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木 兮
责任编辑 | 一乙木
茅台联姻瑞幸打造酱香拿铁,蜜雪冰城与中国邮政巧妙联动,实现“无痛上岸”,三全食品开发生产猪肚鸡。
粮仓河南不仅有茅台、雪王、三全食品这些谋求创新发展的企业,还有新晋流量“锅圈”。
一个用时6年就完成了三全食品32年、蜜雪冰城13年营业收入目标的顶流。
锅圈于2023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助力创始人杨明超以50亿身价闯入《胡润百富榜》,成为鹿邑首富。
那取得如此亮眼成绩的火锅食材第一人,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杨明超出生于河南鹿邑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踏实本分的农民。
1989年,杨明超高考失利,但他没有放弃,选择了继续备考。
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在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
1994年毕业后,他拥有了一份让别人羡慕的稳定工作。
可他并未安逸于此,而是决定辞职创业。
在那个时代,杨明超的决定无疑是“胆大妄为”的,可正是大胆成就了他日后一战成名。
杨明超的起家是从夜市开始的。
夜市是一个城市的另一面,当夜幕低垂,各式各样的小商贩纷纷出摊。
在这里,你能吃到最接地气的小吃,也能看到最普通的民众,最能感受到人间烟火气。
2006年左右,郑州开始有了类似于‘啤酒花园’这样的夜市场所。
与传统的流动商贩相比,“啤酒花园”式的夜市更加干净上档次。
夏季酷暑难耐,黄昏来临,人潮渐渐涌入夜市。
敏锐的杨明超嗅到了一丝商机,意识到可以创办一个“啤酒花园”的夜市。
当时夜市经营的许多商家,都有各自的招牌菜,螺丝大虾就是其中最火爆的一个招牌菜,创始人靠着这道菜,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杨明超找到其创始人,想把螺丝大虾吸收进他创办的啤酒花园中。
就这样,他和螺丝大虾的创始人共同打造了郑州第一家规范的夜市美食广场。
广场内不同的摊位由不同的老板负责经营,但在品牌的选择、店面的管理上则由杨明超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统一收银。
自2006—2010年间杨明超在郑州一共做了17家啤酒花园,年营业额达到1.2亿元。
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多年的夜市餐饮经验让他更接地气儿,也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他后来转战火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炎炎夏季,夜市的生意自然火爆,可等到了寒冬腊月,生意惨淡经营。
为了能够持续经营,杨明超开始绞尽脑汁地另寻出路。
2012年底,餐饮市场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异常惨淡。
可在颓废的餐饮市场中,火锅却是异军突起,是唯一一个还能利润呈正增长的行业。
只是传统的火锅店早已遍地开花,竞争激烈,想要再开一家相似的火锅店,无疑是死路一条。
在杨明看来,与其在传统的火锅赛道与已经成熟的火锅店竞争,不如创新餐饮体验。
拼服务肯定拼不过海底捞,拼产品也拼不过巴奴,那就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开启用餐新体验,从而在火锅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赛道。
因此,杨明超推出柔时“小板凳”吧式火锅。
小板凳打造了一个“吧式火锅”的新概念,开创了一个火锅新品类。
在一定程度上,小板凳的出现其实是对传统火锅的一种破局。
它不同于传统的火锅店,来到店里首先会被它色彩鲜明的装修风格吸引;
其次长板凳、木质桌椅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会让你想要一直待在店里。
此外,杨明超还精准定位“小板凳”的消费群体为“屌丝”一族。
这一群体是自我意识强烈的中产人,看似消费水平不高。
实际上只要产品价值够高,他们很乐意买单还会自发宣传。
针对这一群体,杨明超推出现场水煮餐具。
并在店里醒目的地方挂上横幅,强调油只用一次,让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用餐的卫生。
为了增强顾客用餐过程的体验感,杨明超还让工作人员穿上戏剧服装,与他们互动交流,表演小魔术。
同时,杨明超摒弃了传统餐具,采用竹编器具盛放火锅食材,给就餐的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后厨免费参观,欢迎顾客检验,无疑又给顾客增加了好感度。
小板凳正是发现并迎合了“屌丝”一族的需求,得到他们的真正认同。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引领了“小板凳”吧式火锅潮流,使得各类商户竞相模仿。
在“小板凳”创立前,郑州仅有1400家火锅店。
可自“小板凳”创立后,郑州一下子冒出2000多家新的火锅店。
其中不乏 “大板凳”“老板凳”“大小板凳”等相似的品牌。
相似的竞品多了,火锅经营开始出现恶性竞争,菜品质量良莠不齐。
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杨明超的“小板凳”遭受重创。
尽管受到重创,可杨明超没有放弃,哪怕被人误会不是做火锅的,但他仍然在餐饮业深耕。
从1994年毕业至今他已经做了21年餐饮。从夜市到火锅,他从未离开过餐饮业。
既然以“小板凳”的方式不能长久做下去,杨明超决定另起炉灶,做起火锅店的上级供应商,为店面提供食材,从而销售给顾客。
直到2015年,杨明超与合作伙伴成立了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两年后,锅圈第一家火锅食材店在郑州开业,红绿相间的品牌LOGO,物美价廉的产品,让锅圈在开业之初就圈粉无数。
锅圈开店,首选二三线城市,它以居民社区为中心,全面覆盖目标客户群体,
再加上它采用加盟的方式,一时间锅圈遍地开花。
公司成立后,杨明超参加企业培训营,持续学习,努力向精细化运营和产品深度研发迈进。
锅圈研发自己的产品,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控制成本。
2019年初,口罩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锅圈也不例外。
人们都困在家里,杨明超心想既然人们被限制在家里,那就送货上门。
由此,锅圈APP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在家吃火锅的需求。
就这样,在大部分店面都倒闭的时候,锅圈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随后,为了打响锅圈的知名度,杨明超邀请了河南老乡岳云鹏作为品牌代言人。
小岳岳的憨厚朴实的形象与锅圈踏实的企业形象不谋而合。
锅圈打响了知名度,可即使这样,根据锅圈的财报显示:
虽然2020年、2021 锅圈的加盟商分别激增了2883家和2767家,可是锅圈仍然亏损0.43亿、4.61亿。
直到2022年,锅圈才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4亿。
在2019年至2022年底共三年的时间里,锅圈一共经历5轮融资,三全食品、茅台基金都为锅圈进行注资。
至此,锅圈在火锅赛道一骑绝尘。
可杨明超并未满足于火锅赛道,烧烤、饮品、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西餐及零食等产品遍地开花。
这些产品极大地丰富了锅圈,让它可以更好地占领市场,辐射更多目标客户。
2023年11月2日,锅圈成功在香港上市。
至此,锅圈的成长史告一段落。
在未来,锅圈是昙花一现还是万古长青,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有人说,火锅食材这一赛道本就狭窄,可是挤进来的玩家却越来越多。
像盒马、海底捞、物美等一旦开始介入,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一般的投入。
但于锅圈而言却是全部,彼时的锅圈也只有死路一条。
也有人说,在未来,预制菜,在家吃饭,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是常态,锅圈的产品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只要消费需求在,锅圈就不会倒下。
锅圈未来的走向究竟怎样,杨明超能否跨过阻碍,我们不得而知。
可他这一路走来,靠着胆大心细,勇于创新,不断学习,让锅圈一步步做大做强成功上市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未来如何,时间自有定论。
| 彻底翻车!曾入78亿,央视力荐的老牌国货,如今为何走向衰落?
| 用玄学搞投资,吸引50万人参与,揽财千亿,如今终于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