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译文】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本篇由诸子界公众号整理发布。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凭散文《岳阳楼记》里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句名言,让后世人永远记住了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
殊不知他的《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也是不朽的篇章。
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写得实在是太经典了。据悉,历代人们总结范氏家族自范仲淹去世800多年之后一直兴旺不衰的原因,便是范仲淹给范氏家族留下了这个“家训百字铭”,它以八德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本,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旨,概括了历代传统家训的精华,更是他一生正确的立身处世哲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成了范氏后人的传家宝。
受家训的熏陶所形成的良好家风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致使历代都有不少范氏后人在朝中为官并担任要职,学者名流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所以《范仲淹家训百字铭》被后世人推崇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训》译文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尽孝道当竭尽全力,忠诚勇敢怀有赤诚之心;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兄弟姐妹互相帮助,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勤奋学习研读圣贤书,像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懂礼仪知谦让,切勿疏忽轻狂,谦逊忍让,态度宽厚和善的,邻里方和睦。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尊敬长辈关怀幼小,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谦恭廉明,戒骄戒躁,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要知勤俭节约过生活,常怀感恩心;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处世“八德”是准则,后世应当谨遵前人教诲;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以家训为戒,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幼年丧父,因母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
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
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北宋名臣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文正公,从进士到兵部尚书;范公堤造福百姓,
★主导庆历新政,历经三贬三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抗击西夏,身先士卒;生于徐州,死于徐州(北宋的徐州位于江苏北部,是五省通衢)
★晚年还创立亦义庄,使家族财富延续900多年,可谓中国早期信托。
致谢书
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编辑整理古籍经典,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愿于君有益!🙏🙏🙏
END
欢迎阅读转发,感谢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