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两天被通报的这件事了?
日本京都府警方于22日逮捕了京都府内高中的一名非常勤讲师。这名讲师多次殴打与其同居的中国女留学生,且限制对方饮食、上厕所甚至外出自由。被捕讲师名叫山田周,31岁。与他同居的中国女留学生23岁。据报道在13-14日,嫌疑人在公寓房间内多次殴打女方脸部等,致其脸部负伤。
(大使馆通报内容)
在日本学习生活也有几年了,虽说没经历过什么太大的风浪,但有些事情还是能触到我自己的棱角。
比如:学术骚扰。
在进入日本的大学学习之前,我曾以为这种事情在日本应该极少出现,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非如此,所谓“暗流汹涌”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在学校的三年间,我见识过有日本老师为了找人做事让还在新干线上的学生直接下车的,见识过老师让学生不上课帮着带孩子甚至去自己家里打扫卫生的,也见识过老师因为学生拒绝自己的无理要求而跑到学生的指导老师面前造谣的……
我是幸运的,因为在进入学校的时候,一场关于学术骚扰的血雨腥风已经过去,指导老师也是非常好的人,甚至在有别的老师诋毁我的时候站出来替我说话。
看到这儿,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
到底什么是学术骚扰?
学术骚扰是基于“职权骚扰(Power Harassment)”出来的概念。因为大学虽然也是“职场”,但和一般的职场骚扰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日本人就创造出了“学术骚扰(Academic Harassment)(日语:アカデミックハラスメント,简称:アカハラ)”的概念,即在大学等学术机关里,教职人员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不履行学术指导职责、强制学生留级以及迫使学生从事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内容等。
日本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的时候,用词方面通常使用“职权骚扰(パワハラ)”或“性骚扰(セクハラ)”,使用“学术骚扰”的时候并不多。
在日本,关于学术骚扰的事情并不少见。
2004年12月24日,东京大学(国立)宣布解聘理工学研究科教授片山武司,因为该教授曾在1995年-1996年性侵其指导的女学生。
2008年3月,宫崎公立大学宣布对一名49岁男性教授进行口头警告处分。这名男性教授曾在2006年的时候给女学生发带有爱心型的短信,并且在调查旅行的时候,亲吻过女学生的手。
2010年10月31日,琉球大学(国立)宣布解聘法学与文学部的一名60岁男性教授,原因是因为该教授从2003年11月开始就与一名女学生保持了长达1年半的不正当关系。
与私立大学或公立大学相比,因为日本国立大学教授的薪资从国家的财政预算支出,所以当国立大学的教授涉及“职权骚扰”问题时,往往会受到媒体和舆论的严厉批判。
(曾经发言“不录用中国人”的东京大学特任副教授谢罪新闻)
而在一些具体的司法判例中,涉嫌“职权骚扰”的大学教授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2015年7月,日本神户地方法院裁决东京大学医院研究科某40岁男性讲师向一位30岁的女讲师赔偿1126万日元(约66万4千人民币)的赔偿。原因是该男性讲师在2010年7月-2012年8月指导论文期间对女讲师进行性侵,后该名女讲师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而面对学术骚扰,很多大学设立了防骚扰准则,入学的学生会得到一本 “职权骚扰”的手册,在其中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职权骚扰”(或性骚扰)、遇到“职权骚扰”问题时应怎样处理等。同时,在日本的大学中也都专门设立咨询室,遭受“职权骚扰”、抑郁或有精神压力的学生可随时前往接受疏导或诊断。
在我入学前发生的学术骚扰,也是经过了上报之后得到相对合理解决的。
(日本某大学关于学术欺凌的说明)
虽然学术欺凌和职场欺凌一样没有办法完全根治,但随着大家对学术欺凌关注的加深,相信这样的“暗流汹涌”会得到相对的缓解。
写到这儿,还是希望在日本留学的孩子们能够平平安安,出门在外尽可能保护好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
上周热文▼
日语必备工具▶ 推荐几款日语查词神器给你 | 介绍几个学日语必备网站
日语学习笔记▶ 初级日语语法笔记 |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形容词变形后音调如何变?
文字:箱子
排版:KAKU
校对:御子&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