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考研搭子团”集体上岸!他们将这四个字发挥到极致→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近日传来了一则喜讯:11名报考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全部成功“上岸”。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他们组建的考研“搭子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搭子团”最初由辅导员张卫洪老师在2023年4月组建,当时得知有11名同学有意向报考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张老师的初衷是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面对考研的挑战。随着面试的结束,这11名同学全部成功“上岸”,这一成果无疑是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胜利。

“搭子团”的运作方式颇具特色。他们有一个微信群,其中包括这11名同学和张卫洪老师。张老师建议同学们尽量避免扎堆报考少数几个专业,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在这个团队中,成员们充分发挥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如共享查找到的资料、互相解决遇到的难题等。
在考研的过程中,团队的力量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当一名同学遇到困难并考虑放弃时,其他10名同学都给予了他鼓励和支持,最终这名同学也成功考上了。到了2023年9月,汤学熙、李庆鹏、刘烨三名同学获得了浙大的保研推免资格,他们便转而帮助其他同学查找资料、解决学术难题。

“搭子团”的成功秘诀之一是将协作精神发挥到极致。在获得面试资格后,他们进行了多轮模拟面试,轮流扮演考生和面试官的角色,这样不仅克服了紧张情绪,还确保了在实际面试中能正常发挥水平。
张卫洪老师认为,“搭子团”的经历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友谊,还获得了成长。“互帮互助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张老师说。在这个团队中,还有两名学生成为了情侣,这也是团队凝聚力的一种体现。

网友们对这一故事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团结就是力量”。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体现了年轻一代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互助精神。

这个“搭子团”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克服困难,都是实现个人和集体目标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向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学习,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