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腿一抬就开始跑呗,这还需要学习吗?
这是当然的,
你知道跑步是前脚着地好还是后脚着地好?
脚步步频达到多少好?
心率维持多少合适?
步幅多大等等问题你都有了解过吗?
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是容易忽视,跑步人人都会,但是有很多人跑步姿势不正确,导致腿疼,膝盖受损。
本来跑步想要身体健康,现实却相反,不仅身体没有获得健康而且还受伤。
正确的跑步姿势能让你跑的更远,跑的更久,不会让你的身体受伤,健康跑步,跑出健康才是我们的目标。
对于初跑者来讲,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不是一件难事,正确的姿势是基础,值得我们花时间学习。
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
1、适当跑量原则
过快的增加跑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开始跑800米,第二天就要跑10公里,身体跟本适应不了,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
跑完第二天浑身酸痛,不仅对身体不利,也对跑步积极性起到负面影响,每个月的跑量不要高于上个月的30%。
如果加大跑量以后,感觉身体有异常,疼痛不适需要减少训练,让身体恢复正常。
2、跑休结合原则
每天都坚持跑步,一天不缺勤,你以为你是自律,其实身体受损还不自知。
每一次运动对身体组织都有微小的损伤,没有时间去恢复,积少成多身体损伤越来越严重,所以感觉休息是不自律的行为,停下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出发。
保持跑休结合的原则,避免受伤,健康跑步。
3、高步频低心率原则
保持高步频低心率跑步时,减脂效率最佳,心率低能更好的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跑步的风险,提高耐力训练效果。
提高步频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有效防止受伤,二是可以跑得更省力、提速更快。
心率建议保持在150左右,步频保持在180/每分钟,这个心率对初跑者来说比较合适的,让你感觉不是那么累,能跑的更远。
无伤跑步:
1.身体前倾重心前移
身体前倾,利用自重获得向前的动力,顺势带着起腿部,脚的落地点在臀部下方,身体没有腾空再着地的过程。
对脚踝和膝关节的冲击力大大减少,着地点刚好落在身体重心的下方,不会给关节带来额外伤害。
2.前脚掌着地
脚后跟着地导致头晕目眩,脚后跟先落地的话,后脑会明显感受到震荡,甚至会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
前脚掌的足弓有幅度,是天然的缓震器,比脚跟着地对关节的冲击力更小,更能保护骨骼,避免受伤。
3.步幅要小
过度跨步没法利用自身重力,跑步靠脚后蹬发力,蹬的越用力,跨度就越大。过度跨步给足底筋膜产生了过大的压力,最后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关节受伤。
4.其他注意事项
跑步眼睛平视正前方,不要低头,否则颈椎压力会很大。
下颚微收,摆臂最高摆到胸部中间水平线的位置,往后摆到腰附近就可以了。
膝盖和脚尖最好都是朝向正前方。
据统计80%以上跑者受伤都是因为自身问题,学习正确跑姿纠正错误,实现无伤跑步,让我们以健康的身体享受每一次跑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