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坑跑步一段时间后,很多跑者都感觉自己好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明明自己训练的很多,对跑步了解的也越来越多,但是配速就是上不去,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有些跑者成绩还不如以前。
进步空间依旧很大,坚持训练却无法提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般来说有四点原因:
1、 不追求速度,只追求健康
2、 训练中断,不连贯
3、 训练不科学
4、 自身无法坚持
第一种不追求速度的跑者跑步是为了健康,尽管跑了很久依然目标明确,就是为了身体健康,不去追逐配速,里程,所以在最开始达到自己想要的跑步强度后不想继续增加强度,每次训练都把控的很好,不会让自己很疲劳,
这种跑者很少受伤,成绩很稳定,但是由于训练量不够成绩一直会无法提升,但是他们却一直乐在其中,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跑步都是为了拿到好成绩。
第二种训练中断的跑者由于训练时断时续的,成绩一直无法提升,很多跑者中断训练可能是因为客观的原因导致的,跑步训练受制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在执行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工作,家庭,伤病等都会影响我们进行跑步训练。
我们只是跑步爱好者并不是职业跑者,当工作,家庭和跑步冲突时候,我们只能放弃跑步训练,等这些事情解决了,跑步又只能重新开始,所以跑者的状态看似是永远在路上,但其实一直在出发。伤病问题是导致很多跑者不能系统性的另一主要原因,这个伤病或是因为跑步,或是来自其他,当伤病来袭时,只能先暂缓训练,等身体康复时候进行跑步训练。
第三种跑者,没有进行科学的训练,首先是训练安排不科学,一份合理的训练计划不仅考虑训练还要考虑休息、饮食等综合考虑。现在网上有很多教你如何安排训练,所有的训练计划只能是参考,无法真正成为你自己的训练计划。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就盲目的按照别人的计划进行训练,无法达到训练效果,要有针对性训练。耐力不行练耐力,配速低练速度,训练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是计划的执行,如果你制定了一份计划却没有按照计划去执行,或者按照自己心情随意调整训练顺序,昨天心情好多跑几公里,今天池塘边不想跑,这样很难进行科学训练。
最后是一些训练的细节,有句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热身、冷身、拉伸,饮食与恢复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热身能让我们更快进入跑步状态,避免身体肌肉受伤;冷身、拉伸则能促进肌肉的恢复,避免出现肌肉僵硬;营养与恢复不仅能缓解疲劳,帮助我们有效完成每次训练计划,还能促进机体能力的提高。从细节上严防伤病才能减少伤病出现的可能。
第四种跑者由于自己内心没有真正想要坚持跑步的理由,没有动力去坚持,无法自律,该跑步训练时候给自己找一堆理由,克制不了自己。成绩为啥没进步,该跑的量没跑到位,该练的强度没练上去。
对大多数普通跑者来说,就能坚持跑步已经难能可贵,还要求必须跑出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