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诗词选读┃《满江红》等


文武兼修、尽忠报国。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译】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宫女成群,蓬壶殿里,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译】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万户萧疏。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译】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
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译】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译文】军中的号令好似疾风暴雷,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失的每个角落。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失,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指皇帝,收复了失失,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译文】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 
​好水好山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题青泥市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译文】我的杀敌之气直冲霄汉,发誓用坚贞的气节为君王报仇。
斩除金人迎回君王的车驾,不图谋拜将封侯、高官厚禄。


从驾游内苑应制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题雩都华严寺
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题翠岩寺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池州翠光寺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閒。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游嵬石山寺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寄浮图慧海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过张溪赠张完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 、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这里有个情况要说明一下,就是要岳飞退兵,也可能是宋高宗生怕岳飞取胜而迎回被金所虏的“二帝”回宋)。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朝廷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另有《岳忠武王文集》传世。

      精忠报国┃尽忠报国      

●对于岳飞的事迹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岳母刺字了。
岳飞背上刺的4个字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呢?
(北宋流传着刺字为兵的制度,因此立志从军的岳飞也用此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并非个案独创。)●在元朝人修撰的史书中对岳飞刺字有这样的一句描写,“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肌理”。
这句话很好地表明了岳飞背后的四个字并非是“精忠报国”这几个字。有一些学者猜测,之所以会出现混淆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宋高宗曾经御赐岳飞“精忠岳飞”这4个字。
●不管是“精忠报国”也好,还是“尽忠报国”,这两者都表明了岳飞忠于国家,报效朝廷的决心。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岳飞身上的爱国精神也一直都是值得后世学习的。



真正的武圣┃岳飛
清以来,在我国民间一直尊崇关羽为武圣,关公手握青龙偃月刀的招牌形象,成为不少庙宇和其追随者的经典门面。

但纵观关羽一生,无论其武学,还是其修养都够不上一个武圣的条件。
论起武学,且不说关羽与其同时代的吕布相去甚远,更妄论将其放在历史长河中,更是不值一提。
若论修养:作为个人,他傲慢自大目中无人;做为一个统帅一方的领导者,更是目光狭隘行为偏激,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结局不但自己落得个尸首异处,甚至几乎将整个蜀汉政权葬送。
将这样一个无论人格还是理念都有严重缺陷的人尊为武圣,是想传承他什么?还是尊奉者希望复制他的生存理念?
其实,是清代统治者作为外族,对抗金的民族英雄岳飞有自己的恐惧心理,他们需要找一个非民族英雄背景的“圣人”来替代!
所以,从来就不是武圣、或者说不是那个至高无上的武圣的哥们义气的代表关羽就被安排上了。

在清代以前,一直被官方和民间认可的武圣是岳飞,在岳飞之前还有一个姜尚。而关羽充其量是个小配角而已,除了千里走单骑他所宣扬的忠义意外,其实并没有其它可取之处。
关羽被称为武圣主要始于清代,这还要满族做为外族入关说起。从顺治挥军进关,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之后10个皇帝中,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其封号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
真正的武圣岳飞却在清受到排斥,他被雍正帝下令将移出武庙。原因无外乎是岳飞的抗金背景,做为一代民族英雄,岳飞为抵御外族侵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自然使作为侵略者的清王朝觉得不太舒服。所以为了独尊关羽,雍正还下令追封关羽三代,普建关帝庙。
从此,“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被清代列入国家级圣人,享受正式的国家祭祀。而岳飞,早在宋宁宗时就被追封为“鄂武穆王”,宋理宗时改谥“鄂忠武王”。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岳飞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从祀历代帝王庙,配宋太祖享”,也就是说陪着宋太祖享受国家祭祀。景泰五年(1454年),在汤阴故里建岳飞庙,明代宗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
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明万历皇帝下令司礼太监李恩,到正阳门献上九疏珠冠,真素王带,四幡龙袍,黄牌,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其中封岳诏书为:“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
在明代以前,当然也有朝廷推崇关羽的,但无非是为了宣扬他的“忠义”之举,为统治集团服务。关羽第一次出现在庙宇里供人朝拜,应该是在唐朝时期,朝廷在由唐玄宗下诏设立“姜太公庙”里增加了从祀姜太公的一些人物。第一等为武圣姜尚(即姜子牙)、亚圣张良。当时关羽与张辽、邓艾、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等人同为第三等六十四将之一。这是关羽第一次享受国家级祭典。
然而到了北宋初期,朝廷就把关羽从“姜太公庙”中移出。这也是由于关羽的一些行事作风和政治观点所决定的!可能主要是关羽作为蜀汉集团的一名要员,其政治主张不符合当时主流的社会观点。因为在北宋时期,当然也包括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其主流政治都认为曹操拥立汉献帝,才是代表朝廷的正统,而蜀汉集团只能属于反政府武装。从这个意义上说,尊关羽为武圣也大不妥!
(以上文字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作为信仰争执与见解对立的依据。)

岳飞书法真迹作品欣赏
(未知真伪,有兴趣可自行百度。)



【文武兼修,尽忠报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