仅大力赞助各种跑步赛事,特步也用实力证明了:它能帮专业运动员实现突破,一个个马拉松冠军都是它实力的证明。
近年来,在中国男子马拉松赛事中,最受参赛者喜爱的跑鞋品牌就是特步。
光是在2023年,便有42名百强选手选择穿着特步参赛。
有了这样的布局,特步的“后劲”正一步步地体现,跑步生态国的建立,大大带动了国内的跑步事业,如今跑马成为了一个很大众的活动。
2023年,特步甚至进一步提出“十百千万亿计划”,希望以跑步服务中心,带动合作伙伴,推出跑步达人,带动一亿人跑起来,这野心是有目共睹。
只要跑起来,就有需求,穷跑只要一双鞋,富跑那就需求无限可挖掘了。
特步的领先,在跑步赛道那是有绝对优势的。
2023年,特步全年的财报也是喜势惊人,营收达到了14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盈利方面,特步的成绩也让人刮目相看,全年经营溢利增至16亿元,毛利率更是达42.2%。
就算是外行也看得出,特步的这桩生意很赚钱。
而且就目前来看,马拉松确实也是一项很吸引人的赛事,不仅商业大佬很多都是马拉松的忠实爱好者,更是众多中产的最爱。
甚至有人爆料:“这几年银行圈和券商圈的跑步氛围很浓厚,跑步还关系着升职加薪的事。”
所以,无论是健康维护,还是关系维系,特步的跑步生态圈都是很成功的。
先人一步的特步也在这个生态圈里尝到了甜头。
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马拉松跑鞋穿着率,特步首屈一指,是当之无悔的第一品牌。
特步在股市的表现也相当的强劲,被称为“中国跑步第一股”。
“在某一细分领域,坚持长期主义,做到数一数二!”
这是丁水波的野心,也是特步的经营理念。
去年8月底,在谈到特步如何从跑步细分市场突围时,丁水波曾直言不讳地说,是“耐了十多年的寂寞”。
无论是“中国大众跑者首选品牌”,还是“中国跑步第一股”,都证实了这一长期战略的正确性。
特步的跑步生态圈正良性发展,不断扩容,成为特步未来业绩的强大支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空间。
特步,非一般的感觉。
| 先别忙“讨伐”农夫山泉了,这些“伪国货”日资饮料,已经在华捞金几十年了
| 月销仅1台!一代神车桑塔纳被迫停产,新一届中国人已对合资车营销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