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更新



节蜕动物的骨骼是一种兼具外骨骼与内骨骼特性的支持结构。
早期的节蜕类,其骨骼绝大部分位于体外,包埋在体内的部分较少。但是,在后期的节蜕动物身上,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骨骼不断向体内沉降。这种说法也许不太严谨,因为即使是像古龙这样最进步的节蜕类动物身上,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骨骼仍然完全位于体表。
因此在进步的节蜕动物身上,骨骼按照其位置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完全包埋在各种组织内部的内骨骼,
一部分位于体内、另一部分暴露在外或者仅被敷一层皮肤的半蜕骨骼,
绝大部分都位于体外或者全部位于体外的全蜕骨骼。
这三类骨骼的溶生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原始节蜕类身上,骨骼表层周期性脱落,而内部的骨原基不断增生并产生新的硬化表层(类似节肢动物)。
而当骨骼的分化产生时,
内骨骼完全失去了蜕去外层的特性,代之以骨骼内部骨细胞的不断溶解和增生的动态平衡。
半蜕骨骼,顾名思义,体外的部分依然保持了节蜕特性而体内的部分往往呈现出内骨骼的特点。
全蜕骨骼,则保持了真正的节蜕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