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君王篇 | 隋炀帝杨广:一个被历史误解的皇帝



“ 大业,这个昭示了他满腔抱负、力图创造宏图大业的年号,只陪他走了14个年头......
▲▲▲

杨广,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天性聪敏,容貌英俊,文采出众。开皇元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后参与平定南陈之战。开皇二十年,杨坚册立其为皇太子。仁寿四年,杨广即皇帝位。
    他,叫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大隋第二位总裁,也是大隋的末代皇帝。
    提起隋炀帝杨广,人们对他的印象无非是“暴君”、“昏君”、“逆子”、“淫魔”、“杀兄弑父”等,似乎是一个十足的坏皇帝,但是这些批判对他是不公平的。
    杨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历史对他的记录和评价也过于简单粗暴,大部分以泼脏水为主。
    对他整个的个人形象、行为、思想、政治理念和风格的真实记录,除了《隋书》有一些难辨真假的内容外,其他基本没有,所以历史上没有能够准确的刻画一个真实的杨广。

    可以说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做了,但他没有焚书坑儒;
    杨广做过的事,李世民多半也做了,但李世民贞观时期远不及杨广大业前期富庶。
    秦皇唐宗,都得到了千古一帝的美誉,而杨广,除了骂名,什么也没有。
    只能无奈的说,杨广是一个被历史误解的皇帝。

    我们先从杨广上位说起。
    按照正常情况,杨广是没机会继承皇位的,因为他不是长子。
    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皇后独孤伽罗所生,杨广排行第二,长子是杨勇。杨坚登基后,杨勇被立为太子,杨广被册封为晋王。
    杨勇是个草包,智商和文采跟杨广不在一个档次。
    隋文帝崇尚节俭,杨勇却喜欢铺张浪费,母亲独孤皇后不喜欢男人有很多姬妾,杨勇却不断纳妾,这个太子既不讨父亲喜欢也不讨母亲喜欢。

    反观杨广,经常穿着旧衣服表示节俭,和正妻萧氏恩恩爱爱让独孤皇后非常满意,再加上公元589年,杨广率军南下,一举灭亡了陈朝,拥有了很大的战功。
    所以后面隋文帝才会下诏废除杨勇太子之位,立杨广为太子。
    民间传言杨广杀父上位,调戏隋文帝的宠妃都是戏说,逻辑上站不住脚,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杨广继位。
    这个时候的隋朝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帝国,文治武功上,都真正实现了万国来朝。
    杨广继位后,改年号为大业,而且一生未换年号。从大业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杨广是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度。
    隋朝以前,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埋没了大批的人才。杨广为了满足人才的需求,设置进士科,开始建立以科举制度为标准的选官体系。
    从此以后,朝廷的选官制度开始由世袭制转向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即使是最穷困的农夫,也能通过读书实现人生价值。
    这种制度,是当时崇尚世袭制的世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科举制度,门阀贵族被彻底打入历史的垃圾堆,这也是杨广被门阀士族一个劲狂黑的主要原因。

    杨广即位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迁都和修建大运河。
    首先,杨广营建了宏大的东都洛阳城。为了营建洛阳,杨广发动百万民工,仅用14个月便营建了一座巍峨的都城。
    相比于隋文帝营建的大兴城,洛阳位居天下的中心,东可控扼山东与河北,南可压制江南,定都洛阳,可将这三个地方黏合在一起,这三个地方的经济就被盘活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紧密。
    隋炀帝兴建、迁都于洛阳的壮举,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年,杨广决定开挖大运河。
    当时,江南经济发展十分繁荣,而北方的经济生产力已经不足以供应朝廷的需要,因此,加强南北间的水路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杨广征发百万民工,用六年时间,沟通了黄河、淮河以及长江水系,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运河,连接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大文明,给长期以来的南北隔阂划上了一个句号。
    很多人说杨广修建大运河是为了游玩,人们只记得,杨广三次龙舟游江南,可是有几个人记得,那四千里大运河为中国的繁荣稳定,究竟是做了多大贡献!
    游玩只是站在底层视角的猜测,而杨广所看到的是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转移。
    京杭大运河的便利,直到今天仍在造福我们炎黄子孙。

    杨广即位后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开拓西域和攻打高句丽。
    自五胡十六国以来,由于战火纷飞,汉代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已经烟尘断绝,曾经的繁荣早已衰败。为此,杨广派兵击溃了威胁丝绸之路安全的吐谷浑,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杨广率领大军穿越海拔四千米的祁连山,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达西域的帝王。
    打通丝绸之路后,杨广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其地位足以和秦皇、汉武相比肩。
    此时,东北的高句丽逐渐强盛起来。此后,高句丽不仅拒绝向隋朝进贡,还出兵骚扰隋朝的边境。
    至此,隋朝与高句丽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杨广三征高句丽,最终使得高句丽王不得不派人向隋炀帝求和。

    从这些可以看出,杨广是一位有为的帝王,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十足的昏君和坏皇帝,他在位14年,在京城只呆了两年,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奔波。
    除了迁都、开通运河、推行科举、打通丝绸之路、扩大版图,杨广还扩大太学规模,建立拥有几十万卷藏书的国家图书馆、发展和完善隋朝的官僚体系、法律体系、文化体系、军事体系等等,都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功是功,过是过,也不是想为杨广翻案,毕竟,大隋帝国确实是在他手上折腾没的。
    他没有做到爱护百姓,他的一系列举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动辄就要数百万人,到最后能活下来的人还不到一半,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其他人身上,使自己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是他的过错。
    而且杨广也有他残暴的一面,杨广对待自己的亲人心狠手辣,杨勇被废后,杨广一登基就将他赐死,杨勇的十个儿子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毒死,没有一个活下来。
    再加上杨广的性格过于理想化,后期面对各地农民起义时,他不仅没有收拾残局的信心,反而产生极度悲观的情绪,以至于破罐子破摔,在江都越发荒淫昏乱,彻底摆烂了。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杨广被被叛将令狐行达缢弑,享年49岁。
    至此,隋炀帝杨广结束了他传奇且具有争议的一生。

[1]   《隋书》
[2]   《隋唐史》
[3]   《隋唐五代史》
[4]   《资治通鉴》
[5]   《隋炀帝传》
[6]    侯乃铭:试析隋炀帝的负面形象及其成因 | 来源:西部学刊 | 2022-03-15
[7]    王数:隋炀帝背了多少“锅”? | 来源:求学 | 2020-04-01
[8]    刘晨阳: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 来源:知识文库 | 2019-05-23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策划  Producer :趣说历史
撰文 Writer :田布衣     排版 Editor:陈小莉
设计&版权©:十二文化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历史如此有趣”
“希望历史带给更多的人思考与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