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人都能跑,为什么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没那么快?想成为出色的马拉松跑者,严格的训练和饮食,顶尖的教练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还是有很多是后天训练无法达到的,刻苦训练的马拉松选手不在少数,却无人能超过基普乔格,刻苦训练决定你的下限,天赋决定了你的上限。
首先,作为运动员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不受一时成败的影响,基普乔格以其强大的决心和自律而闻名,他曾说过:“只有自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你不自律,那你只能沦为个人情绪的奴隶。”
再者,天赋让你领先在起跑线上,那些出色的马拉松选手,可能天生就拥有适合跑步的基因。在体育运动中,“先天与后天”的争论由来已久。
《运动基因》的作者大卫·爱普斯坦(David Epstein)经过多年调查,采访了大量科学家、运动员和冠军选手,基于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和之前的认知相比,基因在精英运动员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
第一个被发现与运动能力相关的骨骼肌基因 - ACTN3基因,与机体爆发力密切相关。这种基因有三种类型:RR型、RX型和XX型。到目前为止高达92%的奥运会短跑选手都至少拥有一个R等位基因。ACTN3基因可以产生辅肌动蛋白,辅肌动蛋白是快缩肌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缩肌纤维的作用是产生短跑选手所需的爆发力和速度。
在对一些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进行深入研究以后,也发现一些与常人不同的基因。
BDKRB2基因:更高效地利用氧气和供能物质,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ADRB2基因: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氧气和能量,ADRB2基因的变异使肌肉将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作为供能物质循环利用
PGC1A基因:能产生更多的PGC-1α蛋白,有利于提高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
并不是说拥有这些基因你就一定会成为优秀马拉松选手,后天的训练能尽可能的挖掘你的潜力。马拉松选手的训练和普通跑者训练有很大差别,马拉松选手一周的训练量就可以达到220公里,这可能是普通跑者一个月的跑量。
而且优秀的运动员不是一个基因能决定的,可能是数百个基因共同作用,加上后天的刻苦训练,孤立的个别基因变异不可能对运动表现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我们跑步能力也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最大摄氧量,氧气利用率等,这些因素都受到了先天基因和后天的训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
优秀的天赋+艰苦的训练自律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天赋再好不好好训练也会泯然众人矣。这个道理古人早已在《伤仲永》中讲出,基因天赋决定了我们的上限,而自律的训练决定了我们的下限。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但是通过后天的训练,我们也可以在这场人生的马拉松中更快更久地跑下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拱一卒,你我共勉!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蓝桉,陪您一起进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图来自互联网,若侵权删。
请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