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赏灯”,但是究竟是何意?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赏灯,是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客家人独有的节日之一。


说到“赏灯”,一般人都会顾名思义,理解成“欣赏各种样式的灯笼”,比如说“花灯”、“走马灯”等;也可能以为过年时很多亲朋没有走动,一年到头来也难得那么人齐,正好可以聚聚的一种风俗;也有人认为是“响灯”,尽情地放放炮仗,越“响”越好……

就算是土生土长的兴宁本地年轻一代,都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说不太清楚,以为就是传承下来的一个专属于兴宁客家人的节日,反正“赏灯”这天,要在厨房“点个油灯”,以示“灯火不熄”……


“赏灯”也好,“响灯”也罢,实际上应为【上丁】,是兴宁方言的变音而来。
我们当然也可以将“赏灯”理解为是希望多点欢乐时光,于是聪明的兴宁各个围龙屋人、各个“族”(宗族)将元霄节拆散来过,而不是统统定在同一天,以便亲戚朋友大家多多走访互动,交流信息、融洽感情。

​据说一个围龙祖屋定好某一天之后,假如人丁旺盛,又在别处另建围龙屋,虽然同祖同宗同血脉,但新建的围龙屋就必须顺延一天过“赏灯”节,最早的就是“初九赏灯”,最迟的,好象有二十的,因为有的山区乡村,我也不清楚。

请花灯是“上丁”的节目之一。由于兴宁人民有些地方又衍生了“请花灯”的习俗,一路敲锣打鼓、抬猪抬果直迎“花灯”在围龙屋“厅下”里“升灯”的环节等,于是乎又还有“赏灯”和“暖灯”的过法。(由于我出生的祖屋较小,没有见过“请花灯”的热闹,就略略略了。)

有外面的朋友来兴宁参加过“上丁”节,在评论兴宁的“赏灯”风俗时,有人认为这是含有重男轻女的封建节日,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合适的,既不全面,亦非事实。

因为他们看到生了“男丁”的人家,这一天会特别开心、特别隆重的搞排场,例如放鞭炮、放烟花特别不计成本,有舞龙灯、舞狮子的各屋各村的团体来贺,必由生“男丁”的主人家放炮竹迎接,并封奉上“利是”。


结合兴宁客家人热情好客、礼贤孝亲、爱祖念宗的特性,【赏灯(上丁)】应作如下理解:
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无兴不成市。这话的意思是说:兴宁人遍布全国各地的市集、市场,几乎找不到没有兴宁人在做生意的集市。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兴宁这个地方,由于山多地少,而又人丁兴旺,兄弟姐妹众多,兴宁的耕地供养不了那么兴旺的人丁口粮,迫于生计,数不清的兴宁人只能走出家乡,去闯荡,去做点小生意,故而除了“过年”及年后的“赏灯”节之外,其余时间均在外务工或谋生。所以,某人家中添了男孩(男丁),哪怕他远离兴宁数千里,也要带着一家老小回家乡搞个仪式,“摆酒”“庆祝”!

一般都在当年(或数年后,看自己的实际情况)通知亲朋戚友前来“喝喜酒”闹腾一下,所以,兴宁人又有“赏灯大过年”的说法。意思是过年没回家还行,“赏灯”是一定要回家的!

而生了女儿的人家,一般就是请个“弥月酒”,而不是在“赏灯”那天宴请亲朋,其原委是:女儿长大会出嫁,往后几十年后,这个“赏灯”日子,待到主人老去,这个家未必有人恭候呢…

这种被人误解的“生儿子请赏灯酒,生女儿不请赏灯酒”的习俗,正是重视亲情、友情的体现!这里面透露出来的一种信息是:亲友们,涯家有儿,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到涯家,必然有人在家恭候!


那么,“赏灯”源于“上丁”又是咋回事呢?原来,兴宁客家人有完善的《族谱》纪录体系,上丁上丁,就是在“赏灯节”那一天,凡生了男丁的主人家,将自家生的丁口(男孩)的资料,“上报”给纪录《族谱》的长辈,在“上丁日”这一天,“添上丁口的名字”,这就是“上丁”的原委了。

各个围龙屋不在同一天聚亲汇朋,正可在大家见证下将男丁名字录入《族谱》衔接先后,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传承,可见客家人对忠信孝悌等民族优秀传统起到了很重要的承继与发扬……


以上内容,未引经据典,也未认真考证,你可以认为是胡说八道。因为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跟着变了!哈哈😄

涯(屋)夸初九上丁节!大家吉祥!添丁发财!恭贺新禧!恭喜恭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