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贴重开 : 《节蜕动物的故事——漂泊四海》

各种各样的原始鱼形节蜕动物。但经过自然环境的选择,它们最终并没有延续下来。
这些形状类似鱼类的节蜕动物采取了不同的推进方式。如左二的盔头棱体鱼,生活在创生纪末,是另一种以甲板扇动推动身体的节蜕动物,和奥斯皮托虫同属于动胸虫纲;左侧的安氏槌体鱼,他们属于梭甲虫纲,这一纲是最后的采用依靠附肢和甲板的运动来游泳的水生节蜕动物类群,因为较弱的运动能力,生态位不断边缘化,最终在海浸纪末和弓头鱼一起灭绝了。
而更加进步的节蜕动物,已经采用了通过身体摆动进行游泳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更加高效,更能调动身体的力量。这种运动模式一经确立,就奠定了今后五亿年间水生节蜕动物的躯体构造雏形。
可以说,直到这些尝试游泳的节蜕动物出现,才标志着节蜕动物对海洋的探索之路正式开启。
C2:踏浪勇士
C2:踏浪勇士
出于对游泳生活的适应,节蜕动物对身体结构的改造势在必行。为了完成这一远大的理想,地动纪前中期涌现出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鱼形(然而很多并不像鱼)节蜕类。让我们一一认识这些远去的生灵,并且见证它们是如何攻克一道道难关,逐步适应快速游动的。
第一节:感官。
虽然我们能在之前的奥斯皮托虫和上图右侧的莫西尼鱼,裸尾沙虫的头部看到眼睛的存在,但实际上在化石当中真正被保存下来的往往只是一堆甲板的碎片,而软组织早已全部消失不见了。所以并不能据此认定它们真的已经具有了眼睛。然而在全头虫纲、赫琴虫目,赫琴虫科的成员们的化石上发现了清晰的眼睛留下的遗迹。赫琴虫是一群高度特化的鱼形节蜕动物,它们长得类似于虾,通过上下摆动尾鳍推动自己前进。
发达的感官是快速运动的前提,盲目地乱碰乱撞只会飞快地灭亡。以赫琴虫为代表的很多远古节蜕动物都已发达的视觉著称,这种倾向甚至延续到了后来的楼海螟等大型掠食者,甚至古龙的身上。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运用自己占比例巨大的眼睛,以视觉搜寻猎物、躲避敌害(参考镇楼图)。发达的感官又促进了对运动能力的强化,运动能力越发达,对感觉器官的要求就越高....二者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
右侧:各种各样的赫琴虫科成员
左侧:部分相应种类的甲板化石
全头虫纲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头部的骨骼几乎完全愈合,其位于体表的部分大大延长,赫琴虫尤其明显。他们愈合成一整块的头骨的顶端高度特化,如同头盔一般整个保护住了他们的头部、颈部和第一对捕捉足之前的胸骨。这样做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减少阻力,还有着防御的重要功能。
赫琴虫多数保留了前三对大附肢,而退化了其余的附肢。这三对大附肢由强健的肌肉连接到宽阔的肩带上,可以紧紧抱住猎物或支持物。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远洋生活能力最强的板头虫(从上到下第二)之外,不少赫琴虫都在背部或头部武装了棘刺,部分牺牲了自己的流体动力学外形,但却让捕食者更加难以下口了。
第二节:内外。
节蜕动物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节蜕行为。它们的骨骼暴露在外的部分会随着身体不断长大,内部更大的新骨骼将表面较小的旧骨骼层顶开,使其脱落。这些节蜕动物的甲片化石充斥着自创生纪末以来的几乎所有地层。
节蜕行为是由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性决定的,同时使得这些动物可以保持身体的轻便。一些非常古老原始的节蜕动物缺乏发达的排泄器官,于是将体内的代谢**积累到身体表层的骨骼当中,再通过节蜕将骨骼脱落以完成新陈代谢。
但这种节蜕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无害的。位于体表的骨骼不适合肌肉的附着,也无法为身体内部的肌肉和内脏提供有效支撑。在地动纪,就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大的趋势:节蜕动物正在将骨骼更多地沉降到身体内部。这些沉入内部的骨骼能够提供更大的肌肉附着面积,更有效地支撑身体,并且失去节蜕的性质。
包括上图的赫琴虫,它们的骨骼同样有一部分埋藏在组织内部,而不是完全暴露在外的。
节蜕动物门 新鱼形纲 栉板虫目 缺颈虫科 蟾头虫。
在地动纪对海洋上层水域的争夺当中,不少节蜕动物都已经拥有了不错的运动能力。然而和他们一同崛起的,还有另一种同属有索动物超门的势力:原椎动物。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原椎动物到今天也几乎灭绝殆尽,只留下少数几种小动物苟延残喘,但在全盛时期他们中的两大家族曾经先后占据全球的海域近两亿年:弓头鱼纲和全颌鱼纲。
弓头鱼在地动纪同样迎来了爆发,并迅速占领了大量生态位。到地动纪后期,赫琴虫科等一众早期的游泳节蜕动物还没等真正的辉煌到来就遭遇当头一棒,要么在弓头鱼的压迫下走向灭绝,要么就龟缩在一些边边角角的生态位。
新鱼形纲作为地动纪后期和海浸纪节蜕家族的中流砥柱,在此后出现了身体结构最完善、最强的游泳节蜕动物,但现在还不到时候。蟾头虫的身体大部分躯干骨骼都沉入身体内部,或者被皮肤包裹,按理说应该更加适合游泳了。但是它们由于在竞争过程中不敌为游泳而生的弓头鱼,所以选择生活在陆地的淡水河湖中。
然而,淡水也没能成为节蜕动物的庇护所。在地撼纪末期,适应淡水的弓头鱼大举入侵河流和湖泊沼泽生态系统,以蟾头虫为代表的一众淡水节蜕动物黯然退场。
不过,新鱼形纲作为在那个世代最进步的节蜕动物类群,虽然遭遇了打击,但最关键的身体改造已经完成。节蜕动物借助体内的骨骼获得了更大的肌肉附着面积,更加紧凑坚实的躯体,使节蜕动物的运动能力有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而保留在体外的骨骼则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它们进可攻、退可守,可以以盾板的形态进行防御,可以以流线型的形态减少阻力,还可以变成棘刺甚至利刃,主动杀伤其他动物。这一点也成为了日后节蜕动物扭转局势的关键。
在地动纪末,新鱼形纲的老牌旺族栉板虫目日渐式微,反攻弓头鱼纲的大旗交到了新鱼形纲的另一分支:螟体虫目的肩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