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是一个短暂的朝代,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笑话。事实上,西晋只是司马炎一个人的西晋,和后来的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自从司马炎死后,西晋就垮掉了。
▲▲▲
司马邺,字彦旗,他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
公元290年5月,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人称傻子皇帝。
司马炎建国之初励精图治,嗷嗷搞发展,后来刚搞出点成绩,就不工作不上班了,整天泡在后宫里骄奢淫逸。
他自己不工作,传位的时候也不上心,二十多个儿子排排坐,皇帝偏偏选了脑子不太好使,智力有点问题的司马衷。
司马衷登基后不久,西晋内部就爆发了八王之乱。
《晋书 · 列传 》记载:“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
司马家的这些叔叔大爷哥哥弟弟们同室操戈,刀剑相向,上演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历史大戏。
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开始,到公元306年结束,历时16年,西晋军民死在战场上的有五六十万人,司马家族也在这次内斗中死伤殆尽。
智力低下的司马衷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他能做的,也仅仅是看着,以及留下一句“何不食肉糜”的千古名句。
公元307年1月,司马衷去世,司马炽继位。
司马炽不想干,但没办法,自己是司马家的一员,对西晋负有责任和义务,再加上大臣劝谏,自己很难拒绝。
于是司马炽哭丧着脸,登基了。
经历了一场乱哄哄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彻底垮掉了,此时匈奴人趁机崛起。
公元311年六月,匈奴大军南下,西晋都城洛阳沦陷,司马炽被匈奴俘虏。
这位被临时拉来背锅的皇帝,在匈奴受尽耻辱,匈奴首领刘聪把他玩的差不多了,就一杯毒酒毒死了他。
至此,西晋其实已经算灭亡了,但是,上天似乎还想给西晋一次机会。
在逃亡长安的队伍里,有一个人逃了出来,他叫司马邺。
司马邺,字彦旗,他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
司马邺人生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只是一个在洛阳城里养尊处优的皇家子弟。
吃好的,喝好的,玩好的。歌舞升平他就享受,国破家亡他就逃跑,他比他的叔叔司马炽,命运要好很多。
公元313年,永嘉七年四月,传来司马炽遇难的消息后,司马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室旁支,被那些不甘亡国的西晋大臣们迎回长安。
年仅十三岁的司马邺继位,改元建兴,史称晋愍帝。
大家都认为,洛阳虽然没了,但长安还在,长安在,西晋就还在。
这是一场集体失忆,也是一场群体性的自我欺骗。
西晋皇室、士族也已经离开洛阳,迁至江南。长安虽在,但西晋却早已不在了。
此时的长安城,被刘聪的弟弟刘曜率领的匈奴军洗劫一空,又逢天灾。
《资治通鉴》记载:“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
长安城内仓库虚竭,粮食、物资缺乏,满目荒凉,蒿草、荆棘遍地都是,身为皇帝的司马邺想吃顿饱饭都成为奢望。
在这种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司马邺君臣偏居一隅,苦苦支撑了四年,在此期间没能等来一兵一卒的外援。
长安城内出现了严重的缺兵缺粮,文武百官只能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来生存。
公元316年,建兴四年八月。
刘曜又一次围攻长安。刘曜全力攻城,很快就攻陷了外城,司马邺君臣退守小城。
《资治通鉴》记载:“内外断绝,城中饥甚,米斗值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大半”。
司马邺这下完全挨饿了,很快就断了粮,只能喝水。后来,臣下找遍仓库,找到几十块酒曲,于是偷偷地碾成碎末,做成粥汤给司马邺充饥。
不久,这点东西也吃光了,司马邺这下更悲催了。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司马邺君臣上下又冷又饿,苦不堪言。
熬了几天,司马邺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准备自尽。
《晋书》记载“今窘厄如此,外无救援,死于社稷,是朕事也。然念将士暴离斯酷......行矣遣书,朕意决矣。”
司马邺没有抗争到底的信念,但他有以死报国的勇气。
作为皇帝,在王朝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自杀殉国,也许是最好最有尊严的选择。
但皇帝可以死了一了百了,长安城里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要怎么办呢?
再三思索之下,司马邺对臣下说:“今穷厄如此,外无救援,当忍耻出降,以活士民。”
意思是说,而今已是穷途末路,要吃没吃,要病没兵,我决定出去投降,使长安百姓能够免受涂炭,活下来。
公元316年,十一月,司马邺向刘曜投降,西晋由此灭亡。
此时的司马邺,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他虽然选择了投降,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却是一个比任何人都要勇敢的人。
自尽有尊严的死去很简单,悲愤而屈辱地活着,才是难上加难。
他活下来了,用自己仅有的力量,保护了长安城里这批最后的子民,数万条生命免于屠戮。
司马邺投降后被押送到匈奴汉国,被刘聪封为光禄大夫、怀安侯。
在匈奴的那些日子里,司马邺做执戟郎、做服务员,甚至给刘聪拿马桶盖,刘聪对司马邺进行了百般羞辱,一些晋朝遗民故老看到后,忍不住痛苦流泪。
尽管如此,司马邺还是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公元318年2月,司马邺被刘聪杀害,年仅十八岁,葬处不明。
客观的说,西晋的灭亡跟司马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在位时期已经不可能翻盘,反而因为皇帝的身份,他在长安挨饿、在匈奴受辱,让人同情。
西晋一朝,生于篡位,亡于内斗,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中原大地建立起了十六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此后近三百年,各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断,政权更替频繁,百姓生灵涂炭。
如此看来,司马家族,也真是历史的罪人。
[1] 《晋书》
[2] 《资治通鉴》
[3] 《西晋五十年》
[4] 刘德增:晋惠帝:昏聩无能之人何以成为皇帝 | 来源:春秋 | 2023-07-15
[5] 朱子彦:晋武帝立嗣问题辨析 |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01-15
[6]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 | 来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11-09-21
[7] 胡国珍主编.中国古代名人分类大辞典 1[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9.1050
[8] 李永生:释“立功乡里”——西晋愍帝政权研究之一 | 来源:珞珈史苑 | 2012-03-30
[9] 刘晓慧:晋愍帝诏书质疑 |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 | 2019年第1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策划 / Presented
✚
策划 Producer :趣说历史
撰文 Writer :田布衣 排版 Editor:陈小莉
设计&版权©:十二文化
©原创内容,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载,翻版必究!
“历史如此有趣”
“希望历史带给更多的人思考与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