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永远别让自己“失温”



跑步时有一种现象可以要人命:失温。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雨天跑马拉松时候,最需要注意。
那什么是失温?人属于恒温动物,温度一直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当身体温度低于正常水平时候,身体代谢,血液循环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严重失温甚至危及生命。
当人体温度在36~35.5摄氏度的轻度低温状态时,会感到寒冷,身体僵硬颤抖,当身体低于35度时候属于中度失温,这时候人体意识开始模糊,身体协调性变差,感觉变得迟钝,寒冷的感觉在变弱。当身体温度处于33度以下,进入重度失温,呼吸脉搏变弱,心率失常,不及时救治就会面临死亡。
这里说的体温,是指核心温度,是维持大脑、心脏、其他脏器工作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失温在冬季户外运动中比较常见,比如越野跑、徒步等。由于远离城市的山区或郊外早晚温差大,夜里会有露水会把衣服弄的潮湿。当感觉到身体不适时候已经处于轻度失温状态,如果及时发现,换下潮湿的衣物是没有什么危险。
在马拉松比赛中,选手们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对于失温也不甚了解。低温、大风、雨水都可能引发失温。

特别是在马拉松的后程,由于长时间的跑步消耗身体大部分能量,就算选手发现身体不适也只是以为疲劳过度引起的,不会引起重视,就继续坚持跑下去,这也增加了重度失温的风险。所以有些马拉松选手跑着跑着就倒地不起了,最后发现是严重失温。
如果处于重度失温只要还有轻微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都不能晃动伤者身体或大幅度移动,更不能盲目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患者进行升温保暖工作,用温暖干燥的衣物包裹,用热源对患者进行加热升温。如果发现患者呼吸脉搏消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应当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如果你在比赛中发现失温跑友第一时间要报告给工作人员,叫来专业的医疗对进行救治,不要试图自己去施救,以防造成二次伤害。

与其他的运动损伤不同,跑步老手也难以避免失温情况的发生。湿冷的比赛环境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只要是以为真正的马拉松跑者,必然拥有一副体脂率极低的身躯,能够御寒的皮下脂肪含量很少,自然就有失温的风险。
之前也提到过冬季三层穿衣法,三层分别是:里层注意速干排湿,保暖层要轻便保暖,防风层就是防风。如果遇见雨天,最好在室内进行训练,裸露在外部的皮肤也可以涂抹厚一点凡士林,以来可以保暖防风,二来也可以进行滋润皮肤,冬天的天气本来就干燥,涂抹凡士林不仅润肤还可以保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