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篇
能以慕少艾之心而慕父母,则其诚无以加矣。
——摘自《日知录·如欲色然》
【译文】
能以仰慕年轻美丽女子的心去仰慕自己的父母,那么他的诚心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了。
孝弟,人伦之本也;慎终追远,孝弟之实也。
——摘自《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译文】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人与人关系的根本;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是孝悌的实质。
治学篇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摘自《日知录·自视欿然》
【译文】
为学既不可胸无志向,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也不能好高骛远,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也。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摘自《日知录·文须有益于天下》
【译文】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的文章,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至于那些满篇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荒诞无稽的言谈,抄袭剽窃的言论,对人阿谀奉承的文章,像这样的文章,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损害。
操守篇
不登权门,不涉利路。
——摘自《亭林文集·与次耕书》
【译文】
不攀附权贵之门,不涉足贪利之路。
某虽学问浅陋,而胸中磊磊,绝无阉然媚世之习。
——摘自《亭林文集·与人书十一》
【译文】
我虽然学问浅陋,但襟怀坦白,绝无曲意逢迎、迎合别人的习气。
爱国篇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摘自《日知录·正始》
【译文】
保存天下这件事,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摘自《亭林文集·病起于蓟门当事书》
【译文】
今天,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子孙万代开创太平基业,是我们的责任。
不忘百姓,敢自托于鲁儒;维此哲人,庶兴哀于周雅。
——《亭林诗文集·答徐甥公肃书》
【译文】
心中不忘天下百姓,才称得上是儒家学者;唯有这样的贤人,才能把传统文化从颓废中振兴起来。
廉耻篇
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摘自《日知录·廉耻》
【译文】
一个人不廉洁,乃至于违犯礼义,推究其原因都产生在无耻上。因此,士大夫的无耻,可以称作国耻。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摘自《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
【译文】
广博地学习文化知识,自己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
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而其本在于养廉。
——摘自《亭林诗文集·与公肃甥书》
【译文】
如果要端正朝廷并端正百官,应以扬善抑恶、树立正气为第一要旨,而其根本在于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
顾炎武家训
顾炎武年幼时,他的嗣祖顾绍芾就教导他读《资治通鉴》和邸报,引导顾炎武关心国家命运。
在学习经史之外,顾炎武还广泛阅读各种有关国计民生的书籍,形成了他经世致用的治学思路。
他平静而刻苦的读书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三十二岁。奔波十余年之后,顾炎武卖掉祖产独自北游,到更广阔的天地间去寻求保国安民的道理,余生颠沛流离。但在艰辛的生活中,他不为富贵所动,坚持自己的爱国理想,并劝导子弟们坚守节操。
顾炎武曾给唯一的学生潘耒写信说:“不要以少年而事公卿,以贫士而依附权贵,否则不但不能读书做学问,还必将被带累堕落。”
对自己的三个任当朝大员的外甥徐秉义、徐乾学、徐元文,顾炎武也屡屡教导要做清官、做好官。他在给外甥的信中写到:“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而其本在于养廉。”
顾炎武自己也给外甥们做出了清廉自守的表率。外甥们屡次要在千灯买田造房,接顾炎武回乡荣养,但都被他拒绝了。为了保持自己思想和学术的独立,他甘守清贫,漂泊一生。
外甥们先后担任修明史的总编撰,顾炎武教导他们:“必存济世安民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论今。”以此作为修史的纲目。
顾炎武的思想成就影响了后世数百年,被称为清代的开国儒师。
而清末维新领袖梁启超则称,顾炎武不仅是学问上的老师,也是为人品格上的老师。
后世学者郭英德也评价说:“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顾炎武的家训思想主要体现在《日知录》等著作以及给外甥们的家信中。他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皆荣列鼎甲、同朝为官。作为徐氏三兄弟的舅舅,顾炎武虽游历在外,很少有机会与他们见面,但多年来书信不断,一再勉励他们要做清官、做好官。他把“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强调“学”与“行”的统一,将为学和做人共同作为立身之道。
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被梁启超精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这种关怀民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不仅影响了顾氏后裔,更砥砺了无数国人。
顾炎武:“贵廉”“有耻”训古今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顾炎武《精卫》诗
顾炎武,生逢明清朝代更替之际。战乱,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面对同胞的苦难和华夏文明的危机,顾炎武立下了一个终身的誓言——“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他一生辗转,以天下为己任,以学术兴天下,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最能代表顾炎武爱国思想的名言。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主流和核心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但在明末清初,顾炎武把古老的爱国思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公元1657年,顾炎武变卖了自己的全部祖产,离开家乡去北方游学。
在此后漫长的北游生涯中,顾炎武常常骑着一匹马,在马背上手不释卷。身后的另一匹马驮着书籍和手稿。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走着,寻访各地的史志图书,察看各地的民生风俗。
尽其余生,他行程三万余里,九州历其七,勘查了当时中国的90余县。
顾炎武的这种治学方式与传统不同。他被后世尊为清代朴学的开山鼻祖,并最终被清王朝请入孔庙享受祭祀。
有清一代的朴学重视考据实证,崇尚朴实的治学风格,以经世致用相标榜。顾炎武明确地提出:“士当求实学”,“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但对于顾炎武来说,选择这样的治学道路更有着自己的现实用意。
顾炎武实地勘查考据,留下了详细可靠的各地地舆民情。
他数十年日积月累,将林林总总与治理天下相关的知识和思考一一梳理,写成了煌煌巨著《日知录》;他为考据上古文献,传承华夏文明,开创了新的音韵学;他著作等身,所研究的领域涉猎极其广泛。
顾炎武: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经历了明末乱世的顾炎武对士大夫腐化所带来的灾难,有着痛切的感受。在《日知录》第十三卷的《廉耻》篇中,他写到:“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今天,顾炎武的廉耻观仍然振聋发聩。
顾炎武提出,“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义”。他认为,社会治理更需要引导人们尊崇美好的道德,做到“朝廷有教化、士人有廉耻、天下有风俗”。
学习顾炎武的廉耻观,人们可以感受到,在三百多年前,顾炎武对一个廉洁、美好社会的无限期望。但是,顾炎武对廉耻的思考并未止于清廉为官、遵守礼仪等一般道德自律。
顾炎武提出,社会精英阶层,特别是治国者,应该“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
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的源头,有过一次重要的对话。正在跟从孔子学习的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爱人。”
这两句简单的对话被记录在儒学经典《论语》之中。“仁者爱人”,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核心的、后世普遍尊崇的价值标准。
顾炎武把士大夫的廉耻观,与是否爱护百姓、是否对百姓有恩惠连系在一起。他把廉耻引向了“仁”。由此,廉耻,就与仁爱这个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之一相通了。
顾炎武自己终身恪守着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人生准则。
公元1682年,顾炎武在山西曲沃离世。在此后的历史岁月中,他经世致用的治学道路和心怀天下的救世情怀,影响了一代代的学人。到清朝未年,顾炎武的思想更影响了魏源、龚自珍、林则徐、康有为等一系列主张开眼看世界的人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后来,梁启超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爱国思想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这八个字,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最强音。
三百多年过去了,顾炎武的精神和思想,在今天仍然引领着家乡人民在新时代不断创造辉煌,更激励着无数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字忠清,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字宁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其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是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一生辗转,往来于鲁、燕、晋、陕、豫诸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后居陕西华阴,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病卒于山西曲沃。
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其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极为有益的影响,被称作“清学开山”始祖。
温馨提示、版权说明并致谢书:
本篇图文部分内容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意在分享智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版权或所有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权即删!
本号小编感谢并致敬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
对待古籍经典,吸其精华营养、对其不合适部分亦可加以了解,从中得到启发或警示。愿于君有益!🙏
END
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欢迎阅读转发,感谢同学关注!
(♥小编没有粉丝,只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