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体”诗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诗歌是最璀璨的瑰宝。古人的才情、巧思、情感和浪漫也以诗歌为载体,传承至今。
在古典诗歌的传承中,也发展出了诸多的流派和体裁,各种流派和体裁中都有被人广为传颂的千古名作。
有一类体裁叫回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诗歌题材,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有体裁,更是汉语这种单音节语言独有的特点才能发展出的艺术形式,不仅需要巧夺天工的结构巧思,更需要节凑韵律的和谐对应。
回文体诗歌种类很多,有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环复回文等形式。千百年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创作过回文体诗歌,使这种高难度小众体裁的诗歌形式百花齐放,但真正顺读倒读皆可成诗的回文佳作,却是少之又少。
请欣赏:苏轼的“环复回文”《赏花》
赏花 (宋)苏轼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此诗后一句诗的前四个字,是对前一句最后四个字的重复,最后一句的最后四个字,又是对第一句前四个字的重复。全诗不但环复精巧,时间上也是承前启后,将饮酒、赏花、纵马的怡然自得表达的恰到好处。就句回文则是一句诗顺着读和倒着读是一样的。它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回文体形式,在对联和文字游戏中经常会见到,如: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
最著名的就句回文是清朝诗人写的《春闺》,前四句是这样的:
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作为一种结构精巧的古典诗歌形式,回文体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批判。认为这种体裁的诗歌是斟字酌句的文字游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诗人的创作自由。但诗歌就是千锤百炼的语言艺术,好的诗歌是结构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极致的追求一方面而忽略另一面都是舍本逐末,违背的诗歌创作的本意,就如同八股文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是一样的。
据相关资料记载,它最早起源于南北朝一代才女苏若兰的《璇玑图》。
这幅图共有814字,但是却能解读出几千首诗(也有人说可读出万首以上🤐不排除有附庸风雅的说法),正读、反读、斜读、四角读,皆可成诗,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精妙之处令人叫绝。
由于“回文诗”构思精巧,后世很多文人都曾尝试回文诗的创作,更因创作难度极大,流传下来的佳作不多。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写过很多回文诗词,如: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真正的回文诗是可以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倒读的诗篇。因此只有文字驾驭能力较高的人才能为之,且需要作者费尽心机,但毕竟是文人墨客卖弄文才的一种文字游戏,有价值的作品不多。
上面列举的苏东坡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真正经典的通体回文诗:宋朝诗人李禺的《两相思》。
《两相思》顾名思义,写的是“两两相思”,此诗看似一首,实际却能解读出两首,顺读是“思妻”,倒读是“思夫”,无论是顺读还是倒读,都自成一首独立的诗篇,将“相思”之情无限放大,并且还做到全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感呼应,表达了诗人与妻子山水相隔的思念之苦,感情真挚,感人肺腑。
所以正因为这首诗的神奇,男子需要顺着读,女子需要倒着读,李禺才会一诗成名,流芳百世。
千古奇诗《两相思》
这首诗男子顺读为《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隔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写了诗人李禺在中秋时节,对月饮酒,满目河山,尽是思念。远在他乡的诗人,在人群中来来往往,却始终见不到思念之人。想借酒浇愁,却是酒催人断肠。想要写诗寄相思,但落笔之词,难成韵律。他想知道家中的妻儿在是否安好,因为相隔太远,鸿雁传书久久不到。离家的日子,也只有孤灯做伴,长夜难眠。
女子倒着读为《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隔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
水隔山遥望眼枯。
讲述了离家的丈夫远隔山水,路途遥远。妻子守着孤灯在漫漫长夜里思念着丈夫。她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丈夫的家书了,不知他孤身在外是否平安。想写首诗,以表相思之情,但内心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独自饮酒望,望着远处的山水,思念丈夫,不知何时才能团聚。
李禺的《两相思》将结构与内容都做到了极致,其才情和巧思也让同时代的很多诗人忘尘莫及。既符合了回文体要求,也达到了韵律的完美,还生动的表达了感情。
全诗短短的56字通篇回文,用不同的人物与场景,展现了夫妻二人心心相通的思念之苦。丈夫饮酒断肠,妻子相思依旧。不但词句一一对应,人物的感情,也是远隔山水,遥相呼应。不仅表现了对家人的想念,也将几百年前的一段爱情故事写得深刻动人,真正的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艺,所以被称为千古奇诗。此诗孤篇成名,成了回文体诗的封神之作。
《两相思》在历朝历代都被人们广为传颂,但让人疑惑的是,能写出这样一首千古奇诗的人,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史书上找不到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只知他大概是宋朝人,连南宋还是北宋都不确定,但是他留下来的这首回文诗却足以让他名垂千古,一诗封神!
历史长河如滚滚洪流,摧毁了庙堂楼宇,淹没了功名利禄,但诗歌的传承让我们跨越的时间长河,感受到了古人的才情和浪漫,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惊喜。历史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无尽的遗憾,因为还有太多优秀的诗词文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就如这首《两相思》背后的的故事,我们再也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