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一个无形的世界(下)NO.228



九点馆子228道菜
九点馆子:自2018年开始运营的线上社群,每个周五晚上9点开馆,至今已经200+次话题,10+场训练营,20+场线下分享。
成长是一味缓释胶囊,时间久了,总有变化,嘿,来聊聊天吧
封面图来自《社交网络》
今天文章的作者是馆子大闸蟹,留言非常精彩,于是我作为一篇单独推文发出来啦!
坦白说,比我写的好,哈哈哈哈哈哈
01.
网络&村落
网络把世界各地的我们拉近到了一个村落的距离。
村落里有不同的村庄,这里的村民处于一种村庄的叠加态当中,一个村民可能属于很多个村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坍塌向特定的村子,这种状态也会不断地转化。
比如我在看到鸡村的人在讨论篮球和他们最爱的坤坤,我便变成了鸡村村民,凑过去表演几个铁山靠。
我不喜欢鸡也会变成喜欢鸡,看完鸡的篮球赛还要考虑温饱的事情,把鸡变成肯德基也是极好的,再发些文案来活跃下气氛。我的村民身份不断转换着,也许喜欢王心凌,也许喜欢奥特曼,或者哒咩哒咩。
02.
村子里的矛盾
村落总归是村落,里面还有千千万万的不同的村子。我们从长辈或者网络上偶尔听到村斗的事情,不同的村子因为矛盾开始对立。
比如某明星粉丝村的人曾经践踏了许多村子,把这些村子闹得鸡犬不宁;或者两个村子因为一碗豆腐脑的甜咸大打出手。
嗯,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也许不太全面,村民的身份可以不停的转化,一些不够成熟、小孩子心理的村民,或者一些没有村落归属的想要毁灭村子的强盗伪装的村民,以村子的名义惹事生非,搞得邻里村庄关系紧张。
03.
好人&坏人
网络上的村落也和现实的村落一样,村民的素质总体上呈正态分布,有特别好的,也有特别使坏的,中间的人参差不齐。
人无完人,大家多多少少有点缺点。现实的村子大家都住在一起,总归要考虑风评,好事大家都知道,使坏大家也知道。
但是网络上的村民是随时转换的,换个身份也很容易,而且对现实一般来说影响不大。大家便少了顾忌,缺陷也随之放大,村子里一些不敢当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做的事情也做了,看到不满的点就开始骂起来,也许是嫉妒,也许是邪恶,也许是自大傲慢。
一些在村子里老老实实做村民的人难逃一劫。村落有规矩,不准说脏话,毕竟村容村貌还是要有的。
不能骂人,那些村民便开始了阴阳怪气,加密文字等等。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嗯,发泄恶意总是有办法的。
网络村民的身份飞速转换,这时候就像一个大城市,流动人口巨大,自然对村子的归属感也会弱一些,也没有了村子的传承。
失去了村落的精神和文化,少了内在的限制和对善的向往,村子自然也变得混乱。不过有些村子倒是有着精神和传承,入村也不是随意的转换,需要一些条件。
网络是村落,村民身份不断转换。少了地理的限制和面对面的约束,更加的无序。但是世界总是在秩序与混乱的边界波动,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恢复这种平衡,混乱的网络带来的有善良,但似乎难以超越网络的混乱所带来的痛苦。我们应该是追求善的,网络上可以放飞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但是也不能造成他人的痛苦。
(PS:感想来自于网络吃瓜,一些明星家长里短闹得沸沸扬扬,我们本来接触不到这些的,但是网络把我们拉近,像极了在一个村子里在村头聊八卦)
鲸鱼写在结尾:大闸蟹的视角确实很棒,逻辑也很清晰——看似是新时代的互联网,其实背后用户仍然是“人”,互联网拉平了整个世界,让我们从相距千里成为了近在咫尺的网友,然而,人还是那些人,事儿还是那些事儿,吃瓜群众有一天也可能会曝光在媒体之下,又有谁,经受得住那么多双眼睛的审视。

▪ THE END ▪
作者简介:Hi! 我是张鲸鱼,80后天蝎座,持续学习和分享者
标签|懂心理和职业规划的生活整理师、“自律狂魔"、八段锦养生爱好者
发起|成长社群九点馆子、萌芽训练营、"拥抱你温暖我"毛绒玩具捐赠等活动
行动|公开演讲、团体辅导、个案咨询,文案写作;致力于“绿色、减法、快乐”生活理念的传播和分享

你在网络的哪个村镇?
每一个“在看”都是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