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拖延的四大武器



  //  
今天继续和大家聊聊
拖延症
今天借由收集来的提问,和大家分享
战胜拖延的四大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
6月的第一个拖延与行动力咨询暂时告一段落,小伙伴在行动力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经小伙伴的同意,后期会将咨询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梳理出1-2篇推文,以帮到更多和TA有类似困难的人,小小期待一下哦!)
想预约咨询的小伙伴赶紧行动起来啦!

在上周的推文中,我们了解了拖延症的定义、成因、类别以及应对拖延的三个心态转变之后,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现实的拖延症,除了自我觉察和接纳,还有什么具体的操作吗?
就让我们再一次吹响号角,来和拖延症做一场终极之战吧!
我们根据大家的提问为您精心准备了四个“战拖武器”,这四个武器分别是:目标分解、切合实际;寻得社群,共同进步;正向反馈,精神奖励;放下完美,开始行动
让我们一一来学习一下:
提问一:新年FLAG总是倒下,怎么办?
鲸鱼你好!
前文对于拖延症的描述一个没跑就是我了,想问一下,每到新年的时候就信誓旦旦定下一些目标,但可能行动了不到一个月,会把弱小的我劝退,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回答:
你好呀,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①年度目标,是不是过于庞大,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小步一小步往前积累的。我们可以试着把一个庞大的目标拆解一下,比如,年初我们制定了一个年度总目标后,可以试着拆分到几度、月度、甚至每天的任务清单,当目标被拆分成一个一个小任务,难度也就降低了一些
②我们对于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是否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比如过去从未在一年中读完10本书,新一年制定一个阅读100本书的年度目标,可能落地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任务完成度也需要进一步澄清,对于自己一定时间单元能够完成的任务量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方便我们制定更适合自己的任务清单哦
以上就是战拖武器之一:目标分解、切合实际
提问二:一个想问题就拖了一星期的人儿:
市面上流行的21天小打卡是否真的有效呢?
回答:你好!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
而21天小打卡本身是否有效,其实是需要经过一些科学验证的,不过,我想和你分享的是,小打卡本身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求和自己有类似目标的伙伴,约定一个时间周期,然后共同前进。
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我们可以寻找伙伴,一起约定行动方案,互相鼓励和支持,拖延也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这就是战拖武器二:寻得社群,共同进步
九点馆子社群正在进行21天自律打卡,欢迎来参加!
提问三:无法坚持怎么办
目标也有了,行动也有了,但总是坚持不下来,属于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躺平拖延的情况怎么办呀
回答:你需要一点点“奖励”,再细化一点描述就是:行动的过程中,多一些正向反馈。
我们行动的背后有两种驱动力,一种是来自外部世界的驱动力,一种是内驱力,研究表明后者更容易产生持续、稳定的行动力;人其实是一个很奇特的脑回路,有时候是需要犒劳、激励一下,才有动力前进的,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奖励更容易激发内驱力哦!
所以,在对抗拖延有一点点小进步的时候,给自己一些正向反馈、精神奖励吧!
综上,就有了战拖武器之三:正向反馈,精神奖励
提问四:完美主义怎么办?
鲸鱼你好,在工作中时常会陷入迷思:明明本来也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每次行动就会有压力,希望自己能把这个项目做到极致,于是完美主义作祟,迟迟不肯开始,莫名就想拖延,觉得如果做的不好的话还不如干脆不做,这可怎么办呀
回答:相信我们永远也没有,准备好再出发的那一天;就像猫王每次上台都紧张到抖腿,才有了著名的抖腿舞,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紧张焦虑,从而萌生了用拖延来回避行动的心理机制,而且,一旦开始行动,就必然要面对评价——评价有好也有坏,要知道,这些都是来自外界的声音,如果因为评价、压力就停下了脚步,最终留在起跑线的,只是一个落寞的自己而已,一边前进,一边客观地看待评价,一边提升和改进自己,这样一来,才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战拖武器之四:放下完美,开始行动
当然,改善拖延症状态的过程并不容易,毕竟我们已经和它相爱相杀多年,需要我们持续的,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正如《战拖行动》的作者皮尔斯·斯蒂尔所言:“拖延不是我们的错,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处理和它的关系”。
相信,从今天起,拖延不再是让我们束手无策的烦恼,它可能是一次认识自我,探索自我,从而突破自我、成就自我的契机哦!
知道了所有道理,却依然无法迈开第一步的小伙伴,可以链接鲸鱼预约"拖延与行动力"主题咨询啦!

(封面图:《疯狂动物城》
我怎么这么喜欢闪电哈哈)
-未完待续-

-视频号直播预告-



你好呀
我是鲸鱼
一个心理咨询师

扫码添加号主微信
加入社群  赋能成长
预约咨询  突破和改变
报名学习 萌芽训练营、爱的挑战、CALO生活整理三级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回看九点馆子往期话题
到顶部