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全民健身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跑者作为简单,方便的运动被大众所喜爱。
马拉松比赛也在这种趋势下越办越多,光2023年一年,就举办了600多场马拉松比赛,平均下来每天将近两场。
马拉松越办越多,参赛包也是越给越大,相应的参赛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那么参赛包里都有什么?
除了号码布、别针、参赛手环、参赛包、参赛服、计时芯片这些参赛的基本的东西外,其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有啤酒,方便面,各种代金劵,洗衣液,膏药,纸巾,奶粉,化妆品,甚至还有完赛后发烧鸡,螃蟹。
感觉马拉松比赛的参赛包成为举办方的营销手段,虽然这样做确实可以当做噱头来吸引众多跑者参赛,但是赛事的口碑并不是靠参赛包的大小来衡量的。
赛事越来越多,送的东西也越来越卷,对参赛者来说是利好,但很多东西真的是没用,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浪费资源。
就拿赛事服装来说,每参加一个比赛就有一件衣服,这个怎么可能穿的完,而且送的服装质量也都一般般,很多人都是只穿一次或者一次都不穿,最后这些衣服的归处只有垃圾桶。
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优惠卷,那么大一张优惠卷,面值2元,3元,真的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
越来越大的参赛包展现了马拉松比赛的弊端:物品提供过量。
参赛包是一方面,赛道上的补给也是一方面,饮用水和电解质饮料往往超出实际需要很多。
过量的物资供应,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增加了举办方的成本,更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很多马拉松比赛完现场都是一片狼籍,水杯,矿泉水瓶,塑料袋,香蕉皮,纸巾满地都是,有很多水瓶的水都没有饮用完。
参赛包很多没有用的东西都成为了新的废弃物,各种优惠卷卡片,参赛服等等,最后大部分都被扔进垃圾桶。
我们不禁要问:越来越大的参赛包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真的有必要吗?
为什么不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去掉,转而降低报名费或者拿出质量更好的精品礼物送给参赛者?
把优惠给到各个跑者身上,这不比什么宣传都要有用?
精简参赛包,除了必需品之外,其他物品可以选择性提供,比如说参赛服加点钱自己购买,让参赛选手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这样选手既得到了实惠,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为环保工作做出了贡献。
对于热爱跑步的跑者来说,有没有参赛包真的不重要,他们更看重比赛本身带来的快乐。
各位跑友们,你们的参赛服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
请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