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载六祖大师与韦刺史的一段对话:
韦刺史问:
弟子常见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大师解释说明一下,这样的修行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
六祖大师答:
佛在舍卫城时,宣说西方接引化度的经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净土去此不远。若依相上说,距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这十万八千里指的是众生的十恶八邪。众生因为十恶八邪的障隔,便说西方遥远。
说西方净土遥远,是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随相而说;
说西方净土很近,是为根性锐利的上智人随性而说。
人的根性虽分利钝,但佛法并没两种。众生因迷和悟的差别,见性时间不同。
执迷的人,着相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觉悟的人,只求净化自己的心。
所以佛说:随着自心清净,自然佛法清净。
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
众人听了六祖开示,洞然明白,照见自性。
于是又问:
在家人要如何修行?
大师为众人说了一首无相颂
(注:这些句子主要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何以心为净土、如何以恩义让忍为德行、如何以改过护短为智慧,以钻木出火、淤泥生莲为喻,说明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能觉悟自性,就能成佛)
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试释仅作参考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这一句话,就道破了修行的本质,告诉我们到底修什么?直指核心本源,这就是禅宗法要!把心修平了,把身修正了,就等于身心合一,回归本性自然,行在正道上,始终是不偏不倚,不离本源,心本不动摇,最终达到“外离相,内不乱”的自然状态,才是禅定禅修。
我们之所以要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就是因为我执。
当心地平等,没有高低、优劣十分,又何来妄想,何须持戒?
唯有心平,方能八风不动、修得一清静之心,获得无上的智慧。
需注意的是,“何劳持戒”,并不是说不需要持戒了,而是内心平和清净,才不会犯任何戒律。欢迎关注诸子界公众号。
一个人若是行为公平正直,就是禅;禅,也就是教你把各种毛病一一去除。
心平气和,不起分别心,就不需要刻意持戒;行为正直,不偏不邪,就不需要特别修禅。(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不是说不用修行,而是说修行要从内心出发,不要执着于外在的形式。)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父母生养我们,我们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的这份恩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趁好好地生活,才能少让父母牵挂,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其实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去立惊天之功,所以,这里的“义”,更多的是强调普通人细微的所作所为,平凡的善行义举。
佛法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守道德,重视自己人格和品德的修养,对上尊敬有礼,对下怜悯助人,不会见利忘义,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就是“义则上下相怜”的最佳写照了。
心中有恩情,就要孝顺父母,不忘他们的养育之恩;心中有义气,就要怜悯上下,相互关爱。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这里的“让”,就是要求我们有一颗谦让之心,不要过分逐利争斗,彼此之间相互尊敬礼让,这样与上与下都能和睦相处。
我们只有用忍耐的水浇灭恼怒的火,才能让灾祸在理智面前熄灭。俗话说:“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在面对他人恶言恶行的伤害时,我们要学会忍辱,要学会以忍制怒,用忍耐之心化解一腔怒火,用忍耐之心化解满腹怨恨,唯有如此,才不会让愤怒冲昏头脑,才能化解种种矛盾,最终使事情得到妥善处理。
“忍”不但可以制怒,将祸患消灭在无形之中,“忍”同时也代表找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宽容”。容忍他人之过,以宽容之心待人,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得收获。
“忍”不是畏首畏尾,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一种豁达大度、宽容礼让的心态。它能让我们压制心中的怒火,避免在盛怒之下做出令人后悔的事;它能让我们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的过失,赢得更多的朋友。“忍”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让我们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多。
能够谦让宽容,不争斗逐利,就能和上下相处和睦;能够忍辱和气,不怒恨报复,就能化解恶言恶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若是能忍会忍,那么一切的恶言恶语、恶意恶行,最终都会自动平息。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如果能够用木头摩擦出火花,那么淤泥中也一定能够长出红色的莲花。比喻只要有恒心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超越生死、证悟佛性的目标。
钻木出火是指用两根木头摩擦产生火花,是一种很费力的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耐心。比喻修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结果,不能懈怠松懈,要有恒心和毅力。
淤泥生红莲比喻修行要从烦恼的心中开启智慧之花,不被外境所染,而且还能利益众生,是一种很高尚的境界。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苦口良药是指药物虽然苦涩难以下咽,但却能治病救命,比喻修行要接受对自己有利而不愉快的事物,不能贪图舒适享乐,要有痛苦的觉悟。
逆耳忠言是指话语虽然刺耳难以接受,但却能指出错误劝善,比喻修行要听取对自己有益而不顺从的意见,比如师长、同修、众生等的批评,不能固执自我。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改过必生智慧是指能够认错改正就会增长智慧,修行要有自省自觉的能力,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及时改正,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见解和境界,不断进步。
护短心内非贤是指不能接受批评指正就会显得愚昧无知,修行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和利益而否认或掩盖自己的短处和过失,这并非贤能之人的做法。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平日里时时处处与人方便、利益他人,心中没有个人得失计较,获得大成就并不是完全依靠施舍金钱来达成,也即是说,日常行善积德,不求回报利益,就能获得功德无量;如果能够这么去做,并不需要靠钱财等身外之物供养,就能达到成道的境地。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向内观照自性,不迷于外相表象,就能见到菩提本性,不需要向外面寻找那些深奥难懂或超乎寻常的东西。
特别是现代社会,周围到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充斥穷奢极欲、速食主义和一夜暴富的氛围里,人人都想不劳而获或一劳永逸,各种产品不管质量只重包装,追求外形不重精神成为主流意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方法修行,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当下就能到达。
惠能大师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
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卢。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
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弘忍处传授,于是在龙朔元年(661年,一说咸亨间[670-674])时,赴黄梅参见弘忍,作“行者”,在碓房舂米。
后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
上座神秀主张渐悟,作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主张顿悟,让人代书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此句按敦煌本。《坛经》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
得到弘忍赞许,密授法衣。
因惧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混迹市间十六年。
仪凤元年(676年,一说垂拱年间[685-688]),在南海法性寺遇印宗法师,得以落发,智光律师临坛为授满分戒。
第二年回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与神秀在北方倡行的“渐悟”相对,史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
武则天和唐中宗曾召慧能入京,均辞。圆寂后,受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
慧能的禅学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此经后来曾被神会系一度改编作为传宗的典据,故其中夹杂后起之说,但大体上还可见到慧能主张是舍离文字义解,而直澈心源。
他说这种境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悟即能超脱三界。
《六祖坛经》是禅宗的代表著作之一,主张“见性成佛”、“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
慧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
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
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这就不同于北宗的教人静坐看心,认为那样将心境分为两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
他教人只从无念著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强调“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六祖说:“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核心,
而神秀大师说:“
诸恶莫作名为戒,
诸善奉行名为慧,
自净其意名为定。”
六祖与神秀一顿一渐,诠释了对戒定慧的内涵和理解。
致谢书:
内容来自相关书籍或网络收集整理,感谢所有为中华典籍和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分享而贡献力量、付出努力的人们,功德无量!欢迎阅读,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