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马那么痛苦,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跑者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痛苦:干渴、眩晕、不请自来的抽筋、皮肤被磨破、腿脚的疼痛、肩颈和背部以及腰部肌肉僵硬、足底出血……,尤其在最后几公里尤为明显。
或许我们会疑惑为什么跑马拉松会经历这么多痛苦,为什么每次马拉松比赛还有那么多人参加?一次又一次站在起跑线上,等着起跑信号往终点跑去,是身体、心理上疼痛的体验不够深刻吗?还是说马拉松跑者都是记性不好的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喜欢自找苦吃? 
这个当然是否定的,《记忆(Memory)》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马拉松比赛的研究报告,内容是在马拉松比赛终点随机采访62名完赛的参赛选手,采访内容就是关于马拉松赛后的疼痛感觉,发表自己的感想。

在后来的时间内,1周、1个月、3个月以及下一场比赛开始前6个月分别对这62名人员进行回访,同样问他们对之前马拉松的感觉,最后的结果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这些跑者对马拉松哪些痛苦的记忆存留的非常少,时间越久记忆留存就会越少。
所以跑马拉松带来的痛苦记忆不会被永久的记录下来,人是善于遗忘的,尽管当时觉得很痛苦,时间会治愈所有伤口。而且对于参赛者而言跑完全程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事情,是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虽然过程是痛苦的。
并不少只有参加马拉松的跑者才是这样,只要你喜欢跑步,你就能够理解,第一次跑完十公里,二十公里哪种感觉,那种挑战自我的成就感很让人上头,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当你想挑战更远的里程,你会全身心投入到跑步中,痛苦的感觉占比很小,当跑到一定量时候你可能感觉不到身体的负面状况,沉浸在脚步的不断变换的过程中。

我们对自己身体情况认知也越来越多,在跑步时候可以分辨身体的疼痛是由于跑步导致的还是身体出现问题导致的。跑马拉松在后半程身体上疼痛大多是因为身体运动过度导致的反应,所以我们能清楚的认识这是正常的身体反应,所以不会对这种感觉印象深刻。
另一个方面是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人们在一件事情中,总是习惯性的记住自己获得成就的画面,马拉松比赛也是一样。
你可能会记住越过终点线的欢呼,朋友们给你的鼓励,奖牌的闪耀等等,这些画面都会让可能你记住,这些让人愉悦的那些心情——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豪感也足矣抵消哪些痛苦的感觉,所以我们面对马拉松比赛,下次依然选择参加。

在比赛中感到身心疲惫痛苦不堪,你可以选择放弃,没有人会看不起你,但是你失去了磨练自己的机会,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你可能也会习惯性选择放弃。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感觉自己累,那么你就是正在走上坡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成功需要坚持,也需要一点方法,比赛时候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你需要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去感觉自己身体的痛苦,你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痛苦上,痛苦就会无限放大。去想自己已经跑过来多少公里,自己已经很厉害了,在跑一公里没问题,给自己加油打气。
跑步过程中的痛苦,没有让我们知难而退,选择放弃,每一次经历都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不都是我们的目标吗?凡是不能毁灭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