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注解版(选段)



●明朝初年刊行的《明心宝鉴》,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汉文古籍,是明朝时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荟萃明代之前中国古圣先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
●600多年来,这本书盛行于韩、日、越等地。它也是韩国“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一起接受医女训练时,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这本书。
●令人诧异的是,这样一本书却在中国失传了很多年!

继善篇第一
凡四十五条
1、原文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译文孔子说:'行善的人,上天降福给他;行不善的人,上天降祸给他。'
2、原文《尚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译文《尚书》上说:'为善,上天将送给他各种祥瑞;为不善,上天将送给他各种灾殃。'
3、原文徐神翁曰:'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平生作善天加善,若是愚顽受祸殃。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藏。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闲中检点平生事,静里思量日所为。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亏。'译文徐神翁说:'积善就会遇上善,积恶就会遇上恶。仔细思量,天地的安排一点不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还无报应,那是因为时辰未到。平生行善上天会增加其善行,如果是愚顽不化则终会遭受祸殃。善恶到头终究会有报应,即使远走高飞也难以逃避躲藏。行止虚实自己都知道,而祸福的因由又该去问谁?善恶到头终究会有报应,只是看早到还是迟到。闲时检点平生所做的事,静下来时思量每天的作为。总是一心去走正道,天地自然不会亏待。'
4、原文《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译文《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吉庆有余,积不善之家必祸患无穷。'
5、原文昭烈将终,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译文汉昭烈皇帝刘备将要寿终之际,敕诫刘后主说:'不要以为恶事很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善事太小就不去做。'
6、原文子曰:'一日不念善,诸恶自皆起。'译文庄子说:'一天不念及行善,各种恶念都会自己冒出来。'
7、原文西山真先生曰:'择善固执,惟日孜孜。'译文西山真德秀先生说:'选择善并认真坚持,每日都努力不止。'
8、原文听善言,不堕三恶。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译文耳听劝善之言,就不会堕入各种邪恶之中。人若有好的愿景,上天定会依从。
9、原文《晋国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译文《晋国语》 说:'行善如同登山,作恶如同山崩。'
10、原文太公曰:'善事须贪,恶事莫乐。'译文姜太公说:'善事要贪做,恶事不要乐为。'
11、原文颜子曰:'善以自益,恶以自损。故君子务其益以防损,非以求名且以远辱。'译文颜回说:'行善可以增进自己的品行,作恶会损害自己的品行。因此致力于增进品行来防止其受损,不是想求取名声,而是可以远离耻辱。'
12、原文太公曰:'见善如渴,闻恶如聋。为善最乐,道理最大。'姜太公说:'见到善行要如饥似渴,听说恶事要双耳如聋。行善最快乐,道理也最大。'
13、原文马援曰:'终身为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译文马援说:'终身行善善事犹为不足,一天作恶罪恶就已有余。'解说马援[前14-49],东汉初人。曾立志:'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果病死军中。
14、原文颜子曰:'君子见毫厘之善不可倾之,行有纤毫之恶不可为之。'译文颜回说:'君子看见丝毫的善事都不能忽略不顾,行为上有些微的邪恶都不能去做。'
15、原文《易》曰:'出其言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不善,则千里违之。'译文《易经》上说:'如果说出的话用意是好的,那么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响应;如果出言不善,那么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反对。'
16、原文但存心里正,不用问前程。但能依本分,前程不用问。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译文只要心存正道,就不用去询问前程。只要能顺从为人的本分,前程就不用去问。如果想要有前程,就不要去做没前程的事。
17、原文司马温公《家训》:'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译文司马光先生《家训》:'积聚金钱留与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住;积累图书留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去读;不如在冥冥之中积存德行,这才真正是为子孙作长久打算。'
18、原文心好命又好,发达荣华早。心好命不好,一生也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恐难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译文心好命又好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就会很早。心好命不好,一生也能保温饱。命好心不好,恐怕前程会难保。心命都不好,窘困受苦一直到老。
19、原文《景行录》云:'以忠孝遗子孙者昌,以智术遗子孙者亡。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译文《景行录》说:'将忠孝之道留给子孙的会昌盛,将智谋权术留给子孙的会灭亡。以谦逊接人待物的会强大,坚守善行保护自己的会更好。'
20、原文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仇冤莫结,路逢险处难回避。译文恩义要广施遍布,人生何处不相逢呢?不要去结冤家仇人,狭路相逢时将难以回避。
21、原文庄子云:'于我善者,我亦善之。于我恶者,我亦善之。我既于人无恶,人能于我无恶哉!'译文庄子说:'对我好的,我也善待之。对我恶的,我也善待之。我既然对别人无恶意,别人对我一定也无恶意吧!'
22、原文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译文老子说:'善人,是不善者的老师。不善者,可以做善人的借鉴。'
23、原文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故舌柔能存,齿刚则折也。'译文老子说:'柔胜刚,弱胜强。所以舌头柔软却得以保存,牙齿刚硬却容易折断。'
24、原文太公曰:'仁慈者寿,凶暴者亡。'译文姜太公说:'仁慈之人长寿,凶暴之人夭亡。'
25、原文太公曰:'懦必寿昌,勇必夭亡。'译文姜太公说:'怯懦小心之人必会长寿繁荣,勇猛好胜者必会夭亡。'
26、原文老子曰:'君子为善若水,拥之可以在山,激之可以过颡,能方能圆,委曲随形。故君子能柔而不弱,能强而不刚,如水之性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是以柔弱胜刚强。'译文老子说:'君子行善如水,围拥起来可以在山上流,激荡它可以越过头顶,能方能圆,委曲求全,随形状而变化。因此君子能够柔而不弱,强而不刚,就像水的性情。天下的柔弱事物莫过于水,因此柔弱胜过刚强。'解说颡[sǎnɡ]:额头,脑门子。
27、原文《书》云:'为善不同,同归于理。为政不同,同归于治。恶必须远,善必须近。'译文《尚书》说:'行善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同样都会符合义理。执政方式各不相同,但同样都会带来太平。恶的言行必须远离,善的言行必须亲近。'
28、原文《景行录》云:'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行善方便者,其后受惠。'译文《景行录》说:'替子孙作富贵的打算,失败者十有八九。替人行方便为善的,其后代都会受到惠泽福荫。'
29、原文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译文与人方便,自己也方便。
30、原文日日行方便,时时发善心。译文天天行方便,时时发善心。
31、原文力到处,行方便。译文力所能及,都去行方便。
32、原文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天上人间,方便第一。译文千经万典,都以孝义为先。天上人间,都将方便列为第一位。
33、原文《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人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至,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译文《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没有门道,都是人自招的。善恶的报应,如影随形。所以人心出于善意,善举虽未实施,而吉神已跟随而来。或者人心出于恶意,恶事虽未到来,而凶神已追随而至。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又自行悔改,久久之后必获吉庆,这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
34、原文东岳圣帝垂训:'天地无私,神明暗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倚尽,有福不可享尽,贫困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损人安己,切宜戒之!'译文东岳圣帝遗训:'天地没有私心,神明于冥冥之中明察秋毫。既不因为供奉的祭品而降福,也不因为人的失礼而降祸。但凡人有势力都不可倚仗尽,有福也不可享尽,贫困者不可欺负到底。这三者全都是天地循环轮回,周而复始。所以行善一天,福虽未到,祸自然就远离了。作恶一天,祸虽未到,福自然就远离了。行善之人,如春天园子里的草,没看到它生长却每天都有所长高。作恶之人,如磨刀石,没看到它耗损却每天都有所磨损。损害他人来使自己安宁,一定要戒绝啊!'
35、原文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译文一丝一毫的善事,也能带给他人方便。丝毫之恶,都要劝人别去做。衣食随缘就好,自自然然就会快乐。
36、原文算甚么命?问甚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甚速。谛听吾言,神钦鬼伏。译文算甚么命?问甚么卦?欺负人就是祸,饶恕人就是福。天网宽疏无漏,(天眼昭明,)报应极为快速。认真聆听我的话,鬼神都会钦伏。
37、原文康节邵先生戒子孙曰:'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或曰:不谓之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淫乐祸,嫉良善如仇隙,犯刑宪如饮食,小则殒身灭性,大则覆宗绝嗣。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译文邵康节先生告诫子孙说:'上等品位的人,不用教他就会行善;中等品位的人,教诲他而后就会行善;下等品位的人,教育他也不能行善。不用教就能行善的,不是圣人又是什么?教育后就能行善,不是贤者又是什么?教育他也不能行善,不是愚人又是什么?这就可知,善,就是吉的意思;不善,指的就是凶。吉呢,就是双眼不看非礼的美色,双耳不听非礼的音乐,嘴里不说非礼的话,双脚不踏上非礼的地方。人非善者不结交,财物非义者不取。亲近贤者如同靠近芝草兰花,躲避恶行如同畏惧蛇蝎。有人说,这还不能称为吉人,那我是不会相信的。凶,就是语言诡谲,举止阴险,喜好名利,文过饰非,贪奢淫逸,幸灾乐祸,嫉妒善良如同仇人,触犯法律如寻常饮食。小则亡身灭性,大则让祖宗蒙羞断绝了后代子嗣。有人说,这还不能称为凶人,那我是不会相信的。《左传》上有这样一句:'吉人行善,惟恐时间不够用。凶人为恶,也惟恐时间不够用。'你等想做吉人呢?还是做凶人呢?'解说康节邵先生(即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谥康节。著有《伊川击壤集》等。)
38、原文《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译文《楚书》说:'楚国没有可作为宝物的,只有善可以被当作宝物。'
39、原文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译文孔子说:'看到善就像追逐惟恐追不上,看到不善就像将手伸进沸水中。'
40、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贤者就希望向他看齐。看见不贤之人就在心里自我反省。'(以下部分见于《新刻校正删补明心宝鉴》版本,下面各章节后附内容同此。)
41、原文先儒曰:'一日或闻一善言,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译文前辈儒士说:'一天听到一句劝善之言,做一件善事,这一天才不算虚度。'
42、原文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卜神。译文行为合乎道义,不用占卜自然就吉利。行为违背道义,即使去占卜也会凶险。人应当自己把握占卜的结果,而不应去祈求神灵。
43、原文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我如为恶,虽位极人臣,有人议其逆。译文我如果行善,即使只是区区一介寒士,也会有人佩服我的德行。我若作恶多端,即使位极人臣,也会有人非议我的忤逆不忠。(以下内容见于韩文版新译《明心宝鉴》,金星元译著,明文堂,1993年版。)
44、原文《周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译文《周易》说:'不积善无法成就好名声,不积恶不致于毁灭自身。小人认为小的善行无益,因此而不去做,认为小的恶行无害而不去除,因此恶行累积而不能掩饰,罪恶巨大而不能解脱。'
45、原文履霜坚冰至。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旦一夕之事,其由来者渐矣。译文履薄霜之后才有坚冰。臣子弑杀君主,儿子弑杀父亲,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们的根由都是渐渐造成的。



遵礼篇 第十六
凡二十一条
子曰:“居家有礼,故长幼序。闺门有礼,故三族和。朝廷有礼,故官爵序。田猎有礼,故戎事闲。军旅有礼,故武功成。”晏子曰:“上无礼,无以使下;下无礼,无以事上。”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有勇而无礼则乱,小人有勇而无礼为盗。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言不和,貌且恭。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程子曰:“无不敬。”曾子曰:“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云:“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出门如见宾,入室如有人。《少仪》(《礼记》的篇名,记载贵族子弟应学的礼仪。)曰:“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若要人重我,无过我重人。太公曰:“客无亲疏,来者当爱。”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过。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礼记》曰:“男女不同坐,不亲授。嫂叔不通问,父子不同席。”《论语》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宣康府家训》:“儿曹凡见艳色冶容年长者如姑母,年少者如儿女,年相若者如姐妹。若能如此把持,庶几不至越礼。”二眉曙青朱先生曰:“耳可为,目鼻可为,舌心则无不可为。能为人所能为,不为人不为。每日应事接物,如驾顺水之舟,只须掌得舵稳。当行则行,不履邪径;当坐则坐,无偏无倚;当立则立,端凝不苟;当言则言,是非不阿;当揖则揖,当拜则拜,无事一毫矫强,何等自在!有时劳筋骨,苦心志,饿体肤,都只安心顺受,切莫怨天尤人,可上可下,能屈能伸,心性圆明,了无色相,才是顶天立地一个汉子。”△△△△△△△△△△老少长幼,天分秩序,不可悖理而伤道也。

存信篇 第十七
凡七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大车辕端与横木相接的关键。),小车无軏([yuè]: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关键。),其何以行之哉?”老子曰:“人之有信,如车有轮。”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子路无宿诺。司马温公曰:“诚之道固难入,然当自不妄语始。”《益智书》云:“君臣不信国不安,父子不信家不睦。兄弟不信情不亲,朋友不信交易疏。”

言语篇 第十八
凡二十五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士相见,《礼》曰:“与君言,言使臣;与大夫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刘会曰:“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重刊本作“万语”。)无用。”《景行录》云:“稠人广坐,一言之失,颜色之差,便有悔吝。”子曰:“小辨害义,小言破道(重刊本作“小义害道”。)。”君平曰:“口舌者,祸患之门,灭身之斧也。”四皓(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多,时称“商山四皓”。)谓子房(即张良[?-前189],汉初大臣,字子房。)曰:“向兽弹琴,徒尽其声。以言伤人,痛如刀戟。”荀子曰:“与人善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深如矛戟。”《离骚经》云:“甜言如蜜,恶语如刀。人不以多言为益,犬不以善吠为良。”刀疮易好,恶语难消。利人之言,暖如绵丝。伤人之语,利如荆棘。一言半句,重值千金。一语伤人,痛如刀割。口是伤人斧,唇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子贡曰:“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言不可不慎也。”《论语》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藏经》(又叫大藏经、一切经。佛教经书的总称。)云:“人于仓卒颠沛之际,善用一言者,上资祖考,下荫儿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怕虎生三个口,只恐人怀两样心。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酒逢知己千钟(钟,通“盅”。)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能言能语解人,胸宽腹大。荀子云:“赠人一句(以言),重如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如诗赋文章。听人以言,乐如钟鼓琴瑟。”子曰:“恶人难与言,逊避以自勉。”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先儒曰:“能行不能言,无损其行。能言不能行,不如勿言。”对病夫勿言某死,对贪夫勿言己廉。言虽无意,听者必厌。妇人之言不可听,婢妾之言尤不可听。说性命,虽不必真,强似说情欲;言道德,虽不必行,强似讲俗事。顾东桥先生曰:“好辩以招尤,不若默以怕性。夸能以诲妬,不若韬精以示拙。”

交友篇 第十九
凡二十四条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与好人交者,如兰蕙之香,一家种之,两家皆香。与恶人交者,如抱子上墙,一人失脚,两人遭殃。”《家语》云:“与好人同行,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滋润。与无识人同行,如厕中坐,虽不污衣,时时闻臭。与恶人同行,如刀剑中行,虽不伤人,时时惊恐。”太公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者明,近才者智,近痴者愚,近良者德,近智者贤,近愚者暗,近佞者谄,近偷者贼。”横渠先生(即张载[1020-1077],宋凤翔横渠镇人,学者称横渠先生。)曰:“今之朋友,择其善柔以相与,拍肩执袂以为气合。一言不合,怒气相加。朋友之际,欲其相下不倦。故于朋友之间,至于敬者,日相亲与,德效最速。”子曰:“晏平仲(即晏婴[?-前500],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嵇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曰:“凶险之人,敬而远之。贤德之人,亲而近之。彼以恶来,我以善应。彼以曲来,我以直应。岂有怨之哉?”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太公曰:“女无明镜,不知面上精粗;士无良友,不知行步亏踰。”子曰:“责善,朋友之道。”结朋友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种树莫种垂杨柳,结交莫交轻薄儿。古人结交惟结心,今人结交惟结面。宋弘曰:“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施恩于未遇之先,结交于贫寒之际。人情常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酒食弟兄千个有,急难之时一个无。不结子花休要种,无义之朋切莫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似蜜。
人用财交,金用火试。水持杖探知深浅,人用财交便见心。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顾东桥先生曰:“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文清公曰:“不能受言者,不可妄与一言,此是善交一法也。”

妇行篇 第二十
凡八条
子曰:“妇人,伏于人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无所敢自遂也。教令不出闺门,事在馈食之间而已矣。是故女及笄乎闺门之内,不百里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夜行以火,无火则止。所以正妇德也。”《益智书》云:“女有四德之誉。一曰妇德,二曰妇容,三曰妇言,四曰妇工也。妇德者,不必才明绝异;妇容者,不必颜色美丽;妇言者,不必辨口利词;妇工者,不必技巧过人也。其妇德者,清贞廉节,守分整齐,行止有耻,动静有法,此为妇德也。妇言者,择辞而说,不说非语,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此为妇言也。妇容者,洗浣尘垢,衣服鲜洁,沐浴及时,一身无秽,此为妇容也。妇工者,专勤纺织,勿好晕酒,供其甘旨,以奉宾客,此为妇工也。此四德者,妇人之大德也。为之甚易,务在于正。依此而行,是为妇节也。”太公曰:“妇人之礼,语必细轻,行必缓步,止则敛容,动则(足羊)(足且)(通徉徂[yánɡ cú]款款缓步行走。)。耳无余听,目无余视。出无谄容,废饰裙褶,不窥墙壁不观牖户。早起夜眠,莫惮劳苦。战战兢兢,常忧玷辱。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贤妇和六亲,佞妇破六亲。”或问:“孀妇于礼似不可取,如何?”伊川先生曰:“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是己失节也。”又问:“或有孀妇,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饥寒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列女传》(一名《古列女传》,西汉刘向撰。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嬖孽等七门,共记105名妇女事迹。)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偏),立不跸(跸[bì]:站立不正。)。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智过人矣。”
    龙华子曰:择妇之要,当慕内在之美,不爱妖蝶之貌;妇人之忌,凌夫犯上。最美者宽容善良,罪恶者刻薄妒毒。家有贤妻,命运指引着走;家有恶妻,耐心劝导感化,解怨开劫,必焕然一新。如若不变,非人也,弃之。

《新刻前贤切要明心宝鉴》①
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严师出弟子,严母出巧女。不打不成人,打了做官人。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惜钱不教子,说短莫从师。择师教子,择婿嫁女。恶求千贯易,善化一文难。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若要小儿安,无过不饥寒。宁做大家狗,休讨小家人。小家做事慌张,大家做事寻常。
父母养其身,朋友长其志。种田靠土,养子靠母。家有千贯,不如朝进一文。龙生龙子,虎生豹儿。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歹者是吾师。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不差移。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骨。鸡儿不吃无功之食,羔羊乃有跪乳之恩。《诗》云:“子曰:卿牢事不出,篱牢火不入。”从交休说真言语,异日无情道是非。桑条从小纽,长大纽不曲。宁向好人相骂,休对恶人说话。人不受千言,木不受万斧。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小心为人之本,刚强惹祸之根。宁可胡吃,不可胡说。一双伶俐眼,都是是非唇。十分心机使七分,留下三分与子孙。山上有地须天种,衙门无事莫去行。两懒夹一勤,和勤一下懒。
两勤夹一懒,和懒一下勤。劝君莫睡日头红,蚤起三朝当一工。若还全家都蚤起,免得求人落下风。千般滋味不如吃盐,富贵荣华不如种田。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先。经纪道路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家。走尽天涯并海角,只有锄头不误人。除了心头火,何用佛前灯。口内摩诃娑(摩诃娑:梵语“摩诃衍那”,大乘法,指佛经。),船里蛆喳上。布得春风有夏雨,冬来寒冷礼义生。人情布的,冤家结的。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学成文武艺,方作帝王臣。聚少成多,滴水成河。一缘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千金易得,好话难求。学到知羞处,原是艺不精。逢恶莫怕,遇善莫欺。人无两不是,车无坐倒地。穷汉养娇子,富汉得奴使。文官坐处笔砚,武官坐处弓箭。不是秀才莫看书,不是屠行莫杀猪。不是船家手,休要弄篙竿。天黄有雪,人黄有病。文官把笔安天下,武将提刀定太平。乖汉做媒,痴汉做保。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男大当婚,女长必嫁。笑人前,落人后。花有重开日,人不再少年。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横祸。
家有能夫,妻儿不吃淡饭。养家千口易,独自一身难。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砍树不倒斧口小,论人不过文字少。宁可随娘千日好,莫教随爷一日孤。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一步一趋,路也不远。蛇咬踏着,狗咬撞着。鼻如鹰嘴,啄人脑髓。
面上无肉,必是怪物。古人云:“至善无如孝,极恶不过淫。我若淫人妇,人必淫我妻。”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不经一事,不长一志。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吃饮称眉水,从前不吃皱眉汤。宁可等你害人,莫叫别人害你。(似为“宁可等人害你,莫叫你害别人”之误。)你害别人犹自可,别人害你却如何?《汉书》云:“长江无六月,青山有时寒。”(“长江无青山,六月有时寒”?)子不嫌母丑,犬不怨家寒。狗记千里路,牛还百日乡。讨得一日饱,忘了百日饥。人不通古今,马牛如襟裾(应是“马牛而襟裾”。襟:衣的交领。裾(jū):衣服的前襟。此处用以代指衣裳。)。人不知学,譬如牛羊。呜呼老矣,岁不我延。珍珠是宝玉,文章做高官。
识得千行字,自然礼义生。夫子文章贵,提笔压万人。许人一物,千金不移。远处是亲家,近处是冤家。三四五六人,七长八短汉。马有前悔,人有后悔。


《新刻前贤切要明心宝鉴》②
爱好勤洗服,贪懒不梳头。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
若还懒做,厥草生青。要行山下路,便问去来人。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有志莫来屋边逞,放牛儿子叫大名。太平还是将军定,太平不用旧将军。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捞鱼摸虾,饿杀浑家。有志无志,但看烧火扫地。男人饮酒,摇脚摆手;
女人饮酒,无丑可丑。礼义生富贵,贼盗出饥寒。人是旧的好,衣是新的好。人老话多,树老根多。酒不醉君子,棒不打好人。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君子争坐位,小人争卧处。人有小大,口无尊卑。
良药苦口,直言劝人。何公无私?何水无鱼?古人貌丑,常出大贤;
今人貌美,常出大奸。黄金满屋,不如种田。打鼓求得雨,高山也是田;禳(禳(ránɡ):祭祷消灾)星求得命,道士活千年。人有善念,天必从之。无物可配天地德,全凭早晚一炷香。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瞒人一似篮挑水,骗人一似网张风。不习一经,不知礼义。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损钱易饱,浪用还饥。见人不唱喏,必定是蠢物。身穿破衣裳,必是少钱粮。好诗记得千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随乡入乡,积麻入筐。做贼三年偷百家,祸至门庭不须嗟。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为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大,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富贵,夫妻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终其好,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何如?”夫子曰:“天子不忍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位,官吏不忍刑法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子孙稀,朋友不忍情义疏,自身不忍祸不除。”子张曰:“善哉!善哉!难忍!难忍!非人不忍,不忍非人。”为恶从流,从善如登。五行百常,孝顺为先。惜子娇孙难训诲,说长道短不成人。生前不承有限之欢,死后空洒无情之泪。有因分析家产,而怨父母不均者;
有听信妻言,而谤父母不爱者;
有放纵骄奢,而憎父母防闲者(防备和禁阻);
有饮酒嫖赌,而恨父母拘束者;
有私其妻子,而吝父母衣食者;
有厚于亲朋,而薄父母用度者;
有执定轮养,而致父母饥寒者;
有子常出外,媳妇忤逆,而明知父母受气者;
有出外多年,忘归定省,而不顾父母奉养者;
有父在经营母劳井臼,而夫妻贪逸,还说父母不是者;
有父母患病,不请医药,而借言老病难治者;
种种不堪,言之痛心。要之,人间真富贵,还是帝王家。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古籍《校正删补明心宝鉴》。

★该书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释、道三教学说,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主旨是劝善劝学,引导做人,首先要正己,安分,继善;其次,言谈举止、待人待物都要有诚意,在有涯人生要时时、处处都懂得感恩、知足、惜福,对人、物、事,对社会乃至对苦难厄运都满怀感激之情、满足之心、珍惜之意。
  此书通篇大量运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几乎段段都是格言、警句,可圈可点。它的文字、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简单实在;语句文采绚烂,琅琅上口,特别适合诵读和作为儿童少年研习国学之入门。又因其内容宏富、深厚,在给读者丰饶知识的同时,也能带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  据考证,早在1590年左右,天主教教士高母羡为研读汉语及了解中国文化,在菲律宾将《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文。这是一个手抄的双语作品。该手抄本于1595年被带回西班牙献给王子斐利三世,现收藏于马德里西班牙国立图书馆。【而由科斯达和殷铎泽合译的《论语》拉丁文本是1662年出版的。】
后来《明心宝鉴》又流传到中国近邻国家,600多年来一直风行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被用作青少年启蒙教育、道德教育重要读本和个人修身励志经典。在韩国,它是大长今最早的启蒙读本,大长今在与各地官衙的医女们一起接受医女训练的时候,学习的经典课开篇即是《明心宝鉴》。
  经范立本整理后的《明心宝鉴》从明初起即极为盛行,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让人重辑修订一遍。可以说,此书至少在明代是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也是最受欢迎的劝善书、启蒙书之一。《明心宝鉴》还迅速向东亚、东南亚各国传播,长期广泛流传于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被用作启蒙、劝善和修身励志经典。

《明心宝鉴》是中国历史上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古籍。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内容网罗百家,杂糅儒佛学说,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先圣前贤有关个人品德修养、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论述精华,主旨是劝善劝学、引导人心。”
“《明心宝鉴》依内容分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别是: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李朝全总结说,“内容几乎涉及和囊括了一个人生存于世所要面对和经历的方方面面,有关待人接物、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心性品行、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从主题上看,《明心宝鉴》主要是关于忠、信、礼、义、廉、耻、孝、悌这八方面传统美德教育的。”“《明心宝鉴》通篇大量运用对偶、对仗、排比等句式,几乎段段都是格言、警句,可圈可点。语句文采绚烂,朗朗上口,特别适合诵读,适合作为儿童少年研习国学之入门书。又因其内容宏富、深厚,在给读者丰饶知识的同时,也能带给人深刻的思想启迪。因此可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部通俗版的人生哲学,一部人生教科书,一部修身励志经典。”“《明心宝鉴》区别于其他教人做人的书籍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文字、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简单实在。”
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